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春学 孟和 徐娟 何琛珊
[摘 要] 隨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方面的需求呈现与日俱增的趋势,并对各个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主要有知识量的储备、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对“一体化”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现阶段,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实际的情况下,这方面人才在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与理论“一体化”课程教学方面严重脱节,从而导致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基本无法得到贯彻落实,进而使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无法得到相应的保证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进行改善,如提高“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构建实践基地、工程实训效果加强、“一体化”课程教学方式改进等。对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同时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208-02
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各项人才,主要是为工程地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以及“一体化”课程教学等方面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利用与保护,所涉及的范围是城镇工程地质、建筑工程地质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专业实习是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专业实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参观实际的工程,以及对工程有全面性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将实际与理论进行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基地体系存在不完善
由于实习的经费有限,所以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难度系数非常高,高校与企业之间无法实现长期的合作关系,因而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计划。在此种现象下,企业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际上企业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但是对学生进行教导,由于经验的匮乏,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此外,企业指导教师在薪酬方面没有办法做到贯彻落实,导致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并未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1]。
(二)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有待提升
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接触实践工程的机会十分有限,即使学生走进实习单位,大部分都只是走流程,由于从安全层面上来说,企业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很少给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只能作为旁观者,无法实际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同时并压缩实习时间,对于危险系数高的工艺环节,大部分学生拒绝参与到其中。由于参观的生产企业,如给水厂、污水处理厂,通常都是负荷性的生产模式,构建物内部的设计非常简单,无法得到全面性的了解。同时学生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做到对工艺的运行特点有确切的掌握,从而在有问题出现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对工程实践无法做到全面性的掌握以及实际能力的提升。
(三)实习考核方式单一化
目前,实习考核方式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以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为主,对过程并没有进行全面性监督与考核,导致学生在实习中没有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在对实践工程参观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对实习内容更是知之甚少,没有保持虚心的态度请教企业专业的指导老师,同时对其中的不懂之处也没有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从而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没有办法做到很好的衔接,实习报告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知,更没有办法检验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工程的掌握[2]。因此,检验学生只是提交实习报告的方式过于单一化,没有办法保证学生实习的实际成果,其中部分学生更是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对实习报告凭空捏造以图蒙混过关。
(四)教师团队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工程实践经验十分匮乏,因而对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都非常有限。另外,技术行业发生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说已经达到日新月异的程度,所以对最新工程技术了解不够全面,再加上指导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对工程并未做到熟悉,部分学校由于在考核方面重科研、轻“一体化”课程教学,这也是导致学生得不到重视的原因,最终使学生对工程实践知识缺乏全面性了解,使实习效果无法达到最佳。
二、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企业培养基地
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一体化”课程教学环节得到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学校必须对企业进行主动性的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和存在的各种问题[3]。通过对科技技术、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化研究,对人才培养采取针对性的方式,企业与高校之间形成很好的合作关系。如构建实习基地、科研基地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校得到科研的场所,还可以使企业中存在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加大人才的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实现共赢的局面。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使企业培养基地得到稳定的实行。企业在对培养基地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指导教师的薪酬贯彻落实,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一体化”课程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性提升,以及充分发挥企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资源地质工作及解决与各类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可以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勘察技术与工程等方面有所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勘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勘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的常用技术和测试方法,掌握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分析方法。
3.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及矿产资源评价、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钻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勘探方法的选择、设计、施工、数据处理以及成果地质解释和运用的初步能力,具有解决工程建设中各种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对环境地质作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
(二)对实习“一体化”课程教学手段进行改善
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集中参观实习、自主实习。集中参观实习通常是认识实习,在对专业课程开展以前,周期通常都会控制在1~2周,采取此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认知。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对讲座进行适当性的安排,通过多媒体的利用,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对工程生产有直观性的了解,如水厂内部的实际结构、运行的基本特点、动态水的处理方式,结合参观实习,将两者进行对照,能够使实习更加具有目的性,也会提升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从而使实习质量得到提升。自主实习通常是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大部分专业课程开展以后,学生通过自主方式联系有关单位,也可以通过学校联系有关单位,主要是分散实习的方式,周期是在3~4周,主要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将内容贯彻落实[4]。为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创建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在学生实习期间提供专业性指导,使学生对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更好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实习的质量。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还可以促使企业开发新的项目,存在的各项问题可以在不断的研究中得到解决。
总之,通过以上所述,专业实习是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在整个“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学生专业实习效果得到提升,企业与学校需要携手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将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从而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这样不仅可以使学校培养人才目标得到很好的实现,还可以促进企业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各项难题。
参考文献:
[1]薛英文,方正,李江云.工程地質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
[2]张伟,汪爱河.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资讯,2013(20):170-171.
[3]张铁坚,张立勇,郭华,等.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12345”企业实习“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以河北农业大学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3):168-174.
[4]丁锐.基于学习成果的工程地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6,35(27):227-22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