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辉 阎恺祺
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粤港澳大湾区中文前沿论坛暨2020年廣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于广州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自7月初征稿以来,论坛得到海内外优秀青年学子的热烈响应,共收到稿件500余篇,涵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和语言学等各学科。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选拔了160多位硕博生参加线上和线下会议,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台湾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等5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围绕“跨学科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核心主题,从“跨媒介意识与传统文化经典重释的互生”“媒介间性与文化融合”“守正与创新的发展理路”等方面,对文学进行多元分析与多维透视。
当今社会,人文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国内外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融入跨学科、大学科融合发展的社会文化大方略,时刻关注社会前沿问题,在前瞻性、融合性提升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新形势下,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既面对难得的机遇,又充满挑战,特别是2020年初以来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更给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有效推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任务。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吴辛丑主持大会开幕式,院长段吉方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此次论坛的目的在于深化和拓展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青年学子的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对当代青年学子的学术研究、学术成长、学术道路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借此平台拓宽学术交流的路径,进一步加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全国兄弟院校的交往。此外,段吉方还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情况,并指出当代语境中,整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都面临着危机和挑战。他鼓励青年学子们勇敢表达个人观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深入推进学术研究进程,促进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共创中国语言文学繁荣局面。粤港澳大湾区中文前沿论坛作为媒介与跨界的学术平台,在给各位学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视域的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对外交流和创新提升的平台。探索科学、交流学术、启迪思想、孕育创新,论坛的举办不仅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更对学校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寅发表致辞:跨界类型的学术研讨会对青年学者意义重大,学生或学者的自我认识,就是在与他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见贤思齐”,增长见识、完善自我。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玉金发表致辞:“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新的、内涵丰富的词语,国家致力于粤港澳大湾区多方面的融合与合作。本次论坛的召开对大湾区内部,以及与其他地区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他鼓励各位年轻学者潜心治学,打造精品以推进学科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一、经典文本的跨界再阐释
