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姗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与其中内含的饮片切制规格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遵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要求,抽样检查某院中近3年中药饮片的煎煮质量。结果:除土茯苓外,山药、浙贝母、干姜、白芷、天花粉、粉葛、法半夏等药材都符合《药典》中的切制要求;干姜和浙贝母的干心比例高达40%左右,难以煎透;法半夏的干心比例最低,约至10%。除白芷之外,其余的中药饮片煎煮透心的时间都高达2.5小时以上,而常规煎煮的时间只有0.5小时左右,有明显的差距。结论:中药饮片的切制规格对于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的决定了临床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中药饮片在进行切制时,要严格按照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切制规范,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保证临床药效。
关键词:中药饮片;切片规格;煎煮质量
中药煎煮的过程,不仅是使其药剂中有效成分溶出的过程,而且是药物中具有各种生理活性的成分进行化学反应、重新整合的过程。在煎煮过程中,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的结构、含量及比例,都有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通常,中药煎煮的质量主要受煎煮过程中加水量、煎煮时间、浸泡时间、煎煮的火候以及煎煮的次数方面的控制[1]。然而,中药切片的切制规格造成的影响却往往被忽视。由于饮片切制不规范而导致的药效减弱、煎煮质量差等问题,都是很难通过规范的操作模式改善的。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某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的中药煎煮记录,汇总其煎煮过程中某些难以或无法煮熟透心的饮片种类,参照规范标准,“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的要求,探究其原因,对临床药物的配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参照笔者所在医院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颁布的《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2],对该医院煎药室日常的煎药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并加以记录,2017年1月~2020年1月共有几万条抽查记录,加强中药煎煮方面的质量控制。在抽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中药饮片在煎煮透心方面存在困难,有的甚至不能煎煮透心,成为影响中药煎煮质量的关键因素。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药材,将这些品种饮片的切制现状对应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为《药典》)进行比较分析,将煎煮后却未煮透的切片干心部分取出,进行称重,计算该切片的干心比例,考察将其煎煮至完全透心所需要的煎煮时间长短。
1.2 实验方法
将山药、浙贝母、干姜、白芷、天花粉、土茯苓、粉葛、法半夏、茯神等九种难煎煮透饮片的切制工艺与《药典》中的要求进行相对比较,并检测在常规煎煮条件下,切片干心比例和煮透所需的时间。
2结果
由表1所得数据可知,除了土茯苓之外,山药、浙贝母、干姜、白芷、天花粉、粉葛、法半夏等药材都符合《药典》中的切制要求,然而其煎煮时间都较长。其中,浙贝母和干姜煎煮至透心的时间长达4h,煎煮干心比例高达40%左右;山药和茯神煎煮至透心的时间长达3h,前者煎煮干心比例达至17%,后者煎煮干心比例达至34%;天花粉、粉葛、法半夏煎煮至透心的时间达至2.5h,煎煮干心比例上限分别达至25%、33%、10%;白芷煎煮至透心的时间达至2h,煎煮干心比例上限分别达至19%;不符合《药典》中切制要求的土茯苓煎煮至透心的时间达至2.5h,煎煮干心比例上限分别达至25%。综上,除白芷之外,其他药材所需时间都达到了2.5小时以上,与常规的煎煮0.5小时有明显的差异。
手工切片和机械切片在切制的过程当中,根据其操作方法不一、切制数量限制,可直接影响中药的有效成分。就手工切片来说,将药片整齐放置于菜墩上,根据手握量把控药剂用量,用刀切制。技术上,手工切制的速度较慢,且容易伤手,手工切制质量高者,可用于小规模的医疗单位,适用于贵重药品的切制。就机械切片来说,操作时,将润好的饮片大小分档,整齐划一,装满、压紧,调节切片厚度,开始切制。其优点是节省人力,可批量生产,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的医疗单位,然而贵重的药品不适用这种模式。
3讨论
中药汤剂在传统的医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汤剂的质量往往关乎于药物所发挥的治疗效果。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切制规格会对中药汤剂煎煮的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疗效不稳定,或治疗效果降低,因此加强对中药饮片的切制规格控制势在必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像浙贝母、山药、法半夏、粉葛这类淀粉含量丰富的中药饮片很难煎煮透心,故要求其在煎煮之前需要用清水浸泡,采用少泡多润的原则进行浸润,时间适当延长,并且在切制规格上尽量用块状的模式。如果需要整体进行入药,或者有要求用厚片,那么建议将其充分捣碎之后再开始煎煮。一般来说,切片的切制厚度包括厚、薄两种模式,前者在2~4mm之内,后者在1~2mm之间。切片的厚度对药物活性成分的流出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饮片切制规格越薄,与溶媒的接触面积越广,越有利于其中有效成分的煎出,致使煎出量越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药材切得越薄越好,像葛根这类富含淀粉,煎煮时容易糊化的药材不行。因为淀粉糊化会使汤剂的黏度增加,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导致治疗的效果有所降低,因此这类药材宜切制成厚片或者块状[3-4]。同时,虽然片剂炮制加工的操作相对简单,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片剂切割涉及材料选择、渗透、刀功等方面的各種特殊点,使用灵活。切片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的规律性发展[5]。
中药煎煮质量直接决定着中药方剂的临床疗效,而饮片的切片规格已成为影响中药汤剂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新版药典应制定符合煎煮要求的中药饮片切片规范,使有效成分得到充分煎煮,充分发挥中药的防治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翠萍.中药汤剂煎煮的全方位药学服务[J].中国药业,2011,20(06):70-71.
[2]余香,龚千锋,朱龙涛,等.中药传统饮片片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1):88-90.
[3]王艳萍.中药饮片切制规格对煎煮效果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4):19-20.
[4]钟燕珠,雷旭,区炳雄,林华.中药饮片切制规格对煎煮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4(7):66-67.
[5]陈杏.中药饮片质量对药效的影响与药剂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