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文化交流视域下的BJD 服饰创新设计

2021-06-02 08:26李臻颖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马来西亚服饰面料

曹 敏,李臻颖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0 引言

球形关节玩偶(ball jointed doll)简称BJD,起源于20 世纪欧洲,于1998 年日本VOLKS 公司推出BJD四姐妹后开始盛行。近几年BJD 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并发展迅猛,国内主打原创产品逐渐被国内爱好者接受,有不少BJD 圈内知名的国产品牌建立了海外销售渠道,但在东南亚国家,BJD 圈还属于小众圈子。马来西亚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以中国传统服饰为蓝本,结合马来西亚的服饰文化元素,创新设计BJD服饰,拓展BJD 服饰国外市场,传播中国服饰文化。

1 BJD 及BJD 服饰市场现状

BJD 的结构采用球关节连接,玩偶的四肢、躯干各个关节都是由一种纯天然的合成树脂制成,材质环保,手感细腻,风格迥异。根据自己的喜好,玩家可以通过BJD 球形关节改变人体的姿态,更换BJD 着装服饰,满足自身的心理诉求和获得与他人分享的愉悦。欣赏BJD 文化的群体年龄主要在6~40 岁之间,因BJD及BJD 服饰价位较高,购买群体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15~30 岁之间的女性。市场上的BJD 大致可分为4 类,即身高30cm 以下的儿童BJD、身高40~43cm 的少年BJD、身高57~60cm 的青年BJD、身高70cm 的成人BJD,其与真人的比例有1/3、1/4、1/6、1/8 等。

BJD 服饰风格众多,可将其归纳为3 类。第一类是古典风格,例如:欧洲古典风格、日本和服、中式汉服、马来西亚以及印度等东南亚传统服饰。第二类是现代风格,例如:日常服饰(自然田园、休闲日常等)、特定场合服饰(礼服、西装、军装、学生制服等)、个性化服饰(日本的洛丽塔风格、街边潮流、哥特风等)。第三类是奇幻风格,从各类神话传说、奇幻故事中获得灵感设计的奇幻服饰。

2 中国传统服饰形制解析

中国文化关注自然与人的和谐,重视情与理的处世之道,欣赏包容和含蓄的为人之理。中国传统服饰体制和审美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蕴和价值追求。中国的传统服饰造型以遵循规则和稳定为美,强调视觉的平衡、对称、统一;中国文化服饰结构宽衣博带,强调宽容、闲适、内秀之美。

2.1 形制结构

中国服装形制有两大类别,一类是以古代冕服、袴褶和近代中山服、西服等为代表的“上衣下裳(裤)”制;一类是以古代深衣为特征的“衣裳(裤)连属”制,如古代的袍子、长衣和现代的连衣裙等。

2.1.1 深衣

《礼记集解·深衣第三十九》记载:深衣的衣与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被”即覆盖,“深邃”表示深广的仪态。深衣采用方领圆袖,以示做人做事要合规矩,后背直缝和下摆水平以示做人做事要正直、公平。深衣的上衣与下裳分开裁剪后在腰部缝合。深衣续衽钩边与袖缘,在衣领、袖口、裙下摆处以条状滚边装饰。深衣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它以“裹缠式”的独特形态及“蔽形表德”的特定寓意陈列于世界服饰文化之中。

2.1.2 袍服

袍服出现于魏晋之后,采用上下连裁,腰部无接缝,原为纳有棉絮的内衣,着装时外面加上罩衣。至汉代,妇女燕居,直接将袍服穿在外。为使其更加美观,分别在袍服的领、袖、襟、裾等部位加上缘边,并绣上各种花纹,日趋考究而转变为一种礼服。

2.1.3 衫

衫出现于东汉末,属单衣,是一种内衣。衫采用连肩袖,袖口有宽有窄,立领或无领,开襟,以盘钮或襻带系襟。在两宋时期演变出一种更有特色的款式——褙子。

2.1.4 襦袄

襦袄是一种用来冬日御寒的短衣,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长度。襦仅至腰,过腰而比衫短的礼服则称袄,经常在襦袄里面夹上棉絮作为冬衣。为实用、耐磨、美观,在襦袄的领、襟、袖口上镶上花边。

2.1.5 半袖

半袖是既可单穿也可外穿的一种上衣,通常衣长在乳之下缘与腰节之间,领口有圆领和V 形领,领口开得较低,甚至隐露乳沟[1]。袖有长有短,袖较长的可以达到臂弯的上部,袖较短的只比肩点略宽。一般在袖口和下摆处用镶边装饰。

2.1.6 披肩与披帛

古代女子礼服在穿用几次后,领口位置最易沾染发腻污渍,而礼服多用贵重面料,施以织绣纹饰,经受不住多次洗涤,于是搭配配套的披肩穿用,便于拆洗,也可后期更换。所以披肩是搭在外衣之上的一种小型服饰,其可裁剪为方形、圆形、菱形,中部挖一开口,以承颈项。披帛是一种丝绸飘带缠绕在上臂的长条帛巾。