在跨界书写的体系中,传统文本与新兴文本得以用不同视角介入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经典文本在跨界语境下的重写与内在完善。对于“经典文本如何在跨学科语境下形成新的审美经验”这一问题,与会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拓展出新的审美空间,尝试在结构、媒介、对比研究层面进行融合与再书写。
经典文本如何在跨界语境中得到进一步阐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黄金灿借用福柯“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话语理论考察中国诗学研究,他洞悉到:康熙朝后期纂修的《佩文韵府》,是在清初兴起的知识“穷尽式集中”浪潮下展开的,运行于权力话语的微观场域,反映出清代官方诗学话语建构的诸多面相。当权力话语与社会文化发展方向一致时,它理当能产生某些积极作用;而深入到更为微观的层面就会发现,权力话语的施受关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具有相对性和流动性。《佩文韵府》作为官方诗学话语的载体,集中体现了个体诗学话语的官方化,其刊刻与流传过程并无太多官方权力的强制介入,反映了一种官方诗学话语发挥影响的积极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张莹洁从“副文本”概念出发,围绕选文体例、创作技法、出版功用三方面,对“副文本”序言及其意蕴指向展开分析,并认为该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也具适用性。
中山大学博士高微借助跨国别的选本整理与研究过程,以明晰日本古抄本《文选》的研究价值与其他文献的互生关系。中山大学博士陈佳宁从文化研究层面研究“叫果子”,认为这商业叫卖之声恐怕并非出现于学界普遍认定的北宋,而在晚唐已形成,如敦煌写卷中就保存有成熟的“叫果子”口号。南京大学博士尧育飞从空间角度考察“顾祠”,认为利用《何绍基日记》等稿本文献,可较为细致梳理这一空间的建筑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李旭阳认为,通过光线与声音共同构建的情感空间,其本质还是气与情相交融。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卢荻从诠释学角度讲,老庄之“道”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缩影,本就内蕴着非指向性的、兼容并蓄的动态属性,即存在一种逆向传播与循环效应的可能。它经历旅外和重塑后回归本土,其实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鲜的命题。这些论文从声音、光线、建筑空间、出版传播的跨界角度对古代典籍提出了新的论述。
经典文本如何在文本间性的融合趋势下,确立主体性意识?厦门大学博士赵军仓认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文化认同的根基,是增进台湾少数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而清朝宦官文人所传播的儒家思想文化,则是增进台湾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石。两岸融合的基础在于文化认同,加强台湾少数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复旦大学黄瑞从神话的范式对汉代的神话书写进行分析,指出在文化建构过程中产生的审美异化与超越,亦是时代精神的审美昭示。神话中充满着想象,其摹写的神话世界奇妙玄幻,所呈现的境界巨丽恢宏。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郑天熙从“奇与正”的视角对明代古文选本的奇异文章进行分析,并认为奇异的颠覆性、审美性,还有以正为奇的收编策略,带来了其在选本中的多维面相。北京大学博士王今认为,新的抒情美学——“凝固当下的情感”正在被建构,并逐渐取代了古典文学中“往事复现”的回忆诗学,使得中国文学的抒情由传统转向现代。
跨界语境下传统言说模式如何介入媒介意识?清华大学博士黄一村以结构思維对“音义皆近”“形近讹混”“底本差异”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在字形上一组之内的两字在古文字中都能勾勒出独立而清晰的字形演变谱系,原字和换读字在意义上有紧密的联系。吉林大学博士金文中以形式思维对古文字的字体结构进行考辨,认为有些“罙”字和“守”字常常混淆,主要是因为“罙”字和“守”字所从的偏旁形体相似。北京大学博士赵月月用文本间性的方法探讨字义的演变历史,然而从字体的使用角度来看,也同样存在跨界意识。
南京大学博士王莹莹从横向角度,对“如此”一词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如此”一词在当代语言生活中已具有副词化特征,在往程度副词的方向发展。中山大学博士沈冰认为,关注与思考“枚”在受词中的特殊表现,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接触与自变相关理论的认识。西南大学博士司卫国从构式语法视角重新审视“V1OV2”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认为该构式表达简洁、省力,传递的信息量充分、完整,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吴铭和黄晓雪从心理学的范畴介入特殊型语言习得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王佳敏从跨语言视角,定量探究汉英时间词的空间化特质及其语言共性,并试图做出认知阐释。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王春杰以传播媒介为参照体系,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位次前30的名词、动词关键词及其搭配词的统计分析,从微观方面揭示了该报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话语建构。
