文/方正明 柯育萍 陈英汉 邓静萍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研究会
血吸虫病曾经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本文以同济医学院院史馆馆藏史料为依据,缅怀血防先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李赋京教授,以发扬血防精神。
魏德祥(左)与李赋京在一起引自《湖北血防画册》1986年版
李赋京1900年出生在陕西蒲城,1920年从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毕业赴德国留学,192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旧中国内忧外患、时局动荡,人才稀缺,李赋京辗转多地从事医学教育事业,任病理学、解剖学和寄生虫学教授,任教务长、创办医校,选择以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为研究方向且成就卓著。
1928年“中央卫生试验所”在南京设立,次年迁沪,陈方之任所长,李赋京任病理科主任。1928-1930年间,陈、李赴江浙两省长江下游与钱塘江之间三角地带38县,58 55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极其精密的现场调查,为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1931年李赋京赴开封河南大学医学院任教,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以及利用假期继续深入研究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年过半百的李赋京在从事繁忙的医学教育工作的同时,争分夺秒地加快了血防研究的步伐。在1949-1950年间沪郊部队大规模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李赋京是防治委员会预防教育组和检验诊断组成员,参编工作手册、给医护人员讲授血吸虫最新知识。1951年学校从上海迁往武汉,恰逢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是血吸虫病重疫区,他经常奔波在疫区现场,研究消灭钉螺的对策,在校内建设了兼具钉螺室内解剖研究和室外生态研究的小院落。1954年12月钉螺研究组成立,时任教务长的李赋京任组长,之前已于1953年11月开始选黄陂县什仔湖为实验区,进行钉螺生态规律的研究,为时一年有余,取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1956年5月李赋京、张求精赴资市、新生乡进行11天的实地调查,7月13日省委批示、转达李赋京、张求精撰写的《关于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技术检查的总结报告》。1954年至1956年李赋京任湖北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1957年任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
1958-1959年李赋京到血吸虫病重疫区汉川县,从事基层血防粪检查病、野外查螺、开展多种灭螺方法的试验等工作,他以一个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他走遍汈汊湖区堤坝洲滩,详细记录钉螺密度、检查阳性率,绘制钉螺分布图。1963-1964年间,李赋京出席了两次中央血防会议,倍感欣慰和鼓舞,年逾花甲的他带领年轻人在新洲县开展湖沼地区钉螺调查;1965-1966年在阳新县同地委、县委领导一道率领工作组和科技人员开展荻田(湖汊型)消灭血吸虫试点。他事无巨细,查螺绘图、献计献策。李赋京保存着一张小纸片——同事写给的他小诗:“查螺,李教授六十有六,随同查螺,背日湖边卧,沟边捉钉螺,哪顾身衰老,唯望人康乐”。
校内研究钉螺的小院落,显示钉螺池,1960年代摄(方正明收藏)
李赋京笔迹,汉川县钉螺调查日记一页,1958年。日记中记录有某塘、某沟、某河的螺情,付农民家饭费,绘图工作,参加粪检工作(李昊提供)
李赋京笔迹,阳新县钉螺调查原始记录一页,1965年(李昊提供)
钉螺是血吸虫中间宿主,消灭钉螺就能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研究钉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28-1930年陈、李首开先河,对江浙地区38县钉螺与血吸虫病做了详细缜密的现场调查,按地形地貌划分了太湖、钱塘、黄埔、秦淮四流域,总结了钉螺滋生地的通则、钉螺及血吸虫病分区的通则,钉螺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的关系,病人性别、职业、年龄分布等。在嘉兴等地调查时,陈、李得知当地民间土语称血吸虫中间宿主螺蛳为“钉螺蛳”,于1932年在《中央卫生试验所专题报告》中提出使用“钉螺”这一名称,泛指光壳和肋壳钉螺,一直沿用至今。
钉螺的解剖学、组织学、胎后发育学以及各种螺的比较解剖学等基础研究,彼时几乎是一片空白。李赋京在现场调查工作中已经留心钉螺的基础研究,他采集嘉兴地区的钉螺为模本,于1930年完成了钉螺的解剖学、组织学研究,1931年完成了钉螺胎后发育研究,分别在当年的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中发现钉螺生殖系统中偶尔有卵,没有幼螺,在滋生地找到幼螺却没有找到钉螺卵,无法断定钉螺是卵生还是胎生。1931年之后李赋京在开封河南大学工作,当地非血吸虫病疫区,对钉螺的现场研究极其不便,遂托挚友杨述祖(陕西籍,时任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病理科主任)在嘉善钉螺滋生地泥土中代为采集钉螺卵,于1934年在实验室培养研究成功,1935发表《几种淡水螺胎期发育之观察》。钉螺卵的发现,对研究消灭钉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螺类的比较解剖学研究方面,李赋京1935年发表《田螺之解剖》,1936年发表《几种扁卷螺之比较解剖》。1936年李赋京在安徽歙县现场调查时,发现一种花生皮样外壳的钉螺,发表《Oncomelania之一新种》命名为安徽李氏钉螺(Oncomelania anhuinensis liiLi,1936)。
