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摩擦振子现象的研究

2021-06-01 08:51史雨川樊代和刘其军贾欣燕
物理实验 2021年5期
关键词:空气阻力振子参量

史雨川,樊代和,b,刘其军,b,贾欣燕,b,魏 云,b

(西南交通大学 a.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610031; b.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611756)

摩擦振子(Friction oscillator)的研究是第33届IYPT的竞赛题目之一,具体内容为:1个大块的物体被放置在2个相同的平行水平圆柱体上. 2个圆柱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但方向相反. 题目要求研究物体在圆柱体上的运动如何依赖于相关参量[1].

与摩擦振子相关的研究已有报道. 李鑫等通过Algodoo仿真软件探究了摩擦振子的运动规律,运用理论分析和模拟验证,得到了运动所依赖的参量与轮轴间距、摩擦因数及初始位置有关的结论[2],但没有对理论结果进行实验验证. 袁路奇研究了摩擦振子系统中摩擦力产生的不同方式,得到了摩擦振子在振动中摩擦因数不停变化的结论[3]. 秦琅研究了一类非线性摩擦振子的周期运动,得到系统随参量改变具有不同类型周期运动的结论[4]. 杨绍普等研究了存在黏性阻尼时摩擦振子的运动状态,给出了纯滑动的精确解,并得到振动幅值的解析表达式[5]. 本文对IYPT赛题要求的摩擦振子现象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 通过建立模型并做受力分析,得出了摩擦振子运动的状态方程,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模拟了各参量对摩擦振子的运动状态的影响.

1 理论分析

如图1所示,假设一密度均匀、质量为m的长方体,放置于中心距离为S的2个直径均为D的圆柱上. 当2个圆柱分别以顺-逆或者逆-顺时针且以相同的角速度ω旋转时,长方体形成一类摩擦振子. 为了详细分析摩擦振子的运动情况,建立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C表示长方体的质心.

图1 摩擦振子模型示意图

1.1 圆柱1和圆柱2分别按照顺-逆时针旋转

当2个圆柱体以一定角速度ω旋转时,上方的长方体将做x方向的运动. 假设在某时刻t,长方体的质心OC偏离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如图2所示. 此时,在竖直方向上,长方体将分别受两圆柱所给支持力N1,N2以及重力mg. 运动过程中,长方体还将受到x方向的空气阻力f,以及圆柱体给的摩擦力fN=f1+f2.

图2 长方体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受力分析图

分别将圆柱1、圆柱2作为长方体的支点,则在长方体不倾倒(即长方体不倾斜脱离圆柱体)的情况下,根据力矩平衡,可得:

(1a)

(1b)

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长方体的运动方程为

(2)

长方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速度的平方成线性关系[6],因此有

(3)

其中,η=CρA/2,C为垂直平面体空气阻力系数,ρ为空气密度,A为长方体迎风横截面积.

对本文的模型来说,木板在往复运动中速度不断变化,2个圆柱相对匀速转动,不会发生无滑滚动的情况,同时不考虑形变所致的滚动摩擦,即只考虑滑动摩擦[7],则

fN=f1+f2=μ1N1+(-μ2N2),

(4)

其中,μ为滑动摩擦因数.

下面详细分析摩擦振子中长方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N.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滑动摩擦因数μ是常量,但本文中滑动摩擦力是驱动长方体运动的关键量,且在实际情况下,滑动摩擦因数由于相对速度等的变化而改变,最终导致其具体表达式较为复杂. 受参考文献[8]的启发,假设长方体滑动摩擦因数与相对速度u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μ=a+bu,

(5)

其中a和b为与物体表面性质有关的常量.

fN=μ1N1-μ2N2=

(6)

分别将(3)和(6)式代入(2)式,得到圆柱1、圆柱2分别按照顺-逆时针旋转情况下,长方体的运动状态方程为

(7)

1.2 圆柱1和圆柱2分别按照逆-顺时针旋转

此情形下长方体的运动过程与1.1情况不同之处只有摩擦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因此1.1情况中的(1)和(2)式以及长方体所受到的空气阻力(3)式在此情况下仍适用.

当圆柱1和圆柱2分别按照逆-顺时针旋转时,长方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N表达式为

fN=-μ1N1+μ2N2=

(8)

分别将(3)和(8)式代入(2)式,可得到当圆柱1和圆柱2分别按照逆-顺时针旋转时,长方体的运动方程为

(9)

2 实验探究

实验使用2个直径D=7.43 cm的圆柱,以及长度l=45.23 cm、宽度w=2.04 cm、厚度d=1.53 cm的长方体木条,组成摩擦振子系统.

2.1 测量圆柱与长方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如图3所示,将两圆柱靠近并固定在一直线上,并用胶带固定圆柱使其无法转动. 再调节该直线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角度θ,使长方体在圆柱上面自由滑落.

图3 测量滑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图

取木块运动的方向为z轴正向,根据简单的受力分析,可得到长方体下落的加速度为

(10)

由于圆柱被固定无法旋转,因此圆柱与长方体的相对速度即为长方体自身的速度,即u=dz/dt,结合(5)和(10)式,得出:

(11)

实验中,设置θ=30°,将长方体下落的过程拍摄视频,并利用Tracker软件逐帧分析视频,得到长方体质心随时间变化数据. 使用Matlab软件,利用(11)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如图4所示,证明了(5)式假设的正确性. 同时,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得到(5)式中与物体表面性质有关的常数值分别为a=0.266,b=-0.009.