综上,跨界语境下的经典阐释,在文本与文本之间、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结构中不断生成跨界意识,不仅对传统文本进行重新阐释以打开更多可能性空间,还融合西方的理论路径对传统文本进行文化上的审美观照。
二、跨文化、跨学科的新思路
跨界作为一种无限生成的语境,不管是传统的经典阐释,还是新型书写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可言说的审美旨向。因为文本自身就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文本在时空共存的状态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图景。
如何以学科跨界为基础,展现文学的叙事艺术与批评向度?中山大学博士侯明珠从“现代性”的维度去研究中国文学家穆旦诗歌的“侵越”特征,并分析其中所表现的几组对照与侵越:主体自身的对照与侵越,自我与他人的对照与侵越,以及古体诗与现代诗的对照与侵越,并指出其中所体现的穆旦诗歌意义喧嚣的特征,以及穆旦“现代性”带给人的困境与悖论的思考,对自我的拷问以及对主体存在合理性的追寻。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高越认为,对话批评的实践策略在于构建具有复调性、平等性,能够形成思想互动,且可以延续下去的批评模式。于文学批评而言,“对话批评”最大的理论意义在于批评观念上的革新,是对怀疑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一对立关系的超越。南昌大学雷志宇认为,日本最初对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的学习,是全盘化的引进和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日本学者意识到继承和发扬本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形式的重要性,开始有选择地对中国文化进行接受、理解与吸收。他们对中国文化进行“过滤”,取中国文化之精华融入本民族文化中进行文学创作,逐渐形成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品格。
广西师范大学侯银河从左翼思想家阿甘本的思维对“集中营”“穆斯林人”等悲剧现象的沉默性进行研究,以文本为媒介进行对社会历史的再现与反思。辽宁师范大学张影把医学的创伤概念和叙事学相结合,认为小说中的叙事人称、叙事聚焦和暗含的创伤叙事声音、不可靠叙事声音以及女性创伤叙事声音,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创伤叙事的艺术效果。台湾交通大学博士许霖从作家的维度,通过梳理唐文标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思想路径,试图揭开唐文标在两岸文学、文化史上被遮蔽的先锋作用。清华大学博士袁绍珊试图通过重新审视澳门早期新文学的“植入”和“根生”过程,论证澳门的旧文学团体早在20世纪初已致力打通旧体诗和新诗的边界,用新诗的方式接续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咏物”传统,以调和抒情的浓度、情绪及加强新诗的艺术性。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马思钰以文本间性的思维考察新世纪的流氓形象,认为流氓形象书写虽存在模式化、边缘化弊端,但因其确实承载着较为深厚的思想价值,理应在新世纪乡土文学研究中引起重视。流氓形象的书写,使文学作品对现实乡村负面问题的披露愈发广阔深入,甚至可能出现以流氓形象为文本中心的艺术探索。辽宁大学博士易谅认为,新批评的“架构—肌质论”启示“起承转合”与语词相配合;“细读法”对“势”的构成细节分析有重大启示作用;“语境”理论扩容了“意境”论的内涵。不管是外在的文学阐释,还是内在的批判介入,跨学科理论已经嵌入到传统学科研究的路径与原则之中,并进行再一步融合与深入。
跨界如何为中西文学与艺术拓展审美空间?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李石研究海外华人学者文化研究的知识生产机制及其局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外华人学者如王德威、李欧梵、周蕾、刘禾、张英进等,以西方理论资源介入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现象研究,对西方文化研究的创造性运用以及不断跨学科的越界阐释倾向,使得批评实践呈现出鲜明的“游牧性”特征,开拓了当代文学批评的空间,但也存在理论预设、忽视诗学经验、悬置文学事实等问题。探讨海外华人学者文化研究的理论特征、知识谱系、生产机制、理论局限及其背后的认识论根源,可为总结和反思西方文论,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后果提供较为典型的研究样本。
