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体验在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应用与研究

2021-06-01 12:25卢彦蓉张瑛程雅琳
艺术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儿童公园

卢彦蓉 张瑛 程雅琳

摘要:童年是孩子个性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自然体验的缺失成了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最大的隐患。现在大多数的儿童公园缺乏对儿童自然活动空间的重视,导致“快餐型”游乐场数量的快速增加,降低了儿童与自然的联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旨在加强自然与孩子成长的联系,强调儿童在户外活动时亲近自然的成长体验。

关键词:自然体验;儿童公园;活动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2

周边的环境和接触的事物对儿童早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1]。亲近大自然可以让儿童发现大自然的神秘,这是区别于书本的知识源泉。社会各界对儿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如何使自然空间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大数据发现,在成长期与大自然完全脱离的孩子会出现很多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自闭症等,所以,大自然对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因此,在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设计中如何加强儿童的自然景观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是当今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1 研究背景

1.1 电子媒介異化儿童自然行为

平板电脑、手机等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限制了孩子们的双腿,这种无形的、封闭的教育造成了孩子们个性强烈、社交能力低、自私自利等问题,同时也使他们养成了拖拖拉拉、三心二意、丢三落四、邋里邋遢等不良行为习惯。他们沉浸在电子设备中很难走出来,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独自玩耍。

1.2 课业负担扭曲儿童自然心理

因为孩子们都在父母的安排下疯狂地补习,所以我们很难在其放学后甚至是假期在户外看到他们。从小缺乏与小伙伴们的沟通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导致他们缺乏责任感、缺乏亲和力、缺乏社交能力,等等。

1.3 父母观念限制儿童自然游戏

有些父母总认为,他们的孩子还小,外面的世界不安全,诱拐、传染病甚至大自然本身都会对孩子产生危害,再加上社会媒体对儿童事件的歪曲和夸大,让他们更加小心翼翼,他们很少让自己的孩子独自出门,让孩子成了屋内的小鸟,缺乏了自由和对自然的参与。

1.4 自然环境挤压儿童自然空间

大家一直忽略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一观念。城市中的公园、广场和其他空地被过度开发整改,为了更加贴近城市的娱乐生活,开发商在这些场地上建造各式各样的娱乐场地,缺乏对自然、不规整和野生的空间的重视。恰巧,这些被忽视的地方就是孩子们向往的场所,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可以结交朋友,认识万物。

1.5 自然缺失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21世纪城市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儿童通常被隔离在了自然之外,每天在城市中穿梭的成年人都十分向往自然,更何况是爱玩的孩子们呢。0~12岁是孩子身心发展和行为认知的最佳阶段,而自然就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因此,儿童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提高儿童的思维活力和培养儿童积极乐观的性格都能起到作用。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该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呼吁社会加强对儿童生长环境的改善,解决当今快餐式儿童游乐场带来的弊端。目前,国内外很多儿童公园的设计都过于注重形式和功能,忽视了儿童与自然之间最密切的关系,这就等于忽视了景观的存在。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设计理念,真正地找出自然体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当前城市的儿童游乐区注入新的灵魂。同时,希望通过本文案例以及研究结果,寻找多功能的自然体验式儿童空间,通过互动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游戏场所。

2.2 研究意义

2.2.1 重建自然与儿童的内在联系

面对自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缺勤的现象,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找回孩子与自然联系的重要性。一些国家机构通过设立绿色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走向自然、认识自然,孩子们的自然体验受到了社会一定的关注。所以,在为儿童设计活动空间时,也应增加自然体验的设计。

2.2.2 促进儿童友好城市的发展

提高一个城市与儿童的联系也意味着提高一个城市的中心竞争力,一个城市如果对孩子没有吸引力,那么他将失去一些儿童带来的城市利益和社会发展力量。

2.2.3 为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研究,从孩子自身要求出发,结合现有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摒弃传统的标准,分析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利弊而总结出的以自然体验为中心的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为儿童自然体验的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 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认知

3.1 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概念

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与传统的游乐儿童公园相比,它更加注重从儿童的角度关注设计,其设计理念是还原自然环境、增强儿童与自然的互动。在自然的呵护下,孩子们可以尽情地解放天性,对于陪同的父母来说,也会促进他们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激发他们童年的回忆,真正地做到陪伴孩子长大。

3.2 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属性特征

自然性和自然互动性是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两个突出特征。

3.2.1 自然性

自然接触是基础。孩子们非常渴望大自然,可供孩子们玩耍的空间中自然元素越多,他们就越容易从中获得知识,渐渐的,外出接触大自然也就成了孩子成长的动力。活动空间越自在,儿童的愉悦感就越强,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帮助就越大。

3.2.2 自然互动性

自然互动是核心。我们要考虑如何让孩子在场所中感受到自然,就要建立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通过不断挖掘自然元素与儿童活动区之间的互动形式,利用天然材料,如:石头、木头、水,等等,开拓孩子们的想象,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创造自己的游戏形式。

只有满足了以上两个特点,儿童公园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体验式儿童活动空间。

3.2.3 以儿童为本

儿童公园是儿童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设计前,设计师首先要调研孩子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等,通过分析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活动规模,根据游戏空间合理部署服务设施,还要分析儿童所有阶段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特征,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感兴趣的游戏区域,使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表现欲、探索欲以及其他需求得到满足。

