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学视野下的南京云锦研究与设计创新

2021-06-01 11:26张想辉田晓冬
艺术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图像学设计创新

张想辉 田晓冬

摘要:南京云锦中的图形、图像是云锦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亟待我们发掘探索。本文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为研究框架,对南京云锦的经典样式和特点进行简述,并对图像背后的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进行分析,对图形意象进行解读,以探寻南京云锦的图像学意义。通过对南京云锦图像的整理与分析,本文对云锦图像、图形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探究,旨在揭示云锦背后蕴藏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出建议。

关键词:图像学;南京云锦;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2

0 引言

南京云锦的形态多样,极具美感的花纹和高贵典雅的色彩可以为人们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要了解南京云锦就必须对其历史文化进行探究,而借助云锦的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南京云锦的图像意义以及南京云锦图像背后的人文历史底蕴。因此,本文运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对南京云锦艺术进行挖掘与分析。

1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简述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主要关注作品的主题及其展现的内容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寓意[1],主要研究作品的主旨、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作品的象征含义。

利用图像学方法分析艺术作品需要经过三个层次。首先是进行前图像志描述,即阐释图像的本来含义,对作品的形式进行分析;其次是进行图像志分析,即深入了解作品和图像想要传达的意义[2];最后是进行图像学阐述,即进行更深层的意义解读,应用的主要方法是研究作品的民族、历史背景和文化导向等。

2 南京云锦的前图像志描述

2.1 云锦的基本样式

南京云锦的图案设计大致可以从以下7种样式作区分。

“折枝”:即不连续的折断的枝条,枝条上有花朵、花苞和叶子。“折枝”的图案真实,花纹图样仿照真实花卉[3]。

“串枝”:顾名思义,这是指用枝条将花串联起来。这一方法在云锦图案的设计中使用广泛,串枝图案与缠枝图案类似,需要观者仔细分辨。

“缠枝”:缠枝纹最重要的特点是枝梗呈现环形缠绕状,对着主花的花头[4]。缠枝纹在唐朝盛行,之后一直被沿袭运用。

“锦群”:是一种满地纹样,图案样式中大量运用了几何形,图案规整有序。云锦艺人们遵照形式美法则对几何纹样进行组合,整体纹样和谐统一。

“团花”:即圆形的团纹。云锦艺人们通过对布料尺寸进行丈量以确定“团花”纹样的位置。团花纹样的中点与边缘需保持距离,并且要通过花纹的变化进行内外区分。

“散花”:与其他图案相比,其花纹图案较小,排列较为自由,云锦匠人可以灵活变化设计。

“满花”:这种图案样式多出现在云锦的边缘[5],是在边缘镶嵌的小花纹。满花图案样式有“托地显花”的效果,能够更好地衬托主体。

2.2 云锦的装饰图案

南京云锦图案的题材丰富,有花果、鸟兽、游鳞、昆虫和仙家法宝、乐器、吉祥纹等等。云锦图案题材大多源于百姓的现实生活,百姓以其创造力使图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包括想象中的动物如龙、凤凰、麒麟等等[6]。在实际创作中,将想象纹样与自然素材融合是艺人们较为喜爱的创作方式。

2.2.1 花果和其他植物

常见的花果与其他植物图案有牡丹、石榴、葡萄、菊花、萱草、常春藤、竹子以及“宝相花”等等[7]。

2.2.2 动物和想象动物

常见的动物图案有蟒、鹿、象、鲤鱼、蝙蝠、蝴蝶、孔雀、大雁等等;常见的想象动物图案有龙、凤凰、麒麟等等。

2.2.3 人物

云锦中的人物类型主要有寿仙、仙童、婴儿等等。

2.2.4 仙道宝物和文房四宝

“暗八仙”寓意吉祥,分别是鱼鼓、宝剑、萧、荷花、葫芦、扇子、玉板、花篮。

“八吉祥”为佛教八宝[8]。八宝即宝珠、古钱、方胜、菱镜、玉磬、书籍、犀角、艾叶等。

“文房四宝”指琴、棋、书、画。

2.3 南京云锦的图像志分析

南京云锦图案种类多样,其中很多都带有吉祥的寓意,传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核心的设计思想[9],同时也反映出了封建皇权对南京云锦的影响[10]。

南京云锦图案设计中用到了大量的云纹。云纹的样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样式有四合云、如意云、七巧云等,云锦艺人不同的设计要求又给云纹带来了更多的变化(图1)。云锦,顾名思义是云与锦的结合,云的明亮、柔美和锦的雅致在云锦中互相交织,形成了和諧统一、典雅美丽的艺术风格[11]。云锦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进化,但是与其他三大名锦相比,云锦明艳的特色从未改变。云锦艺人会将金丝线、亮羽织入经纬中,云锦在暗深的底色中灿烂若云霞,又不失庄重典雅[12]。南京云锦从来都是仅作为贡品被奉献给贵族,其中体现的更多是中华民族共同参与的审美情感。

“龙”在我国的古代的装饰艺术中颇为重要,它代表着皇权,将“龙纹”运用在装饰上也历史悠久[13]。在封建社会,云锦为统治阶级所青睐,是宫廷御用品,因此,云锦的图案设计中常常会用到龙纹。南京云锦图案的龙纹造型设计栩栩如生,是织造技艺高超的云锦艺人的心血,代表着古代云锦织造技术的巅峰(图2)。