安徽大学讲师马婧从探讨城市与人物身份关系出发,通过分析其获取城市合法身份的途径、过程和失败结局,探寻当下对城市外来者、边缘及底层个人生活史的文学书写,在大转型时代中所内蕴的政治表达和社会文化意义。暨南大学博士后林培源从经济学维度出发,借说理、算账和劳动互助等元素,将盛行于土改期间的翻身、翻心等话语具体化、文学化,认为梳理这一叙事模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土改现实和历史境况。土改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是依靠劳动互助、生产、等价交换、变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范畴得以确立的。复旦大学博士刘振认为,作家可以通过为笔下所有人物设置特殊的经历、身份乃至国籍,表达个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观念与看法。而在城市跨入现代化阶段的民国时期、新时期,在作家们看来,就显得尤为纷繁复杂、与众不同,充满着新鲜、刺激和传奇的味道。
南京师范大学讲师姚刚从传播媒介的层面探索文书基本形态与政务运行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沉没在文本下的历史真实。湖南师范大学博士樊祥从身体的角度分析文本的再创造,认为异态身体是后人类纪的显明征象,标志身体研究进入最新阶段。主要指生物机体经由现代科技的介导链接而导致身体形象的异态和机械化。山东大学博士刘世浩以媒介意识介入作品研究过程当中,认为在这个“媒介”与“信息”的世界里,人与物都不再是其本源意义上的存在物,而是充当某种工具的角色。或许可以说,经由各种“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才是《子夜》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左右着各类人物的行动,还借助种种“媒介”形式,提示文本内部力量之间的矛盾与张力。辽宁师范大学王明杰从人物形象研究维度拓展文本的审美空间,认为苏童小说中的颓废色彩将小说的艺术价值扩大,实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也因此扩充了中国文学的美学资源。北京大学博士李强认为,我们只有在总体历史之中才能理解阶级意识,进而理解中国革命,理解何为“现代中国”,在此基础上,才能召唤新的行动力量。只要想象和叙事的冲动仍然存在,宏大历史的能量就不会枯竭。
跨界如何促使文本对话空间的生成,展现文化的情感质态与审美风格?华侨大学苏钰钦从文学话语层面对“抒情”进行辨析,认为“抒情”作为一种愈来愈受关注的文学话语,有着驳杂、混乱的语义现状。在字面上它指向着一种艺术的绝对形式,故而无法被讨论;而在时兴的“中国抒情传统学派”之中,“抒情”又成了各种指涉不同的文学概念,这不仅使得学界在探讨“抒情”时始终存在着游移而无法深入的现状,更使得学界无法辨明“抒情”是否具有成为文学话语的潜力。西北师范大学谢腾飞认为,“抒情传统”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式与学术研究路径,这样的指认是具有合法性的,在本研究的文献综述部分也已经对这种合法性进行了阐释。即从抒情传统的主体性、历史性、当代性以及先锋性来说,创作主体在抒情文本的呈现与实践中完成了一种基于小说叙事的抒情实践,这些小说文本也构成了对抒情传统的继承与新变关系。
北京大学博士张永新从历史语境去探讨文本背后的社会审美性质,认为只有时代语境转换,赵树理小说中类似于地方色彩的特征才被指认出来,这凸显出赵树理小说地方性问题的复杂性与独特性。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刘阳河认为,《红楼梦》通过“怨深情挚”主题的群体性悲情书写,将自我心中爱国忧民的时代情绪,对公众进行了情感教育。四川大学博士任杰从图像与符号的角度,对鲁迅与时代的社会风貌进行表意逻辑的研究。在这一历程中,鲁迅图像受到政治主导的社会语境的限制和规定,被持续政治化、理念化,脱离了鲁迅本体,也超越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感悟和历史理解,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鲁迅图式”,甚至成了美学标准。从文化的对话空间层面来看,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袁飘以区域到世界的观察视角,对冷战格局下的中国台湾地区中西文化论战进行了考察。袁飘认为中国台湾地区中西文化论战是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以及台湾地区民众“求变”“图强”的共同愿望下诞生的。袁飘从国际形势、政治、文化这三个背景因素切入,在战后自由谱系下,谈《自由中国》的没落、自由主义者李敖及《文星》杂志的崛起,同时不忘挖掘中西文化论战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三、当代融合文化视域下的跨媒介美学
跨界是当代理论与传媒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理论研究的跨界中,有着多种跨学科的视角——宗教学和文学的跨越、视觉图像研究的跨领域性、空间理论的多元综合、后人类主义的多学科思考和基础的影视与文学的跨媒介分析。跨界理论与媒介研究造就着学术的守正与创新,也不断生成着审美范式的话语。
