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超
(闽南理工学院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福建 石狮 362700)
“省道”作为服装结构的重要组成因素,其表达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人们对服装个性化需求的日益提高,如何更好地利用省道、设计省道成为了目前服装设计师们需要重点攻克的问题。
何为“省道”,通俗来讲:当平面的布料附着在立体的人体上时,在某些部位(如肩、腰等)会出现一些多余量,为了使服装更贴合人体而折叠或裁剪掉的这些多余量就叫做“省道”,也称为“浮余量”[1]。不同体型的人体会带来不同的省道大小,如较丰满的人体,因为其胸部和臀部更加丰满,而带来的胸腰、腰臀差则会更大,这个时候形成的省道就会越大,在处理的时候就要更加注重省道的分布。相反,如果身体较扁平,则胸腰、腰臀差值就会较小,需要处理的省道差值就会越小,甚至可以不处理省道。
常见的省道处理方式如图1 所示,在比较传统的衣身省道处理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将省道开口(省宽)方向转向不同位置、将省道处理成褶裥或者分割线等设计方法。譬如:前中省转移、侧缝省转移、腋下省转移、领口省转移、连接公主线及刀背缝的设计、简单的抽褶造型等。这些处理手法能够简单快速地达到处理浮余量的目的,但是往往得到的服装造型较为简单、变化较少,不能很好地达到艺术造型的目的[2]。
近几年,在衣身省道的设计中出现了比较多的非常规款式,例如:在一些款式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精巧的分割线设计,这样也使得衣服看起来比较新颖别致,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交叉型的省道、排列型的省道、均衡型的省道等[3]。但不管省道怎么设计变化,其处理手法无非就两种:一种是平面制图转移法;另一种是立体裁剪转移法。其中平面制图转移法又可细分为旋转法和剪切法两种常用方法。如下从实例出发,详解平面制图转移法和立体裁剪转移法具体的操作手法和技巧。
第一,根据款式图进行分析,确定款式的造型线和结构线。制作前要认真对比原来的款式图,要先在人台上确定出与款式图中弧度一致的造型线(如图2),注意观察会发现,该款式的左侧胸部面料会比较平服,没有过多的褶量,所以左侧的款式分割线在制作时会更接近BP 点,从而起到消除省道的作用;而右侧的前片的胸省则基本上是利用皱褶在进行省道的转移设计[4]。
图2 确定造型线
第二,预算面料用料,确定纱向线和衣身胸围线。根据款式图预算大致所需面料数量→确定中轴线和胸围线→撕取或裁剪坯布,找出中轴线经纱位置和胸围线纬纱方向→用熨斗干烫胚布进行定型→将布纹线和人台标识线进行对应固定。
第三,以衣身胸围线为一个固定点,将面料向肩膀、侧缝、袖窿等方向推平,并且根据款式要求标注出衣身轮廓线(如图3)。
图3 单个布片标注轮廓线
第四,款式中右前胸片有褶皱造型,将布料从胸围线向褶皱区域推出褶皱造型并固定(如图4),制作时要注意参考款式图中的弧度造型、褶量大小及褶的方向和形状等因素。
图4 固定褶的造型
第五,从人台上取下衣片的裁片、将缝口进行修正并修剪裁片缝份(如图5)。此时如果需要留版,可将修剪后的裁片进行描版保存。
图5 衣片修正
第六,假缝或者初缝后,再次到人台上进行细节的修正(如图6),最终完成作品。
图6 成品展示
第一,如图7 所示的款式为前中心线两侧交叉型的褶裥设计,此设计要求从原来的单向的腰省转化为交错的重叠省,对省道转移的理解要求会比较高。根据款式特点,在原型版上定出褶省的位置与方向,制作时要注意,靠近腰围线的①号省是最上层,靠近领口的⑥号省是最下面一层,按照相互之间的交叠关系依次标注省线。
图7 省道变穿插褶的款式造型
第二,根据款式特点和省道交叉位置可以分析出①、②为真省道,两个省道中含有全部胸省转移量,承担了主要的收省功能性;③、④、⑤、⑥是不含省道的装饰性造型线(如图8)。
图8 原型省道转移
第三,其中③、④、⑤、⑥处理办法见图9,以③为例,延长造型线至裁片边缘→旋转或展切3cm 左右的开口以达到做褶量造型的目的。
图9 造型省展开步骤图
第四,同样方法,依次打开④、⑤、⑥的延长造型线至对应的裁片边缘消失(如图10),将剪开的造型线旋转打开少量开口,一般以2~3cm 为宜,展开后的造型如下图。
图10 造型省展开完成图
第五,将展开的衣片预留缝份1cm,把面料进行裁剪,准备假缝和立体修正的工序。
第六,采用假缝方法,按照最下层的褶先缝合的次序,先缝合⑥,再依次固定⑤、④、③、②和①,省形按照款式要求需做成直向活褶,所以进行局部固定然后进行压烫,如图11。
第七,立体修正方法:完成上一道工序后,将裁片穿上人台,对省量大小、省尖位置和缝合处进行最后调整并完成最终作品,如图12。
图11 褶裥缝合步骤图
图12 款式完成展示
现代服装的设计变化中比较新颖的省道设计思路也是源自于常规的省道变化方法,不管是新型省道设计还是常规省道变化都要具有省道的基本作用,即功能性和装饰性,不同之处在于新型省道设计更加强调省道的装饰性,同时也更加符合现代服装设计对造型上求新求异的设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