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美文集中体现了汉语言智慧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魂,数千年来熠熠生辉。加强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站在现代课程建设的高度,突出课程建设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谨性”,体现出相应的特色,其校本化实施展现出一幅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画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典美文;诵读课程;课程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8-0062-03
【作者简介】许昌良,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广州,510095)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其中的经典美文折射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更是集中体现了民族智慧和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重视优秀经典美文诵读,是对下一代“培根”的大事。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以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美文诵读“培根”,构建了相应的课程。
一、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美文诵读课程的课程观照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追寻民族文化自信的脚步,一方面,语文课程建设增加了民族优秀经典美文的选文篇幅;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日益领悟到优秀文化经典美文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常常在确立教学内容时,选择一些教材之外的优秀经典美文,并以“片段选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形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实施,以此达到丰富教学内容与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但从一所学校教学管理的视角看,需要增强教学的整体性、自觉性与针对性,这样“课程意义”才能得以凸显。
经过单个教师、备课组不断的“零打碎敲”或“偶一为之”,优秀文化经典美文课程慢慢地走向整体策划并成为“必须”。教学中优秀经典美文选读的“自发性”“不确定性”“局部性”实践,便转化为“自觉性”“多元性”“整体性”的遵循。按照后现代课程论代表人物多尔指出的教学“4R”,即“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s)”“严谨性(rigor)”思想,任何一个关乎教学整体的看似细节性甚至末梢性的教学问题,都体现着课程深度、意义、建构、反思、对话等问题,实践中需要这样的课程思维。久而久之,教学便会走出“教教材”的藩篱,展现出一幅崭新的画卷。这种“升格性”的功夫是长久的,需要从课程建构与教学规范转型出发,进行有意义的转变性对话——课程建构,即在示范指导、欣赏探寻与循序渐进的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素养。显然,经典美文自觉融入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建设的必然。
二、构建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美文诵读课程的意义
1.经典美文诵读的生活意义与育人价值。
我国是一个重视经典诵读的国家,从秦汉至清末,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方式,经典文本则是最基本的课程。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指出,“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国学大师南怀瑾也倡导“重整中国文化断层,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这是因为学生在诵读熟背经典中,能够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提升语文素养。更为重要的是,诵读经典能够濡染学生心灵,让学生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启迪年轻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他们能够借助经典美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1]因此,诵读经典是落实语文课程育人价值,从“生活意义失落”到“生活意义回归”的重要途径。
2.经典美文诵读的课程观照与育人目標的实现。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既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又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诵读经典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品格。经典美文知名度高,流传广泛,历久弥新,文字优美,哲理性强,意味隽永,是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民族文化瑰宝。诵读文化经典,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不仅能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而且更能修养身心,增加智慧,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学生能够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和勇于担当的胸襟。
三、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美文诵读课程的建构
为了更好践行课标的培养理念,学校在实施有关诵读经典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浓郁书香,培育终身学习者”为主题,用课程意识来统领诵读经典的系列教学活动。
1.课程内容。
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都对经典诵读内容有着清晰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中的课程总目标之一有如此的描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统编本”教材和以往的教材比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阶段6个学年12册课本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约占所有选篇的51.5%,平均每学年40篇左右。体裁也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这需要教师站在课程目标实现的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内容的合理安排。此外,2011年版课标针对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每个学段都设置了呈梯度的要求。因此,学校在经典诵读的课程设置上,遵循每个学段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并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对统编语文教材关于每个学段经典诵读目标要求了然于胸,在各学段开展有针对性的经典诵读活动。
2.课程结构。
在经典美文诵读推进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借助这些课程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学校基于整体综合式思维、主流价值观和“以生为本”的立场,开设了“论语选修”“唐诗鉴赏”“论语趣味解读”“对联文化”“韵律学”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有自身的理念、评价方式、课堂实施模式等,体现了“无用即是大用”课程效用。例如,学校的“唐诗鉴赏课程”让学生借助诗词的意境、画面、主题,感受古代文化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同时将这种学习方式方法嫁接到文言文学习中,拉近学生与文言文学习的距离。
3.课程资源。
尽管统编语文教材规定了240篇义务教育阶段的诵读篇目,但这些篇目仅仅是“例子”。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并达到课标规定的课内外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我们的诵读经典课程结合现有教材,进行了课程资源建设,适当做了篇目的“加码”。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为例,教师除了教材的基本篇目外还进行相关诵读篇目的拓展,学校统一列出七、八、九年级学生共32篇文言阅读拓展篇目,再列出50篇教师文言阅读篇目,丰富了课程资源,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4.课程评价。
在经典美文诵读中,教师不再单纯以考试作为评价工具,而是更多强调“厚积宽基”、主动参与。为了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学校设置了过程性评价量表来考查学生的参与度。根据这些量表,教师及时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得以提升,学业效果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