2.1.7 裳与裙

围裳是一种覆盖下身的衣服。围裳由两片面料做成,一片遮盖在前面,一片遮盖在后面,用布带系在腰上。在汉代,将裳的正面和后面两片缝合在一起形成裙子。中国历代女裙形制复杂、款式丰富、颜色多样,是古代妇女主要的下装服式。

2.1.8 裤子

裤子由束腰的服装款式演变而来,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的“胫衣”,起初它的功能是为了御寒。因裤子贴合人体曲面形态,方便人们活动和劳作,所以在古代,平民百姓穿裤子居多。

中式传统服装采用平面直线裁剪方法,袍、衫、襦、褂等款式,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缝缝,既无落肩也无袖窿曲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2]。

2.2 装饰工艺

中国服饰常用绣、镶、滚、嵌、染等传统手工艺进行装饰。

2.2.1 绣

刺绣又称针绣,根据图案用绣花针把彩线绣在面料上,形成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或文字。其针法千变万化,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等表现手法,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最为经典。

2.2.2 镶

“镶”因制作工艺不同,镶工艺可分为“镶拼”和“镶贴”两种。镶拼指的是分别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布料裁剪成所需的块状,再将剪好的块状面料缝合拼接在一起[3];镶贴是把一块布缝在另一块布上的工艺手法。

2.2.3 滚

“滚”也称为“绲”,用宽度均匀的长条包住衣服和布料的边缘,起到明暗对比的呼应作用,使传统的平裁服装更加美观,又能防止服装边缘脱线,且能增加服装耐磨性。

2.2.4 盘扣

盘扣也称为盘钮或盘结,它常用在旗袍、唐装上起连接、固定和装饰作用。盘扣形状可设计成一字形、琵琶形、四方形、双耳形、凤凰形、菊花形、蝴蝶形等。

2.2.5 扎染

扎染又称扎缬、染缬,是中国民间独特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通过纱线、绳带等对织物进行扎、缝、绑等多种形式手段抽绞成结后进行染色,最后把绞结的线拆除,形成自然的花色图案。

2.3 面料、色彩和图案

中国传统日常服饰或平民服饰常用自然、质朴、含蓄、舒适的棉麻面料,达官贵人的服饰和礼服用华丽、顺滑、高雅的丝绸面料来制作。中国传统服饰图案丰富多样,有鸟、兽、花卉、山亭、几何图案等。服饰图案常含有一定的吉祥寓意,因对图腾的崇拜,创造出龙凤呈祥、飞龙凤舞、九龙珠、灵芝等;服饰图案还具有标识功能,如十二章龙袍上的图案,太阳、月亮、星星、山等表示以其为生,昆虫以其为荣。

3 马来西亚服饰形制解析

马来西亚以华、巫、印三大民族为主,与其他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组成,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东南亚国家。早年的马来人不接受具象图形,他们禁止描绘“人物”“动物”的图像,因此马来西亚几乎没有“传统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现在马来西亚三大民族不同的服饰特色已经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了一起,加上地域的影响,他们喜欢颜色鲜艳、图案多样、面料轻薄的服饰。

3.1 形制结构

3.1.1 卡夫坦

卡夫坦又称“布袋裙”,实际上就是把一块长布对折起来后中间挖一个可以套头的开口,在领口处缝一个钮扣,然后把两块布的两侧缝缝制在一起,期间留出一个袖口,方便穿脱[4]。这种服饰形制满足穆斯林女性遮盖身体的要求,且穿着方便。卡夫坦选用轻薄面料为主,图案花色丰富。

3.1.2 居峇

居峇起源于中东,是一种阿拉伯式长袍,长至脚踝。受当地文化影响,颜色图案均变得多彩丰富。在20世纪90 年代,居峇长度缩短至膝,与宽松的裤子或纱笼搭配穿着。

3.1.3 哥峇雅

哥峇雅是一种女性礼服套装,分为上下两件,上衣多用蕾丝和刺绣工艺装饰。按其长度可分为长戈壁和短戈壁,大多数马来人都穿长款的衣服,而短款是娘惹们常穿的娘惹装。哥峇雅下身多搭配较为宽大,长至足踝,用峇迪制成的纱笼。

3.1.4 礼拜服

礼拜服是马来西亚女性特殊的宗教服装。衣服通体为白色,在衣服边缘带有简单、素雅的装饰。上衣是一种能遮住上半身的头巾,下身为宽大长裙,长度一般长至拖地。

3.2 装饰工艺

3.2.1 特卡

特卡又称刺绣,它主要用金线或银线绣在织物上,再用玛瑙壳或亮片进行装饰。精致的刺绣上衣搭配上绚丽的纱笼,给人以富贵典雅的感觉,拥有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

