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会话修正探析

2021-06-02 02:29:56谭羽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会话修正启动

谭羽胭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会话修正作为会话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指的是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就遇到的困难而采取的修补措施。它于1977年被美国社会学家Schegloff, E.A.,Sacks, H.,Jefferson, G.[1]等人提出,之后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激烈讨论,其研究范围涉及教育、医疗、法律、影视等多个领域。研究对象也从早期的自然会话慢慢转向如今的机构性会话。该文的研究内容是初中英语课堂会话,属于机构性会话分析。然而,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情境下进行的会话修正研究大多数关注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的修正现象,王晓燕[2]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会话修正类型进行了分析。而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话语作出修正的研究相对甚少,从多模态视角下进行会话修正分析的更是寥寥无几。事实上,课堂教学活动是需要由多种模态共同参与的,包括语言、手势、眼神、音乐、图画等[3],因此,该文尝试从多模态的角度对一堂初中英语课中实现的成功修正进行解读,探讨各个模态是如何协作促成成功的交际。该研究的语料选取于第十二届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截取教学片段进行会话修正分析,并对其中的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进行转写,语言模态的转写参照Jefferson的转写规则[4],非语言模态借助多模态视频分析软件ELAN 进行精确标注,ELAN 是由荷兰奈梅亨市的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开发的视频、音频标注软件,以便更加真实地记录交际情景中的细节。

1 多模态会话分析与会话修正

会话分析作为一种研究语言的分析方法,最早源于民族方法学,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民族方法学主要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社会行为的分析等[5]。会话分析研究最早期的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 和Harold Garfinkel[6],Goffman 主要研究人们的日常互动规则,Garfinkel 则关注人们如何通过互动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Sacks、Schegloff 等人尝试从语言学的视角对日常会话进行分析,探究语言中反复出现的结构形式,它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话语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分析谈话者双方的话语特征以及人们如何把控所谈论的话题、会话的机制等,研究涉及的主题有:话轮、话轮转换、会话序列、会话修正、话语重叠、话语空白等。近些年来,会话分析出现了新的特征,它的研究语料不仅局限于自然会话,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一些专业领域,根据设定好的场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会话交际,逐渐转向强调语言运用的应用型研究学派[7]。

在会话分析领域,多模态这个术语在Goodwin的具身际研究中才正式出现[8]。Kress、Leeuwen 曾提到,“多模态便是在交际过程中运用的多种符号学模态,这些模态可能相互补充,也可能强化相同的意义”。事实上在它正式被提出之前,已有部分会话分析的学者对视频材料中的非语言模态进行过研究,如Sacks、Schegloff 于2002年分析了手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Christian Heath 也为多模态会话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完善了非语言模态的转写系统,并研究在不同交际场景下进行的会话交流,Mondada 把会话的序列性和同时性结合起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模态会话分析的发展。

会话修正是会话分析领域的热门话题,Schegloff. E.A. 等人于1977年发表了The Preference for Self-correc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Repair in Conversation,该文的发表标志着会话修正研究的开端。他们认为修正的类型可分为4 种: 自我启动自我修正、自我启动他人修正、他人启动自我修正以及他人启动他人修正。自启是指说话人发现了自身发起的阻碍源随即展开的自我修正,自修是指说话人发现自己话语中的阻碍源并对其进行修正,而他启指的是他人发现了对方发起的阻碍源并对其进行的修正,他修指的便是他人对说话人话语中的失误进行修正。会话修正指的是在交流时,谈话参与者对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因素进行调整,以实现成功交际的一种机制。一场会话从修正的开始到结束是一个过程,遵循一定规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可能是修正的启动者和执行者,成功的修正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会话的成功修正离不开眼神、手势等肢体动作。因此,该文从多模态的视角对一堂初中英语中的会话修正进行分析,探讨各个模态如何共同实现会话的成功修正。

2 会话修正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需要多种模态的共同配合,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模态可被看作是一系列具有意义潜势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声音、眼神、动作、图像、视频等,这些模态通常配合使用来达到交际目的。在课堂中体现为教师和学生的口头交流,PPT 呈现的图像和视频、教师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由于篇幅有限,该文主要对师生间的口头模态和身势动作模态进行分析,参考Hepburn,A., & Bolden,G.B. 的著作Transcribing for Social Research 中关于杰斐逊转写系统(Jeffersonian Transcription)的规则对会话进行转写。和传统的会话分析不同,多模态会话分析除了对语言模态进行转写之外,还需对非语言模态进行描述,会话中出现的非语言模态是可被观察到的动作过程,因此可以运用ELAN 软件对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进行多层级的标注,将时间性和空间性相结合。一般来说,完整的修正包括3 个话步:阻碍源、启动、更正。该文主要研究的是师生之间完成的成功修正,因此关注的是阻碍源由学生发出,教师发现并启动修正,再由学生本人或是其他学生完成修正的过程,可分为教师启动学生自我修正、教师启动学生他人修正。下文便截取部分成功修正的师生对话片段进行分析。

