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杜
摘要: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关乎企业文化,关乎企业发展,关乎企业基业长青。愿景是共同的目标,使命是共同的责任,价值观是共同的选择。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对于企业行稳致远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合适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要领导重视,共建共享,与时俱进,体现世界格局、时代特征、行业特性、自身特色,经得起考验,能量化考核,内化于心,外见于行。文章探讨了科技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阿里巴巴为案例,对比其他类型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的做法,展示内容,分析特点,剖析作用,给创业者、守业者提供鲜活素材,打开眼界思路,为加强企业管理,打造百年老店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企业;科技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阿里巴巴
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诞生、成长、成熟、衰退全生命周期,没有永远的企业,但有永远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文化基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社会、智能时代到来的今天,科技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发重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一、概念的提出及梳理
企业是创始人通过凝聚人,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产品或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去中心化、去中介化越来越明显,市场交易费用相较以前越来越低,加上科技的透明化带来市场交易的公正,人与人的信任机制得到重建,无中间商赚差价逐步实现,信息不对称逐步打破。人的才能、团队的力量越发受到重视,人成为了企业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资源。
科技企业是企业中的一大分类。从经营范围来看,企业可分为科技类、文化传媒广告类、咨询类、管理类、商贸类等。科技企业是指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其最大特点在于创新动能和创新能力较强,对核心科技人员的依赖性较强。
愿景:是希望看到的情景。头脑中对想实现的结果形成的想象或概念。描绘团队、组织、企业应实现的结果。愿景描述有助于他人设想要实现的目标。这是企业长期的目标,值得付出所有努力追求的结果。愿景是由企业创始人和核心团队共同形成,引导与激励企业成员,激发个人潜能,以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
使命:原指出使的人所领受应完成的任务、应尽的责任。见《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 侨之耻也。”企业使命带有利他性,是社会责任,是境界追求,是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是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描述了领导者想如何运作团队以实现愿景。
价值观:是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信念。是人对于特定事物,遇到特定的环境做出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是引导领导者和团队行动的基本信念,被领导者和团队视为重要的和值得追求的事情。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近年来成立了达摩院、平头哥等组织和公司,从软件平台型公司拓展到硬核科技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研发,逐步成为“软硬”兼施的科技集团公司。
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最高效的协同,影响管控与活力的微妙平衡。企业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愿景、使命、价值观同属于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高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团队成员的行动指引,是凝聚人心的信仰。愿景是共同的目标,使命是共同的责任,价值观是共同的选择,三者解决了一个企业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三者既相互独立,又辩证统一。使命激励员工实现愿景,价值观为愿景和使命服务。
二、科技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合适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科技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一般体现时代特征、行业特点、企业特性,和创始人的性格密切相关,也要取得员工共识,为社会公认。
2019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年会、马云宣布退休之际,阿里巴巴公布了全新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
从表1可以看出,愿景清晰而具体。活102年;到2036年,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这些具象的数字清楚地告诉员工企业的时间表、路线路和任务书。愿景不是高不可攀,是跳一下能摸得着的目标,要让员工觉得努力能达到,切实可行。为何是活102年,一般人们说百年老店,但阿里具体到那一年。阿里成立于1999年,如横跨三个世纪最快是102年,有创意且吸引眼球,容易被人记住。什么是好公司,马云在演讲中也给出了标准: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了打败对手,而是希望给世界带来更好的变化。我们也不想、不愿意变成一家强大的公司,我们只希望自己在社会上,在世界上,在老百姓和用户心里,我们是一家好公司。做好公司比做强公司更难,强大的公司是商业能力决定的,好公司是担当、是责任、是善良。