如何跨界综合梳理经典理论家的美学思想?复旦大学博士李珍珍论述爱默生美学思想中清教神性与功利世俗的两难,认为爱默生美学深受美国宗教世俗化运动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尘世功利色彩,符合现代社会重科技理性、重经济发展的主流,是一种及物美学。爱默生发现了现代理性主义的物化局限所带来的信仰危机,试图用超验的理性直觉予以拯救,在物性有限中展现心灵的无限性。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叶娟娟通过对拉康回溯性的建构研究拉康精神分析的伦理指归。拉康吹响了“回到弗洛伊德来”的总号角,回溯并确立了精神分析学中无意识主体的核心地位,阐述主体内在的永恒匮乏本质和主体对于幻象的误认过程。为使主体能够抵抗他者欲望对自身的异化与过度消耗,拉康回溯建构了能指与所指理论,并拆解了西方传统伦理之善与恶的一体两面,同时强调引入他者的作用。拉康主体性哲学的任务就要通过揭开主体的存在秘密,使主体承担自己的无意识,其精神分析伦理指向的核心始终是主体的恢复。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李国栋介绍了斯皮瓦克的“新比较文学”构想。在研究范式上,她指出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和区域研究的消极影响和过度批判,主张“去文化研究”与“去政治化”。在研究对象上,她试图改变不平等的全球化文化秩序,提议转向对南半球的关注。在研究理念上,她提出了“行星主义”的思维方式,重构了行星性的主体属性、责任性的主体—他者关系与自治性的人权话语。斯皮瓦克的学科构想提升了后殖民理论的演绎能力。但近年“新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搁置则反映出她的晦涩语言表述和乌托邦式奋斗理想所带来的实践局限。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杨旭从李长之《统计中国新文艺批评发展的轨迹》一文对“新文艺批评”发展历程的重新梳理中,总结李长之以独立精神重审中国文学,恢复文艺批评的正常的味觉;以纯熟之理论指导文艺批评,强调文艺批评在理论指导下的自觉性和审美特质。由此,李长之的“新文艺批评”,企盼建立起以求真为目标,科学化、体系化为构架,以深邃智慧和浓烈情感为内核,融汇中西文学和文化的“新文艺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崔欣欣分析萨特的意向性改造,与审美活动构成方式的新解。她认为萨特的想象意向性既区别于胡塞尔的意识意向性,又不同于西方美学史上的想象理论,因此,对现象学和西方美学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萨特想象意向性理论的建构,对于当前的艺术实践的启示价值主要在于揭示了想象与自由创造之间的紧密关联。
华中师范大学胡月试图回应对钱氏翻译理论的误读,并剖析其理论的本质。她首先对钱氏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从“不隔”到“化”“讹”“媒”或“诱”,明确其翻译观的内涵;其次将钱氏翻译观与西方解构主义之间几个常常被学者们认为雷同或相似的观点进行辨析,验证它们之间表面的相似与实质的不同,证明钱锺书对传统翻译理论的“解构”并非西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解构;最后探讨钱氏翻译观对文艺理论研究的启发。
跨界在图像与媒介研究中如何表现?湖南师范大学姚尧发现,在征引W.J.T米歇尔“图像转向”概念的过程中,学界对概念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需要对概念加以辨析。W.J.T米歇尔“图像转向”通过放弃语言对图像的控制、在图像研究中引入意识形态问题,实现了对美术研究中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超越。同时,意识形态的引入揭示了“图像转向”理论的实质是视觉文化理论,但“图像转向”下的图像研究和视觉文化研究并不完全重合,而是对视觉文化研究的批判性超越。
山东大学刘泽昊分析本雅明的视觉思想,指出视觉受到物的形式的刺激暂时得到解放,最终结果是理性对感性的收编,视觉审美自成体系,遮蔽了现实。他认为本雅明视觉思想的相关研究为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华东师范大学王宇阔分析阿莱达·阿斯曼的记忆媒介理论,认为记忆媒介是文化记忆理论中的具有独创性的阐释维度,阿斯曼对媒介的引入,使社会记忆摆脱前人所构建的“社会框架论”。他从文字、图像和电子媒介层面分析文化记忆,并指出现代社会电子媒介兴起和发展的语境中社会“凝聚性结构”文化记忆所面临的危机。
扬州大学博士倪天伦透过复杂的媒介现象,立足媒介本体论的角度,重新思考丰子恺漫画中“诗性”的存在及其艺术价值。丰子恺诗画相融的诗意漫画是包含多种媒介模态现象的特殊存在,在丰子恺“诗意漫画”多媒介文本之中,图像和文字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强烈的美学意味。
空间研究与文化研究中的跨界综合方法如何展开?四川师范大学博士雷绍湖分析“空间转向”与当代“文化空间”的重构,认为在“空间转向”和“空间焦虑”的双重作用下,“文化空间”的传统特性被创造性破坏,身体、媒介、文化场这三者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构成新的“文化空间”的三个维度。西南大学博士阎方正利用人类学的都市民族志方法,以广州大学城城中村为例,分析城市这一复杂多样的空间体。在城市中,文化品位凭借隐秘无形的手段完成社会精英、普通大众的身份构建及阶层区隔。知识分子的固有立场导致城中村所代表的群体文化长期居于“他者”地位,审美经验遭受刻意遮蔽或扭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王子铭提出,柏林、莫斯科与巴黎是本雅明人生历程中三个重要的城市。三座城市在本雅明笔下呈现一种迷宫状态:柏林成为记忆迷宫,莫斯科成为爱情迷宫,巴黎成为幻景迷宫。
