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区骨干河道近自然化水利设计探析

2021-06-01 07:00邱小杰毛倩倩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青浦区生境河道

邱小杰,毛倩倩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

对于城市地区而言,水系是不可缺少的命脉,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侵占了许多河道的基本生态空间,致使这类河道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地区建设用地的稀缺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为了便于岸后土地的集约利用,骨干河道往往会规划成口宽统一、线型笔直的平面形态。如何对这类河道进行近自然化设计,值得去深入研究。

1 近自然化河道设计理念

近自然化河道设计理念是指传统河流整治的基础上,采用使河流治理成本较低、接近自然河流、保持良好景观的一种治理思路,最早由德国风景园林师、建筑师阿尔维塞弗特(AlwinSeiifert)在1938年发表的《近自然水利工法》一文中提出。随后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均对该理念进行了发展并实践运用,都认为河流治理的同时需要顺应自然生态的规律,保护河流周边自然环境,恢复河道自然美感。

近年来,我国逐渐意识到以往城市河道设计存在过度渠化、硬化等问题,开始探索城市河道的近自然化设计,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

2 城市骨干河道特点及应对策略

城市地区河网纵横,河流竖向高差小,以上海市为例,规划河底均为统一高程,为平坡,岸顶与河底高差为4~5m,高差较小。在平面河网水系中,骨干河道一般定位为区域重要的防洪除涝以及引、排水通道,也是水环境容量的重要载体,具有河口较宽、河势顺直、河道流速块、河槽蓄量大等特点。在以往的河道设计中,城市河流形态往往呈现均一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河道平面布局直线化、横断面的规则几何化和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在此条件下,近自然化河道设计策略主要是将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作为设计的基础,以人工工程的手段,构建近自然的生境,产生丰富多样的栖息环境,保存动植物生存所需要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近自然风貌设计以及近自然动植物配置,利用生态自净能力进行河道修复,从而带动河流周边的生态系统恢复。

3 应用实例

3.1 工程概况

新谊河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北部,呈东西走向,东起盐仓浦,西至顾塘港,横贯青浦区的华新镇、重固镇、白鹤镇和香花桥街道,总长18.5km,如图1所示。新谊河是青松大控制片内规划主干河道“二横三纵”的二横之一,也是上海市规划226条骨干河道之一,并已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

新谊河是青浦区北部重要排涝通道,承担着青浦区北部防洪排涝、水资源调度等重要任务,同时河道位于上海市的重点开发区—西虹桥商务区,城市发展对项目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 项目区位图

3.2 项目区自然概况

青浦地处长三角,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百河绕村镇、千桥卧碧波”,这是青浦特色鲜明的真实写照。沪上所有21个天然湖泊包括淀山湖汇聚于此,水面率高达18.3%,是上海乃至长三角最具水乡特色的区域之一。青浦区水产资源丰富,可养鱼水面有1.1万hm2,养殖鱼类达59种,有青、草、鳜、鳊、鲤等鱼类;软壳爬行类有甲鱼、河蟹、河虾等水产。

3.3 近自然生境构建

新谊河规划蓝线平面呈东西向布置,规划口宽统一为38m,河底高程-0.5m,堤顶设防高程为4.5m,为典型的平原骨干河道。原规划中最小过流断面面积、两岸绿带陆域控制线、河底高程等均为规划的刚性控制条件,本项目尊重规划,因地制宜,从平面设计、竖向设计、护岸材料选取三方面入手,将水利、水生态、水生态等多专业进行融合设计,营造出符合刚性控制条件的近自然生境,奠定了整个项目的近自然化设计基础。

3.3.1平面设计

新谊河河道蓝线规划已经划定并且由区政府批复,河道平面顺直布置,基本不存在蜿蜒性,由于规划的严肃性,平面上已无法进行大的调整,本项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近自然化平面设计。

(1)少填多开,保留大蜿蜒

由于规划蓝线对部分现状河道进行了裁弯取直,原规划需对部分弯曲老河道进行回填,考虑到部分岸后用地条件充裕,对于这部分岸段原本要填埋的河道进行保留,形成一些天然凹岸,创造出自然的缓流区域。

(2)蓝绿融合,创造小蜿蜒

结合规划河道走势,借用蓝线后6~15m的绿线范围,在不突破陆域控制线范围的前提下对河口线进行微调,使得河口线产生小范围变动的蜿蜒形态。河道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通过以上设计手法,原本笔直的规划岸线呈现出自然蜿蜒的平面形态,不仅使得河道岸线产生自然蜿蜒的美感,更是为水生动植物创造了近自然的生境。

