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整理·整合
——例谈基于主题的古诗词统整教学

2021-06-01 12:58谷信茹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王维诗句古诗词

□谷信茹

古诗词语言精练典雅,内容博大精深,情感丰富细腻,是学生丰富知识、发展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必不可少的“营养品”。基于此,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在六个单元之后编排了“古诗词诵读”板块。该板块中的10 首诗词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教学时绝不能一首首按部就班地“知作者、明大意、悟感情”。这一板块更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与拓展。六年级学生已经习得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古诗词,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应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以课本所提供的古诗词为基点来组织开展,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立足整体,做好顶层设计

统观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基于主题来统整教学,以“形成主题—阅读诗词—回归主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既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又习得积累古诗词的方法。(1)形成主题:教学前,教师按照一定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由选取主题,并进行资料收集。(2)阅读诗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同一主题的诗词。在课堂中,以朗读、想象为重心,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和诗歌的深刻意蕴。(3)回归主题:以提炼统整为主线,引领学生进行比较,探寻文本之间的共同特性、类似的表现手法等,或者发现同一种内容的不同表达形式,形成对某一主题诗词的基本认识,并将相关方法迁移到其他主题诗词的学习中。

通过这样的“顶层设计”,教师立足整体,科学统筹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任务,不仅落实了基本的教材内容,而且使学生在积累与运用中完成了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让古诗词教学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引导整理,开展主题教学

(一)主题引路,指明探究的方向

教学要依据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诵读”的内容直接提供研究的主题,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商定主题,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归类。以诗词的内容为划分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以“咏”“怀古”“咏怀”等为标志的咏史类,以“送”或“别”等为标志的送别类,以表达闺中怀人之情的闺怨类,以表现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以及思乡情怀的行旅类,以“塞”“征”“军”等为标志的边塞类,以山水、田园、季节为描述对象的写景类,以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为主的哲理类,等等。课上,有的学习小组发现教材中的《送元二使安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都是送别类诗词,以此为研究对象。有的小组成员偏理性,抛开教材中的10 首诗词,转而探索哲理类诗词。确定了主题后,学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文本互相关联,进一步探索同一主题的古诗词,以此促进对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二)方法引领,提供学习的技巧

基于主题组织教学,不仅是为了读懂一组诗词,还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找到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从而进入一个更加丰富的诗词世界,掌握更多学习古诗词的技巧。

【教学片段1】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该如何收集古诗词并展开研究?

生:我们可以诗词的主题为关键词,通过百度来搜索信息。小组成员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同类古诗词来展开研究。

生:确定好要研究的古诗词后,我们还可以确定通过什么方式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比如,送别诗中经常出现杨柳、酒。我们可以研究不同的古诗词中的意象。

师:你的想法真好!可以通过送别诗中常见的事物把它们关联起来,我们在收集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把带有“柳”“酒”等字眼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探究。

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起基于主题的古诗词学习网络,其感悟能力逐步增强,学习能力自然也会提升。

(三)问题贯穿,形成思考的支架

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决定学生的思考方向。因此,要在充分关注学情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主动挖掘同一主题的古诗词的内涵。教师应设计既有宽度又有深度的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为此可以尝试通过古诗词阅读单(如表1)来呈现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行比较阅读。

表1

三、突出整合,促进能动输出

(一)注重小组展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研读古诗词获得成果后,教师的指导需要与学生的展示相融合。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指导,提高学生理解、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来检验探究的成效,促使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输出与运用。

【教学片段2】

师:今天请“静”小组汇报交流。

生:大家好!我们小组选择研究的主题是写景诗中的“静”。王维的《鸟鸣涧》《山居秋暝》《鹿柴》、白居易的《山下宿》《夜雪》、张继的《枫桥夜泊》、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王籍的《入若耶溪》等,都是以动来衬静,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以静写静,难免单调、沉闷;以动写静,往往比以静写静更能奏效,不但愈见其静,而且富有生机。同时,从景物的静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那种宁静。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意思。你们是如何发现的?能否结合具体的诗句说明“以动写静”更能表现“静”的境界?