图4 下落过程中长方体质心的变化

2.2 分析实验条件下的空气阻力系数相关常量η

垂直平面体空气阻力系数可认为C≈1.0[9],空气密度为ρ≈1.3 kg/m3,长方体迎风面积为A=wd=3.12 cm2.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出η≈0.000 20.

2.3 圆柱1和圆柱2分别按不同方式旋转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用绳索反向连接两圆柱,使两圆柱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角速度,用电机控制圆柱体的转速. 质量m=16.4 g的长方体放置于间距S=30.00 cm的两圆柱上,并设置圆柱体以ω=66.0 r/min旋转,从而驱使长方体运动. 此时,圆柱外围线速度为vr=ωD/2=0.257 m/s.

图5 摩擦振子实验装置示意图

对于圆柱1和圆柱2分别按照顺-逆时针旋转的情况,将长方体放置在两圆柱上,令x|t=0=4.00 cm,使圆柱开始旋转. 通过Tracker软件测量长方体质心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 实线是将上述各参量代入(7)式后得到的理论曲线.

图6 顺-逆时针旋转m=16.4 g时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从图6中可以看出,长方体的运动轨迹近似为余弦曲线,但实际振幅在缓慢增大,即摩擦振子做振幅变化的往复振动. 从图6也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得到的曲线基本吻合,证明了(7)式的正确性.

为了进一步证明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保持其他实验参量不变,仅改变长方体的质量为m=21.3 g,重复上述实验. 图7显示实验结果和理论曲线基本一致.

图7 顺-逆时针旋转m=21.3 g时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选用m=16.4 g的长方体作为摩擦振子,在x|t=0=1.00 cm时,设置圆柱以ω=66.0 r/min开始旋转. 通过Tracker软件得到摩擦振子的质心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如图8所示,实线是将上述已知参量代入(9)式后得到的理论曲线. 从图8中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曲线吻合度较高,进一步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图8 逆-顺时针旋转m=16.4 g时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同时,从图8中也可以看出,在圆柱1和圆柱2分别按照逆-顺时针旋转情况下,由于长方体运动过程中将不断远离两圆柱轴心位置,最终脱离圆柱系统,此时不存在振动现象.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摩擦振子现象,所以圆柱1和圆柱2分别按照逆-顺时针旋转这种情况将不再分析.

3 仿真模拟

上述实验结果已经证明了理论分析(7)式和(9)式的正确性. 当摩擦振子系统中某些参量变化时,长方体的运动状态也将随之改变. 受到当前实验条件的限制,采用控制变量法,基于理论结果对摩擦振子现象进行仿真模拟.

3.1 两圆柱轴线距离S发生变化时,摩擦振子的运动情况

图9 S取不同值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从图9中可以看出,两圆柱轴间距S越大,则摩擦振子往复运动的周期就越大. 同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两圆柱间距S越大,摩擦振子运动的振幅也越大.

3.2 长方体在具有不同滑动摩擦因数μ时的运动情况

由于μ中含有a和b参量,因此分析a和b单独变化时摩擦振子的运动情况.

图10 a取不同值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在相同实验参量条件下,当固定a=0.266,仅改变b值时,根据(7)式可得到摩擦振子运动曲线如图11所示. 由图11可以看出,b值并不会影响摩擦振子运动的周期. 当b>0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摩擦振子运动的振幅将迅速减少;当b<0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摩擦振子运动的振幅将迅速增大;当b=0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摩擦振子运动的振幅在短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可认为长方体近似做简谐运动. 但是,即使b=0,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实际上摩擦振子往复运动的振幅也将减小,仿真结果如图12所示. 这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对摩擦振子运动造成了阻尼所致.

图11 b取不同值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图12 b=0时,摩擦振子长时间运动质心的振幅变化

3.3 空气阻力系数η对摩擦振子运动的影响

保持上述各实验参量不变,仅改变(7)式中η的取值,摩擦振子的运动情况如图13所示. 从图13可以看出,空气阻力系数η的改变基本不影响摩擦振子的运动状态,即一般条件下的空气阻力对长方体运动的影响极其微小.

图13 η取不同值时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3.4 当圆柱外围线速度vr变化时摩擦振子的运动

保持上述各实验参量不变,仅改变(7)式中vr的取值(即改变圆柱体运动的角速度ω),摩擦振子的运动情况如图14所示.

图14 vr取不同值时摩擦振子的质心变化

从图14可以看出,vr的微小变化对摩擦振子运动的影响较小. 但随着vr的大幅度增加,摩擦振子质心运动的周期将稍变长,且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摩擦振子质心的运动振幅也将增大.

说明:本文的理论模型,假设长方体只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但在实际运动过程中,长方体在竖直方向有微小幅度的振动,这会导致其受到的支持力产生变化,进而造成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微小偏差. 此外,实验数据通过Tracker软件获得,软件分析的精确度也会导致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之间存在偏差.

4 结束语

对第33届IYPT赛题中摩擦振子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研究. 建立了摩擦振子的运动模型,通过对摩擦振子的受力和运动状态分析,从理论上得出了当圆柱体分别按照顺-逆时针和逆-顺时针旋转时,摩擦振子的运动状态微分方程. 实验搭建了摩擦振子系统,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猜你喜欢
空气阻力振子参量
太阳黑子自动识别与特征参量自动提取
含参量瑕积分的相关性质
基于含时分步积分算法反演单体MgO:APLN多光参量振荡能量场*
基于双偏振雷达参量的层状云零度层亮带识别研究
用动能定理研究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弹簧振子振动的终态位置和振动路程
二维含多孔介质周期复合结构声传播分析*
简析垂直简谐运动的合成
考虑空气阻力讨论上抛问题
不怕摔的蚂蚁
降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