图2 河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3.3.2竖向设计

根据河道蓝线规划,在满足规划断面基础上,结合河道生境构建要求,开展河道竖向设计。河道断面整体采用斜坡式,坡比一般不小于1∶2.5,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放缓坡度,一方面可以增加水生植物的布设宽度,另一方面更可以创造出利于两栖动物栖息产卵的条件,使其具有水域与陆地双重属性。同时可以在浅水区域适当设置隆起的滩岛,使得局部区域的流速分布发生变化,形成缓流区和急流区,营造水下多样生境。

另外,因新谊河的实地开河段有大量的土方开挖,为防止土方外弃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除了利用开挖土方进行防汛道路基础回填外,尽量在岸后利用景观手法塑造微地形,高处形成缓坡高地,低处形成雨水花园,打造高低错落有致的岸后生态空间,形成岸上多样生境。其典型断面设计如图3所示。

3.3.3护岸材料选取

新谊河是青浦区东西向重要的引排水通道,可达到1~2m/s流速,流速较大,而传统的硬质驳岸会彻底截断水生动植物和护岸物质交换的通道,工程选用空隙率较大的柔性护坡水土保护毯,孔隙率达到95%,岸坡植物以及水生植物的根茎可以轻易地透过护坡材料扎入土中,利用根系和护坡材料共同作用,保证河岸的抗水流冲击能力;同时材料为柔性,搭接剪切方便,可以根据景观竖向设计塑造微地形,材料隐藏于土面以下,很好地兼顾了安全性、生态性、自然性。同时在部分岸段水位以下,设置一层生态基质,基质主要由陶粒,生物石等材料组成,模拟了自然环境下的水下生境,以促进水生动物的栖息繁殖。

图3 典型断面设计图

3.4 近自然风貌设计

新谊河穿越青龙文化遗址区、青浦区古村落遗址及农耕文化区,河道设计除了要体现当地自然风光外,还要发掘周边的历史文化背景,重现当地历史文化风貌。

选用当地植被物种例如水杉、垂柳、芦苇等来恢复河岸两边自然风貌。同时考虑到与项目周边历史文化古迹青龙塔的协调性,在青龙文化遗址区岸段还选用带有地域特色、鲜明历史痕迹的仿古材料青砖作为护岸材料,修旧如旧,重现历史上喧嚣热闹的商埠码头,恢复青龙古镇盛景。

3.5 近自然植物配置

近自然植物配置主要包括两个目标,一是建立由陆生植物、挺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构成具有完整生境功能的植物群落体系;二是由构建高低层次明显,四季景色各异的全周期自然风貌展示的植物群落体系。

陆生植物考虑乔灌草搭配,草皮选择狗牙根、百喜草以及本地草种组合的混合草籽撒播,保证了护岸的整体抗冲性,灌木选择金叶石菖蒲、金线蒲、紫娇花、柳叶马鞭草、春鹃等间植,乔木选择注重落叶、常绿乔木的搭配,选取池杉种植在河道低水位处,池杉耐湿性很强,长期及在水中也能较正常生长;选取水杉、垂柳、墨西哥落羽杉、香樟、木槿、木瓜海棠等种植于堤顶,形成天然氧吧,净化空气。

挺水植物选择黄菖蒲、千屈菜、玉蝉花、芦苇、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等多种类型,利用植物杆茎消减波浪影响,固定水位变动区土壤,为水生动物提供繁殖空间。

沉水植物选择四季常绿矮型苦草,该草种适用于各种水体和气候,具有耐低温、耐弱光、耐污染、耐高温、耐盐等特点,根、茎、叶发达,四季常绿,高效吸收氮磷等污染物、光合作用强,适合大面积水体种植,对水体水质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1)本文针对城市地区骨干河道近自然化水利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加以实际应用。对于采用项目实施后的具体生态自然修复效果,还需在未来进一步探索研究。

(2)目前,近自然化理念在河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但城市地区骨干河道治理方面的应用较少。本文创造性地提出河道大小蜿蜒的平面设计概念,以此为基础进行近自然化风貌设计和植物配置,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青浦区生境河道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流域生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7.2.4全景声影视厅 上海市青浦区御湖别墅香水湾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在这里,与100个世界相遇——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