4 相关案例解读

4.1 Rory Meyers Childrens Adventure Garden(美国儿童探险公园)——儿童活动区

4.1.1 项目概况

美国儿童探险公园位于著名的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植物园里面,设计师团队们给该项目主题的设定是儿童探险公园,通过资料可得知,它占地8英亩(约32375m2),于2013年9月21日开放,是目前世界上最精致的儿童探险公园。

4.1.2 儿童活动区设计分析

这个探险公园主要有18个室内外区域,每一处都与自然息息相关。比如初次冒险区,这是一个儿童嬉戏的天地,里面有丰富多样的小动物模型,有迷宫、树洞、小河流等探险区域,可以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感知自然结构,让他们沉浸区域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公园内的蔬菜区通过展示可食用的蔬菜和互动性谷产品让儿童了解到平时所吃食物的来源,让孩子们了解到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园区还结合芹菜外貌特征,将其放大并模拟成滑梯,让孩子们通过互动来了解芹菜的外形特点和食用价值。植物区可以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植物是如何生长的,通过植物的内部结构、植物的种类、植物对我们日常生活帮助等方面,让孩子们得到启发,提高他们保护植物的自觉性。

此案例更强调于孩子们最直观的感受,无须借助其他的工具就能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1.3 项目启示

通过美国儿童探险公园的设计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此案例就是以多种合理有趣的学习方式引导小朋友了解自然、植物、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小朋友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项目的设计目的就是要从自然的角度让孩子们主动学习和实践,最终将儿童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亲身体验最真实的自然环境。目前,我国对于这种探险类的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的设计想法和理念还很欠缺,不仅缺乏形式,更缺乏设计思路。

4.2 成都麓湖红石公园——儿童活动区

4.2.1 项目概况

麓湖总部经济及创意产业发展片区被简称为“麓湖生态城”,它距成都市中心约20 km,麓湖红石公园位于麓湖生态城的中心地带,它分布于5个居住组团中间的狭长谷地上,占地约600亩,它是一座功能完善的独立型社区公园[2]。本文研究分析的儿童公园位于麓湖红石公园中央,它主要有三大区域:树荫休闲区、儿童游戏区、儿童拓展区。

4.2.2 儿童活动区设计分析

麓湖红石公园是一个充满田野趣味的社区公园,它通过与自然对话,将社区公园同历史地理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成长记忆相联系了起来,它儿童活动区的设计非常受孩子们喜欢,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在满足市民日常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在设计中是否该多多关注地理与儿童和成人共同的记忆成长史呢。

麓湖红石公园儿童活动区的互动区设计非常有趣,场地内全家人齐上阵的场面随处可见,设计师在设计方案构想之初就把成年人的活动也考虑了进来,同时,其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们放下工作、手机和大人所谓的体面,参与孩子的活动,与孩子一起尽情地游戏。

4.2.3 项目启示

我们一直对孩子的成长需求有错误的认知,孩子们的童年需要的不是多么炫酷的游戏设备,也不是多么宽敞的游戏场地,而是一个能够探索、嬉戏和结交朋友的游戏场所。麓湖红石公园在孩子与自然体验结合的设计就非常巧妙。首先,它功能分区合理;其次,它场地变化多样;最后,它充分考虑了家长的参与性,让家人与孩子一起游戏,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也引起了家长不仅要跟着孩子成长,还要跟上孩子成长的共鸣。

5 自然体验下设计美学观在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应用

5.1 文化论

公园设计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主题定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儿童更是如此,儿童作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就应该在童年多参加文化活动,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儿童公园的景观以及活动空间的设计都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所以,儿童公园文化内涵的设计尤为重要。

5.2 审美论

审美论不仅有引导的功能,还能将儿童与公共空间联系起来。优秀的引导系统设計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方向感和认知能力,还能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简单来说,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来自他的感性思维对事物的分析,这种理解方式比较简单和通俗。设计师可以通过审美情趣提高儿童的感官体验,吸引儿童的注意,提高儿童视图引导和感知能力,因此,促进儿童与视图引导系统的交流,可以实现视图引导系统的功能价值。

5.3 科学和技术论

从美学角度看,科学技术作为突出城市空间科幻魅力、体现社会科技文化精神内涵的主题之一,它对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儿童公园,科技活动区是必不可少的,让孩子们接触高科技产品,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心智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

6 结语

通过对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自然体验型儿童活动空间公园存在两个特征,即自然性和自然互动性。家长的陪伴以及言行深刻影响着孩子,因此儿童公园应充分考虑父母的参与性,在儿童活动区的设计中加强文化、审美趣味以及科学技术的渗入,有利于健全儿童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审美观。了解儿童的游戏行为,以儿童的视角去营造场所是设计的基础,儿童公园活动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心理行为的差异,以多种合理有趣的方式引导儿童了解世界。通过对儿童公园自然体验的设计,能让儿童从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儿童与自然充分互动。

参考文献:

[1] 莫滕·瑟比.挪威教育信息化与教师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3(22):20-23.

[2] 成都麓湖生态城红石公园[J].城市环境设计,2017(03):356-357.

作者简介:卢彦蓉(1997—),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儿童公园
游儿童公园
游儿童公园
去儿童公园
儿童公园人性化设计与生态设计的探讨
广州市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研究
广州海珠儿童公园立体绿化的景观营造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儿童公园中的运用分析
儿童公园的时间要素设计
南宁市凤岭儿童公园植物配置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