使命要激发人的使命感,使命带有利他性,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有利于激励员工实现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切合阿里电商平台的定位。在互联网环境中,在电商平台上,相比现实的线下交易,更透明的,更有规则,门槛低,信息更对称和充分,特别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解决了行业的痛点和难点,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了国家、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誉。一个好的使命,要贴近企业战略定位,更要担当社会责任,体现社会价值。
价值观是从企业的创业历史中、发展进程中、企业家的故事中、员工的亲身经历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一个企业的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则,不可以向企业的财务收益和短期目标妥协。价值观有普适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是从员工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的。阿里的六条价值观,每一条都凝聚着阿里人的故事,所以能为员工接受。就像马云所说,阿里的每一个重大的决定,都和钱无关,和价值观有关。也只有价值观能传播深远,行稳致远。
阿里价值观中,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的原理,第一条价值观,不仅提到了“客户第一”,还特别强调“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传统的经济学认为,资本是最大的,股东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阿里作为互联网新经济组织,认为客户才是最重要的,员工次之,股东排在第三位。这个定位特别符合平台经济的特征。很多企业也认为客户重要,但说得多,做得少。第二条价值观,因为信任,所以简单。这条特别符合经济学原理,根据科斯定理,企业的产生是因为要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产生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制定契约加以约束,这会导致市场交易变得复杂。但契约也不能穷尽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唯有信任才能解决效率低下问题,并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使市场活动变得简单。阿里作为经济活动的交易平台,是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中开展经营活动,营造信任的氛围,打造信用體系,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阿里的价值观中,每一条都能讲出一个故事,不是天马行空得出的,而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例如客户第一这条,典型体现在“中供欺诈事件”,以时任CEO辞职收尾。
三、科技企业间及不同类型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比较
科技企业间及不同类型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符合普适性的价值观,比如公平正义、诚信守法。但凡是成功的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辨识度都很高。
阿里和京东的比较:都是国内电商平台,业态相同,功能类似,是同业的竞争对手。京东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相对简约,辨识度不高,和很多行业、企业有类似的地方。从中可以看出,京东和阿里在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上有差异。这跟企业的创始人有关,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和阿里的创始人马云都是嗅觉灵敏的企业家。刘强东是技术出身,本身是做编程的,马云是教师出身,专业是英语。两人学科背景对于企业管理的模式有差异。马云会更注重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管理企业,他说过,我不懂技术,就找技术最好的人来阿里。刘强东更注重从技术专业的角度来治理企业。
阿里和迪士尼的比较:属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一家是科技平台公司,一家是文化娱乐公司,相同之处是都承担社会责任,以人为本,追求快乐。不同之处是阿里的愿景更为具体,可量化,具体到数字。迪士尼的愿景更为抽象,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在意人的感受。在价值观上,阿里更具有心灵鸡汤色彩,有激励鼓动性。迪士尼的价值观更有针对性,结合企业的特点,为期企业的愿景和使命服务。
阿里和苹果的比较:同属科技公司,但阿里主要做平台,属于软科技,苹果主要是做硬件,属于硬核科技。反映在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上,苹果更简单,都是利他,强调大众、公平。更强调大众的参与,发挥产业链上下游的积极性,例如苹果的开发者大会就做得很成功,吸引了全球的开发者参与,聚众智,集众力,成就最好的产品。
阿里和格力的比较:属于不同的行业,一个是电商,一个是制造业。马云和董明珠都是个性鲜明的企业家。董明珠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和马云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样喊得响亮。两人所处行业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有差异。董明珠对互联网经济模式并不看好,认为电商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在一次交流中曾对马云说:“如果没有制造业,互联网什么都不是。”马云表示赞同,但马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各行各业都要适应互联网。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有争论是好事。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在的行业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会不一样,犹如盲人摸象,从自身的感觉看,只会感受到一部分。如果我们跳出行业看行业,从全局看行业,正是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业态产品,构成了一个健康的经济生态。
