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方
近日,西安两所高校因为地铁站的命名“掐架”了。据报道,西安市地铁14号线在西安北郊大学城设了一站,陕西科技大学南门和西安工业大学正门离该地铁站距离相近。西安地铁官网发布通告,将该站初步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站”。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陕西科技大学部分师生校友的不满。
在地铁站的命名上吃了亏,就一定要想个办法来出出气。据两所高校所在的未央区教育局回应称,陕西科技大学多次与西安工业大学协商地铁站命名事宜未妥,西安工业大学校方领导明确表示子女入托自行解决。陕西科技大学随后发布通知,令旗下幼儿园劝退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子女40名。这一次在幼儿园里上课的孩子们成了双方矛盾的“出气筒”,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确实与大学教育的氛围不相匹配。
相信作为当事双方的学校也会在学生品德培养方面,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与处世观。当今天,面对一时无法解决的矛盾,学校充满戾气的处理方式却称不上是让学生学习的“典范”。学校应当率先树立起“止于至善”的处事榜样,而不是因为一味地争取“冠名权”而使得“善止于此”的短视行为。
或许是咽不下这口气,才让当事学校做出这些不理智的举动。在地铁站的命名上,学校想借此机会来方便师生、增加学校名气的初衷没有问题。但采用这种“明争暗斗”的方式处理问题,虽然看似扳回了一局,但因此遭受到的舆论抨击也是得不偿失。同时,这一结局也让外人很难看懂,那些刚过孩提之年的小朋友们又有什么样的错误,需要为这一“掐架”承担责任?
应当看到,把“掐架”的功夫用在支持学术研究、培养人才方面,拿出成果說话,或许会比赢得一个地铁站的命名来得更让人信服。学校毕竟不是景点或者商场,并不需要大量的客流支撑。当前在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学术研究成果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与地铁站的命名并无关联,毕竟名气是靠实力说了算的。一个地铁站以学校自身来命名,难道就能带来学术能力的进步和学校排名的提升?
近年来,不仅是地铁站的命名、规划常常引发冲突,围绕着一些高铁线路、车站选址的争论也一直存在。此前,有地方为了尽可能争取高铁过境设站,不惜将高铁车站设在远离城区的地方。乘坐高铁本来追求快速与方便,而偏远的车站则给乘客带来了不便的体验。公共交通首先满足的应当是人们的出行便利性,而不应当成为博弈的工具。
可以说,一条线路带来了客流与货源,如何能够让涉及的多方实现利益的均衡,以及名与实的平衡,需要仔细考量。比如此前也有网友反映,该地铁站周围涉及高校较多,以一个高校进行命名或许不具有代表性。不过,高校应当有高校的样子,地铁站命名协商未成功并不是什么大事。相关高校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应当少一些戾气,多一些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