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选择观的践行路径探析

2021-05-31 02:30曾丽萍陈海春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新时代

曾丽萍 陈海春

摘 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需要走好每一步路,做好每一次选择。新时代选择观蕴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路上的经验总结。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需要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内外领导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选择观的时代价值和基本表现,以创新性、灵活性和原则性为基准,以善于选择为目标,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成长,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选择观;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8.057

不同的道路选择将带来不同的国家命运,不同的人生选择将造就多样的无悔青春。辉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做好新征程的每一次选择。新时代选择观蕴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是发展实践历程中的经验总结,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了新的历史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前国际与国内形势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两个大局”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要善于选择。

1 新时代选择观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选择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摸索形成的,它传承于中国经典,立足于中国实际,聚焦于中国发展。正是在新时代选择观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能谋善断,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正确的历史选择,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稳步向前。

1.1 新时代选择观传承于中国经典

从“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论述、“国无德不兴”的修身主张以及“风景这边独好”的理想信念等观点中可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旧闪耀着智慧的时代光芒,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选择观传承于中国经典,其相关论述常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公开讲话中。引用“邯郸学步,失其故行”是在警醒人们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引用“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意在强调选择人才、培养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引用“一枝一叶总关情”则体现了全党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和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与担当。用典是为“治世”所用。在面临方向和道路选择时,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在经典中得到关于“治国”与“平天下”的点拨,赋予了历史经典以新的现实意义。而历史经典和现实实践的结合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和生命力,在一个个“中国方案”中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换言之,新时代选择观,传承于中国经典,帮助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从历史中得到现实启迪。

1.2 新时代选择观立足于中国实际

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历史和经验表明,国家发展的方向选择要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时代选择观立足于中国实际,在脚踏实地中开创未来。党的十八大至今,黨和国家事业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多领域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也面临着发展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生态保护需加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等多重难题。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它不仅意味着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时代选择。因此,这不仅要求应准确判断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更应正确认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的事实,恰当使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发出响亮的“中国之声”。在全球疫情防控更加严峻、世界经济衰退的环境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一次正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要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推进。这不仅是科学应变的历史必然,更是与时俱进的战略抉择。因此,新时代选择观实事求是、着眼长远,于现实中思考未来发展。

1.3 新时代选择观聚焦于中国发展

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应适应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主题,而中国发展将何去何从的问题正是新时代选择观的着眼所在。

新时代选择观聚焦于中国发展,在变化中体现大国担当。“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选择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也致力于带动周边国家,共享中国梦,共同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有目共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得到多国认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日愈响亮。新时代选择观指导下的中国发展,不仅仅关注自身发展建设,更是以“世界大同”的思想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得益于中国一直以来对独立自主基本立场的坚持,得益于中国更加旗帜鲜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得益于新时代选择观对世界格局、中国发展的聚焦和抉择。

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繁荣是相互促进的、并行不悖的。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对自身负责,更是选择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体现。从长远来看,世界的繁荣稳定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国和其他国家齐头并进的发展方式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选择。

2 新时代选择观的基本体现

新时代选择观内涵丰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背景下,它体现在对这三个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选择干什么、选择什么人、选择什么方法的回答中。

2.1 新时代选择观着重“把方向”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做好“把方向”就是选择好正确的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道路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让我们回顾“从哪儿来”的问题,更是带领着我们进行“到哪儿去”的思考。把握好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向盘,选择好道路,应以创新性为标准,不走老路、邪路,不走回头路,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全新道路、特色道路。

中国人民为寻求民族独立而抗争的血泪史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奋斗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和具体道路的选择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引领战略举措,战略举措支撑战略目标。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必须着力协调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战略举措。“四个全面”齐头并进,方能形成中华民族复兴“大棋盘”上的“四着”,着着到位,满盘皆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赋予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的内涵,这不仅明确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也为新征程的开启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坚实保障。

2.2 新时代选择观注重“选人才”

社会发展,人才为先。干部队伍建设是一切建设的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石。要达到“用一人而群贤毕至”,选人用人的方法是关键。对于人才的选择和干部的培养要保持灵活性,不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标准为:忠诚、干净、担当。“忠诚”是干部思想境界的首要底线,政治关是人才考核任用的第一道坎,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方能“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干净”是对干部个人作风的自律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干净”的人方能通过上行下效的示范表率作用带来朗朗清风;“担当”是对干部服务意识的政治考验,它超越了传统“听话、出活”的简单要求,将个人能否主动担起服务群众的责任纳入考核任用的标准之中。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是灵活的,它还强调个人本领的重要性,只有拥有高强的工作本领和机敏的应变能力,各级干部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沉着冷静,通权达变。组织在实践中选择,而个人在实干中成长,这是标准也是培养目标。面对发展中的个人,组织要全面考察、灵活选择,避免抽象评价、感性选择。总之,人才选育留用的全过程离不开组织的每一次选择,要在新时代选择观的指导下完成好人才管理的判断题、选择题和应用题。

2.3 新时代选择观着力“择方法”