跨界在技术发展下的后人类思考如何理论化?南京大学张桐提出,当下“后人类主义”研究中亟须回答三个问题:何为后人类?我们应当提倡何种版本的后人类?面对后人类境况提出的深刻挑战,文艺工作者与人文学者应当反思些什么,又可以期待什么?后人类是一个受到技术和时代因素驱动的历史现象,亦是一种新型的存在之思;具身化版本的后人类可引领我们克服认知计算主义所带来的离身化迷思,是一种更为积极正向的理论方案;打破人为架设在科学与人文间的藩篱,溯源科学理路,返归人文省思,建构一种沟通文理的“第三种文化”,是后人类语境对于文艺创作和人文研究提出的全新命题。广西师范大学黄亚菲通过分析科幻小说与动画短片《齐马蓝》,指出在后人文主义的观照下,“齐马蓝”展现出了后人类时代多元的后人类身体、后人类记忆与后人类艺术,破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单一主体限制,建构起更为多元的主体间关系。
如何进行影视与文学体裁的跨界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张衡提出,澳门穿越题材小说在内容上,于时空跳转与叙事情境的“动静”逾常中呈现出澳门城市独特的地域空间色彩;在叙事结构上,基于德勒兹“褶子”思想彰显出对当下澳门城市问题的不同思考;在叙事动能上,澳门穿越小说与内地同类作品均借穿越推动叙事,但澳门作家更重视对本土海洋文化的深入开掘,葆有文化发展的危机意识和未来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姜博根据“SIPS”模型(共鸣、确认、参与、扩散)对桌面电影结域过程中所运用的“议题化共鸣”“浸入式确认”“仪式化参与”“联动性扩散”的传播手法进行了深度剖析。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郭文瑞以李沧东电影《诗》为例,考察影像与语言的分歧与融合,为语言在影像时代的价值做出新的辩护。语言具有影像在本质层面无法达致的内向精确性,这决定了语言曾是且仍将是主体生成、主体间交流与文明进化的主要媒介形式,也决定了虚拟现实等以“像”为基本构成元素的前沿媒介技术,仍然必须借助语言来回应“他心问题”的严峻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陈秋婷研究现代演剧理论的生成路径,认为我国现代演剧理论的建设历经跨域接受与本土构建交错并行的过程。现代戏剧学人基于对日本及欧美国家演剧形态的了解,在整合域外演剧理论与本土演剧实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构建中国本土演剧理论。同时,现代演剧理论的生成与形成路径面临着理论构建与演剧实践中产生断层及无法兼容的窘境。中国传媒大学吕青以耽美文学从女性群体缓解性别焦虑的乌托邦变成了资本产业链上的工具为例,分析了IP影视化改编热潮背后的文化架构,并从文学、经济学和传播学等角度对其价值进行解码。温州大学姜文认为,孙悟空形象在文学文本、影视作品和游戏应用中分别以语象、影像和拟像的方式呈现,具有生成性、投射性和交互性。三种媒介符号都具备视觉性质素,但形象的完成度和读者/观众/玩家的参与度有所不同,且意指系统呈逐渐弱化趋势。三种建构方式代表着人们对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种文化的认知。
四、結语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逾在大会闭幕式中致辞:本次“粤港澳大湾区中文前沿论坛暨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会议有几大特色:第一,四位专家学者的主题演讲高屋建瓴地为跨学科的专业边界厘清了问题,并提供了新的治学思路。我们从陈引弛教授、王兆胜教授、王本朝教授、吴春相教授四位学者的主题演讲中,可以发现他们所演讲的内容涵括古代、现当代文学、期刊编辑、语言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给我们青年学子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指引——既要有钻下去的“冷板凳精神”,也要有无人机式的全局俯瞰视野。第二,青年才俊济济一堂,此次论坛自7月初征稿以来,便得到了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的热烈响应。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筛选与评析下,最终在500多份论文中选出7篇一等奖和17篇二等奖优秀论文。第三,青年学子的论文学术水准高,论述论证的角度多元、思辨性强,同时具有很强的跨界融合的时代特性,具有高度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
最后,凌逾教授对本次论坛的参会嘉宾、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致以衷心感谢。在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同时,《粤海风》杂志给我们带来了精美的十三行年历,以及最新一期的杂志,不少优秀论文达到发表的水准,并得到了杂志的邀约。“跨界经纬”公众号,致力于建设跨媒介、跨界研究的数据库,一直在推出这次论坛的邀请函、名单公示、会议议程、通讯报道等内容,希望各位青年才俊多多赐赠大作,共襄盛举。
随着跨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强化,传统学科的跨界研究不仅在整个文化研究的耦合并进中生发内在的对应关系,还在传统语境中生成一种新的审美视域,打开了文化无限、多元的对话交流空间。正是在传统与跨界的交流与碰撞中,传统学科得以迸发新的生命力;也是在跨界的视域下,传统与跨界得以多维共生。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