云锦的色彩也是极为丰富的。云锦的色彩明艳、优美、动人,同时又庄严、华贵、典雅,这与统治阶级的要求相符。南京云锦的主体花纹多使用蓝色、绿色、红色,云锦艺人能将这些对比色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并带给人—种温厚、内敛的感觉[14]。这些鲜艳而大胆的色彩反映出了南京云锦独特的色彩审美。

2.4 南京云锦的图像学解释

艺术作品的图像是由作者创造的,其意义却可能超出作品本身。运用图像学原理,我们可以在解读图像时发现图像中新的意义。

元、明、清時期南京民间丝织业发达,云锦作品则为古代南京地区发达的丝织业提供了佐证。在元、明、清时期,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官府在江南地区设立了许多专门生产云锦的官营织造机构,这些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使人们承受着更重的徭役。同时,这些机构中聚集了最顶尖的云锦艺人[15],在客观上推动了云锦的织造技术不断进步,云锦的图像愈加丰富,民间丝织手工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南京云锦大都以吉祥的事物为主题[16],从这些充满吉祥寓意的云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对社会安定,百姓安康的祈盼,人们期待着美好生活的到来。同时,当时社会的文化、道德、政治等在云锦图像上都有所体现。

云锦以图案纹饰的形式传承发展,蕴含着文化的深意,涉及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礼仪制度等方方面面[17]。文章分析了云锦的造型和色彩搭配情况,并展开了对图像的讨论。

2.5 南京云锦元素设计创新

现在市场上的云锦产品样式、图案都大同小异,人们很难从云锦上找到明显的地域特征[18],这使南京云锦产品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南京云锦的创新上,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图像学方法对与南京云锦进行分析,要注重对南京云锦地域风格的保持,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使南京云锦保持独有的纹样、色彩。

南京云锦传承千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19]。为使南京云锦继续传承,我们需要将南京云锦的创新产品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样才能保留南京云锦的独特风格,同时让南京云锦融入我们的生活,以得到更强的传承动力。

通过图像学方法对南京云锦展开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南京云锦背后体现出的百姓独特的精神面貌以及地域文化展现出的南京云锦独特的艺术价值[20]。我们在保持南京云锦原有艺术价值的同时,还要用现代的表达手法创造更多的设计可能。要通过对图像的提取,充分理解南京云锦主题的意境,展现目标文化的文化内涵,使观者产生更强烈的感受。

3 结语

本文运用图像学方法对南京云锦的图像特点进行总结,挖掘南京云锦图像的历史底蕴,分析图像背后的精神文化并进行文化溯源,希望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为南京云锦的设计创新做出一些贡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或许南京云锦的地域性特征会逐渐消失,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繁荣景象一定会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廖海橦,徐昊,王夕倩.废弃火车站复兴计划——南京下关火车主题公园创新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78-79,82.

[2] 吴逸.叶洁楠.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常州市人民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1-82.

[3] 高睿彤,王夕倩.基于色彩景观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东莞万科中天城市花园儿童“活力谷”景观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4-95.

[4] 熊瑶,严妍.基于人体热舒适度的江南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研究——以南京高淳老街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01):219-226.

[5] 黄滢,陈晨,张青萍.基于CSSCI数据库的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包装工程,2019,40(16):281-289,297.

[6] 徐文静,张宁.论民俗元素在特色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潍坊风筝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8-89.

[7] 刘婷,何佳.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设计研究——以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86-87,98.

[8] 陈芊慧,孙云鸿.浅析江南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77-78.

[9] 周超,高磊,袁高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柔性育人协同策略研究——以设计学专业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97-99.

[10] 熊瑶,严妍,张秀.生态文明背景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湖南株洲天池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8-109.

[11] 张海怡,孙琦.里坊制的衰微对明代金陵城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南都繁会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10-111.

[12] 韩思童,汪瑞霞.从NASA到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品牌提升路径研究[J].艺海,2020(4):82.

[13] 丁书垚,缪玲.风水学对中国传统寺庙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南京牛首山佛顶寺为例[J].艺海,2020(5):156-157.

[14] 吴馨宇,田晓冬.传统聚落中诗意美学的表达——以皖南徽州古村落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04-105.

[15] 张彦锋,王小柠.民艺符号在中国建筑中的应用——以贝聿铭的作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98-99.

[16] 尤心培,李雪艳.建筑构件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以G20杭州峰会主会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63-65.

[17] 路丹丹,黄滢.传统村落人居生态景观改善策略研究——以苏州吴中区东山、西山风景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105-106,112.

[18] 张晓晶,吴冬蕾.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8-79.

[19] 刘雨柯,茹淑真,骆玮.浅述艺术摄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48-49.

[20] 吴丛杉,回钰. STEAM教育实践营地的生态景区规划设计——以福州赤壁森林生态风景区为例[J].艺术科技,2020(10):17-20.

作者简介:张想辉(2000—),男,安徽阜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田晓冬(1959—),男,安徽阜阳,学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猜你喜欢
图像学设计创新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研究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融入书籍中的积极影响
城镇景观建设视角下的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