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今年3月15日前后,我国北方多地遭受了沙尘天气,一些地方有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而后仅仅过去1周多时间,沙尘天气卷土重来,再次横扫北方10多个省份,出现大范围空气质量恶化的情况。
经了解,这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沙尘天气。久违的沙尘暴究竟从何而来,为何影响如此之大,让我们一探究竟。
本次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主要起源于蒙古国,由于蒙古气旋发展强盛,沙尘随着气旋后部的冷高压东移南下影响了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具体来说,这次沙尘天气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近期蒙古国以及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少,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沙塵天气发生;二是受较强的蒙古气旋影响,从新疆北部到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等地区先后出现6至8级大风,为这次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
春季是沙尘天气易发频发的季节。我国沙尘天气超七成发生在3月至5月。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地表逐渐解冻,沙尘粒子容易起沙。同时,春季气旋这种天气逐渐活跃,动力条件上也容易出现沙尘天气。
面对沙尘暴卷土重来,不少人存有疑问:我国近年来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沙治沙,防护林到底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实际上,生活在北方的人们能明显感受到,近些年发生沙尘天气的次数越来越少。研究也表明,1961年以来,我国沙尘天气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我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整体推进,沙尘天气得到明显有效的改善。
当然,专家也指出,三北防护林等植树造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本地下垫面,减少本地沙尘面积,抑制本地起沙和削弱部分低层次的外来沙尘输送。然而,对于强大的、输送层次比较高的外来沙尘阻挡作用有限。
本次大范围、高影响的沙尘暴天气提示我们,目前我国整体的大气环境在非常极端或者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仍有可能出现高影响的沙尘暴天气。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持续推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工作;另一方面,气象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做好服务。
科学研究发现,在沙尘天气下,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使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沙尘颗粒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关闭门窗是躲避沙尘的最有效方法。所以,当沙尘天气来临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要外出,也应充分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好防护口罩和防风眼镜。如风沙进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应尽快用流动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因职业需要必须在室外活动的人群,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此外,沙尘天气时空气干燥,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湿润,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