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海车展前夕,华为举行了分析师年度大会。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华为自动驾驶技术比特斯拉好多了。”类似言论并不新鲜,国内正在做自动驾驶的企业,诸如百度、小鹏、蔚来等,高管都曾把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拎出来“吊打”。
不过,华为说了还是不一样。和上述企业偏软件体系、偏OEM能力等不同,华为声称拥有自动驾驶有关的“全栈知识和能力结构”。作为也许是国内最强理工男属性的IT&ICT企业,华为即使是在吹牛,大家也认为至少这个牛吹得认真、有技术含量。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动驾驶涉及的科学技术门类极其复杂,而且人类对其的认识还很肤浅,技术本身也处于不成熟、未定型的阶段。那么,两家企业的自动驾驶能力,有办法比较优劣吗?或者说,徐的话有依据吗?
抛开复杂而深奥的技术探究,似乎也有两个比较方式。
一个是从结果出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谁能在复杂场景下适应更长的“无干预”里程,谁就胜出。
另一个是比较能力体系。鉴于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有成熟解决方案,谁的能力建设全面而扎实,必然发展后劲更足,谁就胜出。
第一个比较方式而言,也很遗憾。就像马拉松一样,没有世界纪录,只有最好成绩。因为路况和测试条件千差万别,只能大体上比较一番。
媒体都喜欢引用加州DMV提供的“驾驶脱离报告”。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的数据来源,依赖于各家自行报送。也就是说,这个报告并不具备权威第三方的公信力,仅是各家信息汇总。
截至2019-2020年度,Waymo的测试里程和脱离次数指标都是遥遥领先。不过在2020-2021年度报告里,Cruise在自动驾驶总里程上超过了Waymo,而脱离频率上比后者略逊色。这两家公司都做到了每隔近3万英里才干预一次。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的小马智行和滴滴,但档次掉到5000多英里脱离一次的水平。而特斯拉和华为都不在其中。
华为声称自己1000公里市区测试无“脱离”,这是很优秀的成绩。虽然“市区”本身,不代表“菜市场门口”那样极度复杂混乱的场面,但比起加州山景城这样的地方,路况要复杂得多。可以认定,华为1000公里的水平,明显优于加州同样长的距离。
美国有一家自动驾驶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领航者咨询公司,简称NR)也每年发表年度自动驾驶能力排名。去年,Waymo、Cruise、Argo AI位列前三。这份榜单上,4年来,特斯拉稳居倒数第一,在“普通”道路上,几乎每20英里就需要干预一次。
NR在报告中写道:“其系统的性能仍然不一致,其产品与建议的移动出行业务模型不匹配。”说简单点,特斯拉一直用低级别自动驾驶,去应付高级别场景。
有人认为,NR对特斯拉有成见。但特斯拉已经承诺,2021年底有100万辆特斯拉测试车辆。其实是特斯拉量产车上,无论车主是否在自己驾驶,ADAS系统都在后台模拟自动驾驶,被称为“影子驾驶”。
不要被特斯拉的海量“路测”吓到。因为“影子驾驶”能提供的有效训练数据非常有限,大多数是高度重复的垃圾数据。到头来不得不依据人工筛选,才能辨识出有价值的训练数据,后者将被编制到训练模型中。
华为自动驾驶首席架构师苏箐,有保留地肯定了特斯拉的技术特点。他说:“特斯拉的ODD很大,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层级不高。”“ODD”就是自动驾驶适用场景和条件,只有满足ODD要求的时候,ADAS系统才能工作。欠缺任何一个前提,系统就会要求人工接管(脱离),或者采取紧急制动。
为了安全,各大公司都将ODD规定得很严格,特斯拉则敢于放宽使用范围。这和NR的观点不谋而合。与其说是对特斯拉技术的肯定,不如说是对其“胆量”的敬佩。
当然,双方没有同场竞技,如此比较,既粗糙又有失公平。那么,体系能力上,双方斤两几何?
智能汽车有4个核心子系统:传感器、算力平台、执行机构和算法。执行机构属于传统汽车OEM商的能力,华为没有介入的打算。
特斯拉作为OEM商,没有传感器制造能力,依赖Tier2供应,但坚持不使用激光雷达。
2021年以来,国内厂商如小鹏、蔚来、ARCFOX都开始将激光雷达装到车上。华为自己研发并量产了96线激光雷达,并通过旗下“哈勃投资”收购了激光光学元器件研发制造企业“炬光科技”的股份。华为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布局是非常清晰的,投资Tier2,自己做Tier1。华为声称,未来将激光雷达成本压到100美元(眼下尚未做到)。华为也有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的知识产权。
算力平台上,和Mobileye分手后,特斯拉开发了自己的主板和解算芯片,算法也是自己开发的。
这些能力相比华为就不够看了。华为从算力芯片、算力平台、数据处理中心、MCU、通讯芯片/协议,甚至边缘云计算,无所不包。华为自己就能实现智能驾驶硬件和软件的闭环,给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在5G、华为云部署下,华为也能提供完整的车路协同方案。特斯拉在这方面完全躺平。
华为和特斯拉都首先建构了低等级自动驾驶能力,华为还从底层计算系统到算法,再到数据平台,实现了端到端的全栈流程,由硬件到软件,基础更加扎实。
高等级自动驾驶算法,大家都在路上。这个超复杂系统,还需要高速迭代十几年,要一直保持高消耗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此期间,华为靠做Tier1来反哺研究;而特斯拉靠售卖车型和ADAS系统盈利,双方都不会像Waymo那样干耗。
总体而言,特斯拉作为OEM商,和ICT制造研发起家的华为比这些硬件能力,确实相形见绌。软件方面各有所长,特斯拉先走一步,而华为起步时间成谜,一般认为在苹果泰坦计划之后半年,华为正式开始认真投资自动驾驶,但相关硬件能力,早就到位了。
按照苏箐的话说,如果特斯拉在计算机方面超过华为,华为就可以关门不用干了。这里面虽然有商业吹嘘的成分,但华为的计算机水平(软硬件),确实可以碾压任何一个OEM商。
在IT企业纷纷入局造车的时候,华为跑去做“三电”系统、毫米波雷达、MCU、车机和自动驾驶能力,除了传统整车技术,华为什么能力都要。总之,华为试图做“新型”Tier1供应商,实际上相当于半个OEM商——如果自动驾驶价值在整车上的地位再度提高的话。如果从自动驾驶自身的产业链来看,华为控制全链,几乎包打一切,而特斯拉则仍是集成商。
如果说现在谁更领先,局面不明显的话,两者谁能率先将高等级(L3及以上)自动驾驶量产落地,谁就是走得更远的那个选手。毕竟体系能力的建设,也要服务于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