2.1 学生自我修正模式

学生自我修正指的是学生发起的阻碍源,教师发现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正的一种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因为词汇的缺乏或是理解的错误而不能顺利回答教师的问题。因此,教师便试图给学生一些提示,使其认识到自身错误,成功完成修正。

这是一堂关于保护濒危动物的阅读课教学片段,教师就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学生第一次的回答并无错误,只是不够全面,为了让学生给出完整准确的答案,教师启动修正。第06 行中,教师通过口头模态给予学生提示,并在此过程中配合使用了身势语模态,伸出手指向书本,身体前倾并向学生走近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正,在教师的提示下,经过0.3秒的沉默后,学生成功完成修正,交际顺利进行。尽管促使修正成功的主要模态是口头模态,但身势模态的配合使用拉近了两人之间的交际距离,鼓励学生说出了答案。因此,模态之间的相互协同更有利于修正的成功。

在Extract 3.1.2 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学生根据文中内容进行总结。第01 行中,由于学生未能提炼出关键信息,教师启动第一次修正,给予口头提示,问道:“and who else?”,但未获得回应。教师随即启动第二次修正,给出了更加明确的信息,定位至文章的第一段,经过0.5 秒后,教师首先说出The...,学生们立马答出scientist。在第二次教师启动的修正过程中,教师配合使用了手势模态,第03 行,在说出The 的过程中,教师手朝上举起,意图鼓励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这里手势模态的协同使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的用意,有利于学生完成自我修正。

2.2 学生他人修正模式

学生他人修正指的是学生发起的阻碍源,教师发现之后由除这个学生以外的其他学生完成修正的一种模式。创造阻碍源的学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回答教师的问题,只依靠自己不能顺利完成修正,因此需要他人帮助来实现成功修正。

此片段的会话修正是由教师启动,学生他人完成修正的过程。为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随机邀请学生A 回答,A 同学顺利回答了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接着教师试图挖掘一些文章细节来支撑此观点,便继续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由于学生没有及时找出文中关键信息点,教师在询问了两遍之后仍然未能得到结果,学生自我修正失败。教师随即观察到学生B 想要帮助学生A,便走向前一步,身体倾斜偏向学生A 的同桌学生B,并把麦克风传递给她。教师的一系列身势动作表明了她意图让B同学帮助A 同学完成修正,非语言模态的使用进一步强化和凸显了语言模态,B 同学顺利回答了问题,会话修正成功。

课堂交际中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不仅可以相互强化,有时还可以是互补关系,非语言模态可帮助开启新的话轮。

此对话的情境为教师在讲解一篇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首先依然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把握,教师提出了两个简单的问题,学生C 在文章中找出了关键信息点并给出了正确答案。接着教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作者,你接下来会写什么? ”学生C 由于词汇缺乏或是表达能力有限而未能回答出教师的提问,成为会话的阻碍源。教师启动修正,走向学生D,俯身把麦克风递给他,身势模态帮助开启了新的话轮,学生D 顺利给出了答案,会话修正成功。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会话中需要多种模态相互配合,模态之间可以相互强化也可以相互补缺。相互强化时,一种模态涵盖整体意义,另一种模态可凸显部分重点,即另一种模态的使用不是为了表达新的意义,而是为了突出第一种模态中已经包含的信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最常用的语言模态,教师非语言模态的协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有助于他们获取重要信息。例如,在讲解语法重点时敲敲黑板,说话声音突然变大等。而当语言模态不足以表达说话者意义,或者听话者不能理解时,就需要非语言模态的补充,例如,教师在讲解新单词时配合使用简笔画、肢体动作等。教师运用多种模态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修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语言输出,还能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发散思维。

3 结语

该文从多模态的视角来研究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会话修正,主要分析了语言模态和身势模态在修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成功的会话修正离不开多种模态的相互配合,非语言模态的使用对会话修正的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动作、眼神等非语言模态既可帮助教师启动修正,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修正。在真实的课堂交际环境中往往包含更多的模态,如文字、PPT、录音、眼神等,且在不同的会话中可根据对话者特征以及交际语境选择运用不同的模态,这些模态是如何协同取得最佳交际效果的还有待深入探讨。此外,课堂会话是一种特殊的会话类型,本文的语料选取自第十二届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代表了优质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语言基础相对较好,教师亦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模态帮助学生完成会话修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不同场景以及多个层次进行多模态会话分析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如何在多模态的框架内对会话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调整还有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会话修正启动
Some new thoughts of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Based on Miall's paper(1985)
修正这一天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30
合同解释、合同补充与合同修正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28
雾霾来袭 限产再次启动
软件修正
有意冒犯性言语的会话含义分析
安发生物启动2017
汉语教材中的会话结构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呈现——基于85个会话片段的个案研究
西部最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启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39
俄媒:上合组织或9月启动扩员
环球时报(2014-08-02)2014-08-02 08: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