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三位”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改革

2021-05-31 22:58张君王美荣
文教资料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张君 王美荣

摘   要: 以往的实践教学体系,相关机制不够健全,一些教师缺乏实际实践教学经验,对实践教学认识不明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改革。从理清思路、明确维度,保障实践教学需要、建立科学的相关机制,将学校特色精神融于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现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结合,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力度五个方面入手,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改革,打造符合高校特点的“三维三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三维三位   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蓬勃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其中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课堂、校园文化和社会资源的实践运用,大学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对党、国家和社会的理性认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培养公民意识。

三维引导,三位一体。三维指夯实基础、凝练特色和弘扬精神,三位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该教学体系使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和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一、一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状况

(一)以往的实践教学体系容易流于形式[1](113)。一些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有效利用校园文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教学和实践资源,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充分发挥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合力作用,三者脱节容易造成学生认识方面的不足。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机制不够健全。未能健全全校性的保障机制,难以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践教学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必须建立科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指标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相应的各种保障机制,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由单一到多元、由校内到校外、由平面到立体的变革。

(三)一些思政课教师缺乏实际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实践教学认识不明确。一些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有限,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必须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和现实,才能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理清思路,明确维度。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达成三维度共识:夯实基础、凝练特色、弘扬精神。由学校下文,结合学校发展特点,凝练出符合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的可行思路,将航天精神与学校实践教学融合,凝练出学校的教学特色。

(二)保障实践教学需要,建立科学的相关机制。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了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实践性教学的方向和总纲,每个教研室根据每学期国家和社会的时事变化,结合学校自身特色,确定教学实践方式。学校将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纳入规划总纲并下文,各部门机构配合执行。

(三)将学校特色精神融于实践教学体系中。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将航天精神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用航天文化育人,培养航天品质人才;利用校史博物馆、录制微课程、桂航大讲坛和社会实践等载体进行培育。

(四)实现了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结合。要解决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封闭且容易流于形式的问题,必须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依托课堂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拓展第二课堂的校园实践和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以科技立项、“挑战杯”、科研项目、社区互动等活动贯穿其中,带动学生实现教研相长,设计了学生大学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了课堂、校园和社会“三体合一”的教学环境。

(五)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力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现离不开思政教师的能力和素质[2](111)。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鼓励和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和挂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能够主动主持或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

(一)设计全校性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努力挖掘现有资源优势,结合地方院校的学校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設计体现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教学内容,如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双核驱动”战略、泛北部湾经济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等区域特色,优化改进教学内容。课程内主干课程均设置实践课时,使用自媒体平台,鼓励学生调研后分享成果。课程外以“挑战杯”、科技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师科研带动学生思考为抓手拓展教学内容。

(二)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探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而非单向灌输式的案例教学法、团队协作而非单一个体的项目教学法、自主学习而非填鸭式的实验模拟教学法等。采取研究型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

(三)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从特色依托、社会支持、政府协调等三个方面搭建区内外多个实践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运用红色资源、参与新农村建设、社区联合学习,建立新型的联合培养机制。

(四)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以“理论教师+实践教师”的方式,优化“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结构,推动“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建立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积极选派教师到政府和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多名教师先后挂任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每年至少1名专业教师外出学习,聘请区内外10多名专家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教学类课题立项9项,发表教学类论文20多篇,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深化科研。

(五)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制度。构建严格的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多元化的考核主体、明确的考核内容与标准、严格的考核程序、科学的考核方法、考核结果的奖惩和救济等,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良性运行。

(六)强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制度。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经费、人员等落实到位。明确领导责任,制定详细标准,细分部门职责,确保实践教学有效顺利地进行。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創新成果

(一)建立了全校思政课学习、实践和研究三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课堂、校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教师和媒体平台“三主体互动”的实践教学方法。这种互补式平台,通过空间平台内外的结合互动,形成全方位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在此种环境下,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突破了教室空间的束缚,由课堂扩展到校园、政府等部门,并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空间[3](18)。

(二)积极探索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八种实践教学方法,即社会调研和社会服务、基地实习、自主创业实践活动、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开放式教学、订单培训和实习、创业大赛和勤工助学活动等。整个四年实践教学课内和课外不断线,学生全员参与。科技立项、“挑战杯”、创新创业训练、“互联网+”大赛、加入教师科研团队等参与率达到80%以上。学生制作思政类微电影获得一项广西一等奖、一项全国二等奖。每年暑期实践活动均获得国家认可,2018年一年就获国家级重点团队2项、区级重点团队11项,并遴选39支校级团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资助金额近5万多元。近6年来,全校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达到6种以上。每年毕业学生在用人单位获得较多好评,学校与150多家企业签订培养协定,很多用人单位同学校形成稳定输入模式。

(三)设计学生大学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大一安排“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相关实践教学;大二安排“马克思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相关实践教学。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安排“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实践教学。几年来,广西地区各大媒体均对我校思政课实践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仅2018年各大媒体相关报道8次。桂林晚报报道,学院两名大学生救起落水老人;2018年中国青年网报道,桂林大学生“推普脱贫”进乡村;中国青年网报道,从北京到喀什,大二男生背35斤行李边旅行边卖明信片赚路费;桂林电视台报道,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组织开展“推普脱贫”暑期实践活动;桂林日报报道,桂航师生送教下乡庆六一;广西日报报道,一堂带着泥土气息的思政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东兰行纪实;桂林电视台报道,大学生参加“立志尚德礼传华夏”传统成人礼;桂林电视台报道,桂林航院师生播种航天梦。2017年相关报道7次,如广西日报报道,打通“经络”助生成长——桂航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纪实;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举办“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启明星”夏令营等。

(四)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坚持长期性、继承性、可持续性相结合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学术成果。教学类立项9项,教学类各种奖项10多项,针对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案例教学、具体课程教法等内容,在教育类刊物上发表有关实践教学改革的论文20多篇。

参考文献:

[1]秦慧婷,高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20(8).

[2]黄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评论,2019(9).

[3]何益忠,周嘉楠.思政课实践教学:概念辨析与体系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20(6).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2019MY0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博士教授基金项目。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