1948年《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李赋京著《中国之日本住血吸虫病及其管制》,文中总结了消灭钉螺的三种方法,物理杀法(河道改造)、药物杀法(杀灭水中螺卵、幼螺与成螺)、机械杀法(捕捉与压埋)。
1951年全国高校大调整,同济大学医学院校务委员李赋京等一些知名教授带头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了上海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迁往武汉,在跑马场上兴建“中南同济医学院”。似乎是命运的巧妙安排,钉螺研究先驱李赋京回到了钉螺最初的发现地。1881年,世界上的钉螺首次在武汉被发现、记录,命名为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Gredler,1881)。
1952-1957年是李赋京为血防事业拼搏的五年,他在教学、行政领导工作和政治学习的间隙,不是在疫区现场研究灭螺就是在实验室研究钉螺,很少在家。钉螺研究组吸收了寄生虫学、生物学和解剖学青年教师参加研究。1956年《钉螺的解剖和比较解剖》一书出版,1957年《湖沼地区灭钉螺的实验研究》发表,这些科研成果是他智慧和辛劳的结晶。
不少钉螺研究者曾师从李赋京。魏德祥(1921-1990)教授1950年代跟随李赋京研究钉螺,是钉螺研究组成员,在灭螺和综合防制方面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钉螺研究专家王培信(1919-1981)是李赋京在西北医学院任教时的得意门生。医学贝类学家康在彬(1925-)教授1985年发现一螺蛳新种,命名为李氏小豆螺(Bythinella lii, sp.nov.),以表达对李赋京的敬意。
1965.10.26~11.7武汉医学院唐哲院长带领若干教授赴阳新县血吸虫病疫区参观,时李赋京在阳新县蹲点。二排左起:杨述祖、朱师墨、章元瑾、杨晟、唐哲、郭欣(地委专员)、姚永政、于光元、李赋京、梁之彦、吕富华(李昊提供)
1965-1966年李赋京(左二)在阳新县同地委、县委领导一道率领工作组和科技人员开展荻田(湖汊型)消灭血吸虫试点(李昊提供)
我国从1955年就确定了以消灭钉螺为主的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防治策略,1960-1970年代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千军万马送瘟神的灭螺大会战,取得明显的成效。时至今日,消灭或控制钉螺始终贯穿于我国的血防战略。由此可见,李赋京等第一代钉螺研究者开创的钉螺学研究何其重要!
李赋京手绘真迹,田螺的解剖,1935年(李昊提供)
大学里的教师常有这样的困惑: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博学与专长,何以兼具。先贤李赋京范例是最好的注脚:教学与科研并重,互相促进;博学与专长合体,相得益彰。他知识渊博,曾经讲授过病理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以及寄生虫学等科目,精通生物学、擅长绘图,这些都是他研究钉螺触类旁通的知识宝库和技能。反而言之,专注研究钉螺、探索未知世界并有新的发现,丰富了他的知识,对理论知识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个学者只有开展科研,才能像一棵树一样不断长大,直到根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大师。
在同济师生中广为流传李赋京教授绘图堪称一绝的佳话。他讲课时在黑板上左右手同时飞快地绘图,知识生动易记;著书立说绘图,直观明了又有艺术之美。教与学,通过动手绘图,海量的形态结构信息从宏观到微观、人体的或生物的、结构和脉络、中西文名词,精确无误地储存在大脑的活图谱中,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绘图促进记忆可能是他博学多才,驰骋多门医学形态学科的原因。他的绘图工具极其简单:一支铅笔和一根自制的用纸捲成的实心“纸笔”。铅笔用于勾画线条,再用“纸笔”头蘸上铅笔灰涂抹阴影,以产生立体感效果。
科学探索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正错误,无限接近真相的过程。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在钉螺研究领域,从钉螺的基础解剖学到钉螺的生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药物学、地理学等研究,无数科技工作者百年接力,不断探索,以达到消除钉螺的危害。李赋京在1956年出版的《钉螺的解剖和比较解剖》一书的内容简介中写道:“李氏的钉螺解剖,做的比较精细而有系统,但在某些地方,仍不够深入,并且在某些地方还有缺点和错误。这些缺点和错误,是在最近几年内,经过李氏进一步的研究,已加以补充和修正。这本小册子里面引用的材料,就是李氏修正以后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并不是就算尽善尽美了,其中究竟哪些部分仍还有缺点和错误,这是要靠我们的读者和研究家们在自己的阅读和研究中陆续发现的。著者的学识和经验是不够的,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以便下次再版时,加以补充和修改。”这段话体现了他从一而终,追求卓越,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百年沧桑瘟神除,先驱英名永流芳。李赋京先贤的爱国情怀,他的高尚品德,他的科学精神,已与中国血防精神一道,与同济精神一道,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