四、科技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形成
一个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跟企业创始人息息相关,刚开始很大程度上就是创始人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但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会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一方面企业招聘符合愿景、使命、价值观的人,另一方面,也会征求员工的意见建议,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一个好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对于企业来说,要经历发现确立到达成共识到形成习惯的过程。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有眼前一亮到引发好奇到产生共鸣的效果。
阿里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俗称“新六脉神剑”诞生,最大的特点是:这是一场由阿里巴巴不同事业部、不同级别、不同司龄的员工,共同参与、探讨而来的企业文化升级之旅。“新六脉神剑”历时14个月。这14个月期间,阿里巴巴举行了5轮合伙人专题会议,累计467名组织部成员参与了海内外9场讨论;对全球各事业群不同司龄、岗位、层级、年龄的员工进行调研,得到的建议反馈近2000条,修改过20多稿,最终正式出炉。阿里巴巴一直是一家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建设的公司。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历史上所有重大的决定,都跟钱无关,都跟价值观有关。可能全世界很少能找到这样的一家公司,花这么多时间对价值观进行讨论。”阿里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讨论,可见一个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一把手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在阿里20年的发展历史中,阿里的核心价值观经历过四次关键变化:
1999年:可信,亲切,简单。那时候阿里刚创立,成员很少,所以提出的价值观也很简单,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一个雏形,因为这三个关键词更像是在表达一个互联网网站对外界客户的友好。
2001年:独孤九剑。在当时刚进公司担任COO的关明生主导之下,马云、彭蕾、蔡崇信、吴炯、金剑杭等几位阿里创始人一起,从阿里的创业经历中提炼出了九大价值观。因为马云非常热爱“侠”文化,所以称之为“独孤九剑”。
创新轴为:激情、创新、教学相长;系统轴为:团队、专注、质量、客户第一;另外还有“简易”贯穿两轴。其中的质量和客户第一,关明生曾经明确表示是他从通用带来的。而其他几条,则是他和其他几位创始人一起从马云和阿里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2004年,阿里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期,“六脉神剑”出炉:激情、诚信、敬业、团队合作、拥抱变化、客户第一。
这次最重要的操刀人就是时任人力资源负责人的邓康明。邓康明在微软和强生待过,他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他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强生的价值观。强生教诲每一位员工:首先关注我们的客户:关注世界上所有的医生、护士及父母们;其次,关注自己的员工,并尊重他们的尊严和价值;另外,也关注我们的社会,时刻提醒自己为社会作出贡献,维护我们所共有的财产;最后,关注股东的利益,给股东们合理的回报。邓康明也将强生坚持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带到了阿里。
2019年9月,阿里发布新的六脉神剑。
新的六脉神剑结合了关明生主导的“独孤九剑”和邓康明主导的“六脉神剑”,以及马云身上鲜明的个性标签,当然其中还有阿里二十年来的实践总结。升级后的价值观取材于“阿里土话”,是非常阿里式的话语表达体系。用一位阿里的HR的话来说,“阿里的这六条价值观,一听就是阿里的,辨识度非常高”。
从阿里核心价值观的变迁及形成,成功者对于成功本身的诠释、解读和定义,是企业文化DNA的内核,而创始人天性的释放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内核不断外延的过程。所以,阿里从早期“永不放弃”、“此时此刻,非我莫属”、“认真生活,快乐工作”,到“侠”文化,再到新六脉神剑,这个过程既是马云不断通过外部学习,整合其他企业的最佳实践,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的过程,也是企业家寻找自己的过程,也是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成为主人翁的过程。
五、科技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考核
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不是嘴上说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企业文化是虚的,但虚事要实做。无考核的价值观不算价值观,也只有真去考核了,才会发挥作用,也必将发挥作用。价值观如何考核,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巧,关键是要下决心去做,设计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把价值观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是原则,是大是大非问题,容不得挑战,也不能束之高阁,成为摆设。
