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手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效果和心理康复的临床研究

2021-06-01 07:14徐晶白毅王晓一徐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3期
关键词:肛瘘肛周外科手术

徐晶 白毅 王晓一 徐琳

肛周脓肿属于普外科急症,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受到细菌等病原菌感染,形成化脓性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肛周红肿、硬结、明显触痛,3~7 d 后即可化脓,一旦肛周脓肿出现自行破溃后可形成肛瘘。该病症多发于小月龄婴幼儿,即小儿肛周脓肿,尤其是满月前后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受损[1]。临床治疗原则是及时切开及引流处理,由于婴幼儿无法进行自我保护,自身免疫力低下,康复时间较长,出现肛瘘等后遗症的几率较高,因此本研究主要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手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观察其应用疗效及心理康复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8 月~2020 年10 月期间就诊的70 例小儿肛周脓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 例。所有患儿均为男性,观察组年龄6~12 岁,平均年龄(9.32±2.58)岁;肛周脓肿病程1~4 d,平均病程(2.13±0.63)d。对照组年龄7~12 岁,平均年龄(9.87±2.42)岁;肛周脓肿病程1~3.5 d,平均病程(2.07± 0.48)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中关于肛周脓肿的诊断标准:患儿表现出排便哭闹、肛周局部红肿、可触及肿块或有波动感,可能伴随发热或不适,经临床盆腔超声或MRI 检查证实肛周混合型包块。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小儿肛周脓肿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同意进行手术治疗,并签署同意书;③患儿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积极配合相关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存在禁忌证者;②合并全身中毒疾病;③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血液障碍及各内科严重疾病者;④排除肛裂、肛管癌、结核性肛瘘等类似病症;⑤患儿家属不配合。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完善术前常规生化检测及影像学检测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前禁食禁水6 h,术前8 h 静点抗生素,做好肠道准备。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手术引流治疗,分为两次手术,具体操作如下:床旁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引导患儿取截石位,于脓肿波动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口,排挤脓液后,在脓腔内塞填入碘仿纱条进行引流,术后需指导家属每日对肛周脓肿切口处进行冲洗及换药;静脉点滴抗生素2 d 后,再进入手术室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进行二期肛瘘术治疗。术后2 d 即可恢复患儿正常饮食,术后3 d 可停止抗生素用药。

观察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术前2 h 适当服用少量糖水,补充体力,采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手术具体操作同上,术后6 h 即可恢复流质饮食,同时需对患儿四肢进行按摩,协助进行床上翻身等活动;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可采用视线焦点转移,安慰鼓励、健康宣讲、听舒缓音乐等方法,减少患儿对于未知及陌生人的恐惧心理,并让患儿明白手术疼痛属于正常现象,提高疼痛阈值,尽可能克服生理疼痛,降低患儿不适感,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护理。若患儿出现强烈疼痛反应,且无法用语言、动作安抚进行干预,可采用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进行干预,减少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肛周脓肿治疗效果、心理康复情况及手术相关指标。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对小儿肛周脓肿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指标,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儿的排便哭闹、肛周局部红肿、可触及肿块或有波动感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上述相关症状较治疗前部分消失;无效:较治疗前临床相关症状无任何改变。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心理康复情况采用SDS 及SAS自评量表对患儿治疗前后抑郁及焦虑情绪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证明患儿负性情绪越严重。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总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肛周脓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肛周脓肿临床疗效对比 [n(%)]

2.2 两组心理康复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肛周脓肿患儿SDS 及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康复情况对比(,分)

表2 两组心理康复情况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总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肛周脓肿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肛腺阻塞感染形成脓肿,若不及时控制,慢性感染及引流导管上皮将会形成肛瘘[4]。该病症多发于小月龄婴幼儿,其原因在于小月龄婴幼儿大便尚未成形,导致粪便侵蚀直肠肛管及肛周皮肤,减少肛管部位相关免疫因子含量分泌量,引起机体局部免疫力下降;同时男性雄性激素分泌增高,引起肛门腺分泌量增加,易阻塞腺管,粪便潴留,等因素共同增加肛周感染风险,继而形成肛周脓肿[5]。据相关研究报道,30%~70%肛周脓肿患者会伴发肛瘘,即使目前阶段并未伴发肛瘘者,仍有1/3 患者数月或数年内经过引流治疗后诊断为肛瘘。同时部分家长对于手术治疗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手术治疗易影响儿童的肛门功能,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脓肿出现蔓延扩散,增加临床治疗手术难度,因此有必要积极诊治肛周脓肿及预防肛瘘[6]。

快速康复外科手术是以快速康复为目的,整合多种循证有效证据,对患儿围手术期治疗方法进行改善及加强,尽可能的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保持患儿生理功能的完整性,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成年人及青少年患者首选治疗为手术根除,但是对于小儿肛周脓肿患儿是否采用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方案仍存在争议,但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以避免手术并发症,但是不具有广泛适用性,且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将可能增加患儿耐药性,同时增加肛瘘反复发作可能性,因此快速康复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此外相关研究显示手术创伤对患儿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低年龄阶段儿童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出现手术应激性创伤可能性更高,而治疗难度也会更大,因此快速康复外科手术治疗同时关注生理及心理康复,为患儿的康复提供全面优质保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在于快速康复外科手术是基于患儿个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及护理模式,促进患儿机体及生理快速康复,抑制脓肿向周围间隙扩散、蔓延,降低肛瘘反复发作可能性。治疗后,观察组肛周脓肿患儿SDS 及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在于手术疼痛易引起患儿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而快速康复治疗注重生理及心理的全面康复,通过对患儿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及镇痛治疗等,视线焦点转移,安慰鼓励、健康宣讲、听舒缓音乐、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等,尽可能降低疼痛引起的生理反应,减轻手术不适感,进而消除负性心理影响因子,促进患儿心理快速康复。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总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在于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是以快速康复为需求,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进行超前镇痛及术后早期锻炼,加强术后肛周护理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促进机体功能快速康复,肛周脓肿切口快速愈合,进而减少住院时间。郑步峰等[7]研究中,探查新生儿肛周脓肿临床特征主要为单纯性肛周脓肿或肛瘘,尽早采用早期切开脓肿引流术治疗较为安全有效,术后对患儿肛周进行护理及抗生素应用可以促进脓肿切口愈合。余显畅等[8]研究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患儿的负性情绪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应用于小儿肛周脓肿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排便哭闹、肛周局部红肿、可触及肿块或有波动感等相关症状,促进患儿心理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肛瘘肛周外科手术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