3.2.2 峇迪蜡染

峇迪蜡染是马来西亚的传统工艺。它用爪哇树脂或熔化的蜡在布料上作画,蜡干后将布浸在缸中漂染,取出放在阴凉处晾干;将布幅放进加药水的沸水中洗涤,把蜡质漂净,原来有蜡质的部分由于染料无法渗透便留下底色线条的图案[5]。常见的峇迪蜡染图案有蝴蝶、孔雀、木槿花、百合等。常用色彩丰富,如红、绿、白、蓝和黑等,不同的色彩在三大民族(华族、巫族、印族)有不同的寓意。峇迪蜡染见图1。

图1 峇迪蜡染

4 BJD 服饰设计特点

BJD 娃娃虽然是真人缩小版,但是其服饰设计和制作与真人服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4.1 面料选择

BJD 娃娃最常见的规格有三分(60cm)、四分(45cm)、六分(30cm)。娃体尺寸小,在面料的选择上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较轻盈的面料,既能显示娃体的曲线起伏,避免臃肿,又能避免织物的堆积,不会因接头弯曲不足而影响造型。二是面料花纹图案要偏小偏细。娃体尺寸越小,能展现的面积就越小,要选择能完整展现花纹图案的面料。

4.2 服饰风格选择

服饰设计时要考虑娃体的年龄、比例与服饰风格的匹配,例如六分娃体一般选可爱休闲风格。

4.3 服饰结构设计

BJD 娃娃是由没有弹性的树脂材质制成,在结构设计时,胸部、臀部等处的放松量要减少,但需要考虑适当的缝缩量。

不同比例娃体的身体各部位比例有差别,例如大尺寸的三分以上娃体的四肢、脖颈比例进行了拉长细化处理,所以要选择开襟合宜的领口;六分以下的娃体上身与腿部比例接近2∶1,头部偏大,服装腰线较低,下装长度较短。

考虑工艺处理难度和造型美观,BJD 服饰的口袋、裤子的前浪不再具备功能性,在结构设计时进行简化处理。服装的连接设计尽量选择魔术贴、暗扣,减少钮扣、拉链等连接物件的物理刚性对娃衣的造型影响。

5 BJD 服饰创新设计

5.1 马来西亚图案在BJD 服饰中的应用

以最具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特点的汉服为蓝本,采用上衣下裳,上衣合体修身,下身平整流畅的形制。以中国崇尚的正色——白色为主色调,素雅清新。采用轻薄的网纱面料仿特卡刺绣,重构织物纹理。以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绚丽峇迪蜡染图案,用中国传统乱针绣工艺在肩部、腰部、袖口等地方加以点缀装饰。细节设计见图2~5。BJD 娃衣实样见图6。

图2 特卡刺绣

图3 仿特卡刺绣面料肌理再造

图4 峇迪蜡染

图5 峇迪蜡染图案刺绣设计

图6 BJD 娃衣实样

5.2 BJD 服饰拓展设计

“新唐”系列服装款式以唐代形制为蓝本,上紧下松的造型设计让BJD 娃娃或站或坐的动作间生成飘逸自然的褶皱;颜色选择亮丽的橘色、孔雀蓝、浅紫色;轻薄透气的丝棉面料上印染木槿花、孔雀等图案。身着华裙彩衣,鼓乐起舞,衣袂翩跹,系列服装呈现马来热带风情的新唐装气韵。效果图见图7。

图7 新唐

“华清”系列服装款式以清朝官服为蓝本,面料选择较为轻薄的棉丝织品;采用浅紫色、蓝色、橘色等马来西亚特色的高明度色彩搭配;马来传统纹样服饰图案(印染、特卡刺绣)在服装小区域或边缘加以精致点缀,呈现明快洒脱风格的系列男装。效果图见图8。

图8 华清

宋代,理学思想是士大夫生活和行为的规范。“君子”系列设计灵感来源于宋代贵妇时髦礼服大袖衫,上身窄袖短衣,下身长裙,外穿对襟服装;选择深蓝色、咖色、米白色、浅灰色等配色;以菊花、白鹤、祥云等图案烫金印花装饰,系列服装具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韵。效果图见图9。

图9 君子

“一路向北”系列服装款式以马来西亚传统高档娘惹装为蓝本,面料选用能呈现飘逸自然褶皱的轻薄棉麻织物;亮丽的橙色和深厚的深紫对比配色;在衣领、袖口、裙身用吉祥寓意的云彩、凤凰等图案精美刺绣装饰,系列服装富贵典雅。效果图见图10。

图10 一路向北

6 结语

中国传统服饰的形制、面料、色彩、图案、装饰工艺、着装的规范是儒家“以礼服人”哲学思想的充分体现。通过“一带一路”服饰文化交流和传播,充分彰显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现代时尚文化的优势,扩大中华服饰文化影响力,让中国元素随着“一带一路”逐步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马来西亚服饰面料
看你一眼就会笑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有你在可真好呀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