有两件事说明了阿里真正践行了价值观,以价值观作出判断和选择。一是2011年的供应商黑名单事件,阿里巴巴B2B公司有人把关不严,或是为了自身利益把一些骗子供应商列入供应商名单,欺诈客户。马云知道后,彻底调查,并严肃处理,辞退有关责任人,该司CEO卫哲也引咎辞职。二是在一次公司年会上,一位做技术的员工利用自己的掌握的IT技术,耍小聪明拿年会的抽奖奖品,被发现后,被开除了。虽然一个礼品金额不大,但违反了企业的价值观,就是触犯了天条。这两场典型的人事处理,恰如其分的反映了马云强调多年的价值观在一家企业里的作用。
对于阿里巴巴,价值观和业绩同等重要。阿里巴巴将这种独特的价值观管理,完全融入了绩效考核体系中。阿里巴巴的首席考核官介绍,阿里巴巴内部有一本价值观手册,里面具体说明了符合阿里巴巴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在员工的考核标准中“业绩占50%,价值观占50%”。阿里巴巴利用电子绩效管理模块,构建了集团统一标准的全过程跟踪绩效管理平台。在审批页面上,则提供了“271”的分数分布图。“271”20%的员工为企业明星,70%的员工是中坚力量,10%的员工不合格。以“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的最低标准”这条价值观为例,如图4。
阿里形象地把员工绩效考核分成四类:业绩和价值观都有,但不是特别优秀,就是“牛”;有业绩也有价值观团队精神的,而且很优秀的则是“猎犬”; 没有业绩但价值观很好的,是“小白兔”;有业绩没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的,是“野狗”。按照马云的原则,对于“野狗”,无论其业绩多好,都要坚决清除:而业绩不好的“小白兔”,如果不能提升,也要逐渐淘汰掉:只有“猎犬”才是阿里巴巴最需要的。
伴随阿里价值观演变的,还有其考核方式的改变。
(一)通关制
在2004~2013年,阿里的价值观考核满分是5分,3.5分以上必须提供案例证明。
(二)ABC档位制
从2013年至今,阿里价值观考核运用的是档位制,重弘扬和倡导,去分数化,以A、B、C三档呈现,不设比例;A和C档都需要多个领域的事例支持及综合评估描述。
对应的各档标准为:
A:超越:超越自我,对团队有影响,和组织融为一体/杰出的榜样,有丰富的事例和广泛的好评.
B:符合:言行表现符合阿里巴巴价值观要求,是个合格的阿里人.
C:不符合:缺乏基本的素质和要求,突破价值观底线。根据程度不同,需要改进甚至离开。(不参与奖金、调薪、股权、晋升)
考核方式:自评+他评。
(三)20项行为描述打分
随着阿里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发布,价值观考核方式也在调整。从过去的ABC三档打分调整为20项行为描述打分。除了最后一条“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不作考核外,前面五条价值观各自又列出了4条“行为描述”的细项,一共20项,总分20分,每一项打分为0分或者1分。20分和ABC三類打分将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价值观考核方式调整的用意在于,将过去很难标准化的价值观进一步细化。过去的ABC三档打分,采用“自评+领导打分”的方式,多数人都会自评为B档,这样就不会影响奖金和绩效,员工和领导也不会对此有更多沟通,使得考核逐渐流于形式。而新的考核方式中的20项行为描述的设置,给员工和领导就打分不同的具体细项提供了沟通基础,目的也是进一步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
价值观为企业发展服务,而企业发展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所以在价值观的变化中,要遵循三大原则。
1. 动态诠释:奉行价值观不是让员工遵从一个概念化的、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价值判断,而是体现为一个基于场景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动态诠释的过程。举个例子,早期阿里对客户第一的诠释是上述考核表格中的五个行为规范,后期的诠释变成一句话: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这很符合时代的特点。
2. 助力发展:价值观的活力和生命力,体现在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和挑战,与时俱进地突出、强调和丰富价值观某些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导航。
3. 继承发展: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价值观的诠释,总体上应保持一致性,尽可能避免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各个阶段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六、结语
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科技企业研发周期长,需要十年坐得板凳冷,久久为功,资金需求量大,汇报周期慢,科技企业往往更注重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塑造。愿景是共同的目标,使命是共同的责任,价值观是共同的选择。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对于企业行稳致远具有重要作用。愿景、使命、价值观和企业创始人密切相关。一个合适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要领导重视,共建共享,与时俱进,体现世界格局、时代特征、行业特性、自身特色,经得起考验,能量化考核,内化于心,外见于行。
参考文献:
[1]波特·埃里斯曼.阿里传:这是阿里巴巴的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2]李亮,马云.一路这样走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
[3]和阳.阿里局1[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9.
[4]和阳.阿里局2[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9.
[5]陈伟.这就是马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6]宋金波.韩福东.阿里铁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7]王利芬.李翔.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8]阿里研究院.新经济崛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深迪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