所谓科学方法,就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能够实现或满足人民利益的决策思路、行为方式。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选择科学的方法。结合历史发展的经验,这个科学的方法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改变中国人民命运、助力中华民族腾飞的唯一选择。坚持党的领导,要确保党是总领全局、协调各方的,这是推进“四个伟大”,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方法是否科学,还要看人民的评判和选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坚持走群众路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就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创造“人和”的条件。开启新时代新征程,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树立共享发展理念,解决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时代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平稳推进,得益于新时代选择观持之以恒地把“科学方法”作为一切工作的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事必躬亲为人民。

在新时代选择观的指导下,中国方向道路的选择贵在敢于创新、人才干部的选择贵在保持灵活,而科学发展方法的选择贵在坚持原则。这些选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3 新时代选择观的践行路径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新时代选择观同样在实践对比中总结出了善于选择的标准。践行新时代选择观应做到:敢于创新、保持灵活和坚持原则。

3.1 突出选择的创新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创新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中国道路已越走越广,“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可见,创新性是新时代选择观的生命力。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突出选择的创新性,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树立创新意识。选择要创新,这意味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国家发展层面要体现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地方建设层面也要体现地方特色、地方文化,让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基层工作中结合。各级组织和干部个人要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一方面是要突破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常规性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是要开拓新思路,解决好新问题,形成应对非常规工作、突发性事件的路径机制。

二是学习创新榜样。创新精神的树立需要榜样的力量。众多改革先锋、时代楷模有着不同的奋斗故事、人生选择,但同样地,他们都选择了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向榜样学习要求广大领导干部不仅要锐意进取、积极创新,还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不松懈、不放弃,形成党员带动非党员,党内带动党外的联动机制,携手并肩,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投身创新实践。新时代广大领导干部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青年干部更要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在一次又一次选择中不断成长。“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尤其广大年轻干部意气風发,更应当拥抱新时代,以创新为工作目标,求真务实,不断实践,不断自省,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苦乐青春。

3.2 保持选择的灵活性

中共一大会址的转移开始,乃至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斗争策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到发展壮大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智慧与灵活。可见,灵活性是善于选择的条件。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保持选择的灵活性,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力学笃行,干在实处。要保持选择的灵活性,首先,要有“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权变地选择适宜的方案以落实计划,做一个实干家型的干部。其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历史过渡期,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更要强化主体责任,促进工作走深走实,以考核反馈问题,以问题倒逼整改,若工作不落地,等着上级催,靠着制度推,则将丧失对发展选择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是法有定论,兵无常形。善于选择意味着要有权变思维,伺机而动,灵活应对。在这个经济调整、各方矛盾凸显时期,每一个发展举措都要注重我国发展实际、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发展条件的制约。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就是针对我国不同的发展问题提出的。各级组织和个人亦是如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地方实情、民意需求开展工作,发挥好基层组织和个人的灵活和机动性。

三是不破不立,敢于尝试。想干、会干,还要敢干。这就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内外领导干部积极探索、大胆选择。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就是要明确建立容错机制,消除干部的顾虑,坚持奖惩并重的原则,鼓励新时代的广大干部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奋发图强、有所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更是呼唤“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各级组织尤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主动把握機遇,积极作为。

3.3 坚持选择的原则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也离不开各项原则的指导。可见,原则性是善于选择的基础。

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坚持选择的原则性,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有原则地选择。为人需要有原则,干事也需要有原则。个人需要做好选择,组织也需要做好选择。毫无目的的选择意味着目标不明、标准错乱,最终将一事无成。要做好每一次选择,我们就不能不自量力、竭泽而渔,而是需要有原则地选择。身处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的转型期,同时也是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起始期,中国所选择的道路、基层的地方性政策必然要求符合中国的国情社情和地方实际,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符合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底线,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期待,在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二是为选择而负责。于个人而言,为选择而负责是对广大党内外领导干部的自律和担当提出的要求。只做表面,不做里面,只求短期成绩,不看长远影响,这是不计后果、不负责任的领导干部所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依旧强调从严治党的地位。从严治党,关键在于从严治吏。而从严治吏,重点需要从严自律。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严肃对待作风修养问题,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对照“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自律,做出对个人、对组织、对人民负责的选择,以忱忱的爱民之心、磊落的行事作风,做一个在“民意闲谈中”获得老百姓认可的好官、老百姓称赞的清官。

三是总结选择经验。坚持选择的原则性,意味着要将总结常态化、经验一般化,通过跟踪每一次选择的后续成效而总结经验,让经验教训成为指导下一次选择的新原则。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历经波折,今后的改革发展绝不能走弯路、邪路。我们要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这就要求在基层组织和个人具体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努力做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不断向伟大梦想迈进。

4 结论

总之,在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时时处处面临着选择的难关。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以善于选择为目标,积极创新,灵活干事,坚守原则。善于选择需要不断学习,目的有三点:一是将“本领恐慌”转化成“本领自信”,做一个实干家。二是将信息劣势转化成信息优势,做一个知情人。三是将惯性思维转化为创新思维,做一个革新者。沉着对待困境,于点滴中积累,在细微处学习,这是组织和个人迈向善于选择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15,4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441.

[3]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当代党员,2019,(08):4-7.

[4]秋平.发挥好“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巨大威力[J].红旗文稿,2015,(05):39.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3.

[6]中国道路在守正创新中越走越宽广[N].人民日报,2019-07-02(09).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1).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新时代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