生:以《鸟鸣涧》为例,如果王维的内心是躁动的,他就不可能长时间静坐着看落下的一朵朵桂花,也不可能在宁静的夜晚看到因月亮出来而受惊的鸟儿。从诗中具体的“静”可以读出诗人内心的那种恬适。

师:你是从“人闲”与“夜静”中感受到“静”的,把诗人内心的静与周围环境的静读出来了。你们组再读读这首诗,重点从“动”的部分来发现王维内心的静谧。

(生阅读、讨论)

生:我们发现,桂花的飘落是很轻柔的,诗人居然能够听得到桂花飘落的声音。那声音应该很小很小,小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包括老师可能都听不到,但王维却在那个夜晚听到了。

师:诗人写桂花落地的声音,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花落的声音更能够衬托王维当时宁静的心境。

师:是啊,不仅因为夜静,更因为看风景的人心静,所以王维能感受到盛开的桂花悄然落地的声音。

生:老师,您这么一说,我觉得后面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更能显示出诗人宁静的心境啦!你看,月亮从东边悄然升起都能惊动山中熟睡的小鸟,那叽叽喳喳的啼叫声在寂静的山中是那样地清脆、嘹亮。

师:你能够将“桂花落”的读悟方法迁移到“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真了不起。鸟儿本来已经休息了,因为月光而受惊,更加衬托出月夜的静。整首诗中,“花落”“鸟鸣”都衬托了春夜山中格外幽静,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静。这种手法经常被运用到古诗词中,叫“以动衬静”。

师:以王维的《鸟鸣涧》为切入点,“静”小组能够从诗句的表面走向诗人的内心,去领悟诗句的意蕴,真好!老师建议你们从“以动衬静”这个角度来看看你们组选择的群诗,体悟诗人情感表达方式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主题探究的成果是在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呈现的。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从诗句本身出发,依据诗句,跳出诗句,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蕴。通过探究,学生对同一主题的诗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以“古诗词诵读”作为依托,让学生按照一定的主题,对小学阶段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及时的梳理并分类储存,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二)注重个体品鉴与教师评析相结合

教师要以点带面,以一带多,引导学生积累同一主题的古诗词,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把握诗歌的意蕴与情感。比如,在小组汇报交流、播放短视频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进行古诗词鉴赏,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片段3】

师:静需要用心去感受。下面请欣赏一位同学录制的短视频,看他是怎样感受的。

(视频内容如下)

大家好,我喜欢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中的“静”。我读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仿佛听见清澈的泉水在洒满月光的松林间流淌,发出叮咚的脆响。诗人用素雅的笔墨勾勒出清新而秀美的意境,让我品味出几分禅意。每每读到王维的诗,都犹如欣赏一幅淡雅素洁的山水画,韵味深沉而丰富,让人心旷神怡。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小组交流的有关“静”的素材或者你自己积累的关于“静”的诗词,仿照这个同学的读诗体会写一写。可以写让你特别有感触的某一首诗词,也可以写某一主题下的多首诗词。

(生写作、交流)

生: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王维的《鸟鸣涧》。这首诗让我对“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人用短短二十个字就给我们呈现了一幅静谧的春景图。通过这首诗,我看见了随风飘落的桂花,听见了鸟的鸣叫,还有水的歌唱,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世界。

师:是啊,这首诗呈现“静”的方式很独特。从夜幕降临至月出东山,诗人静静地坐在那里,静看桂花落。春山空寂的静、月出山鸟惊的静,还有黑夜之中听见水流潺潺声的静……这些“心的静、山的静、夜的静”融于诗句之中,看似简单却又内蕴丰盈。寂寞的人能从中获得共鸣,烦躁的人能从中获得平静;画家能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诗人则从中获得诗情……它是那样耐读,不同的人都能从这首诗中各取所需。这也是这首诗流传至今、堪称经典的原因所在。

上述片段中,《鸟鸣涧》所表达的静,学生已初步感悟,但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使其深入体会诗的意蕴。通过对“心的静、山的静、夜的静”的点拨,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中,感受诗人王维的内心世界,真正领会诗句的韵味、诗人的情感、诗歌的价值。

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形成书面文字,是深化语用的有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入情入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感受到学古诗词就是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情感输出也就顺其自然了。

综上,基于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拓展学生赏析古诗词的视野,引领学生品味古诗词意蕴的重要途径。通过“立足整体”的顶层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等方面对同一主题的古诗词进行整合,让学生学会梳理归类,在对不同主题的古诗词的鉴赏中强化积累运用,促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升审美品位。

猜你喜欢
王维诗句古诗词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走哪条路好
我爱古诗词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巧用诗句育新人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