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舒静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中职“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重要课程,在引导学生成长,打造学生正向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课程自身的内容特点和课程的导向性要求,再加上当代中职生个性心理特点,中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教育浮于表面、无法引发学生共鸣等特点。教练思维的引进,改变了教师传统单一讲授的模式,让教师成为教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实践,与现代教育改革中强调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相吻合,创设了灵活生动、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堂。
[关 键 词] 教练技术;中职;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5-0042-02
思想政治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树立学生价值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课程。课程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关注社会发展,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和健全人格,锻造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校园思政课程大多由于理论学习枯燥、实际运用不足、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等因素,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意识形态的教育逐渐浮于表面。
一、当前思想政治课程发展趋势
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颁布,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目标对中职思政课程作出了调整,也体现了中职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内容不断创新
2017年,福建省开始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思政课作为公共基础课的科目之一,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作出了更客观的考核。而根据几年来的思政题目,可以看到,在学测中思政的题目更侧重考核学生的理念和认同感。考试中体现的信息让一线教师看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德育的内化。此外在2020年,国家也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课程思政的理念将贯穿在中职学习过程的始终,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群体也在个性发展
“00后”的学生出生在大数据时代,手机、电脑的普及让这些学生能从多种渠道得到丰富的知识,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的吸引力日益降低,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权威,情境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课堂开始普遍流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同时利用大数据做好教学反馈和总结。在此形势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明显。
二、教练思维的核心理念与思政课程的育人本质相统一
“教练技术”主要指NLP①教练技术,起源于美国,最早起源于网球教练添·高威总结的网球训练方法,通过克服被训练者“不会”的固有信念,从而迅速掌握接球技巧。目前教练技术多运用于企业管理、团队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领域。在运用过程中,教练技术的核心思维在于运用沟通的技巧,鼓励访谈对象深入自我分析,借助教练的指导,发掘自身潜力,鼓励访谈者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中,教练起辅助作用,旨在帮助访谈者树立信心,及时理清信念,发现关键因素,从而解决问题。这一核心理念,与思政课强调的树立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发自内心地实现价值认同和自我发展相吻合。因此,在思政课中引入教练思维,运用教练技巧,具有积极的实践效用。而作为思政教师,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需求,也需要转变权威思维,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通过教学辅助活动,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三、运用教练思维,打造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使用模块化教学,细化每一环节的教学任务
作为教练,在每一次训练开始前,都会明确学员的任务,教练的访谈也强调围绕明确主题开展。将这种思维引入到课堂,作为教师在每一次授课前,可以先明确告知学生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特别是针对部分比较复杂、概念比较多的知识点,开宗明义的做法有利于直接帮助学生理清思維,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第一单元《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这一单元的内容中涉及商品、一般等价物等众多经济常识的基础知识点,概念繁多。通过教学对比发现,教师在课前明确列出知识点“1.商品;2.货币(一般等价物);3.价值规律;4.消费观念”,在授课过程中逐个完成知识点,学生学习的指向性明显更强,在知识点的讲解中,配合度也更高。
同时,在信息化运用的过程中,我们也强调教师首先将授课内容布置下去,做好课前的预习。明确的安排,有助于学生搜集有价值的社会信息,先搜集丰富的感性材料,再在课堂上进行理性思考,得出结论。例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第一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讲解职业的概念时如果能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职业信息,在授课讲解时学生的思路会更清晰、连贯。
从这一角度讲,教练思维更强调在授课开始前就开宗明义,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特效。
(二)教学过程中从预习到翻转课堂的使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练思维中,教练起辅助作用,解决问题的主体始终是本人,合格的教练应该做到在其引导下受训者(受访者)思考得出解决问题合理的方法。这一理念与情境教学和翻转课堂的理念相吻合。而要实现课堂的翻转,课前的预习又非常重要。在明确预习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好准备,课堂给他们更多展示成果的机会。例如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求职面试环节,包括自我介绍的准备、礼仪着装准备等,这一过程可以交给学生去展示。课堂上,教师创设求职情境,选定面试官,可以邀请其他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将课堂变成求职场,鼓励学生大胆面试,既锻炼学生胆量又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学以致用。教练型教师要相信学生,他们拥有多渠道的信息获取方式,他们的知识储备或能力足以支撑教学环节的完成。而这样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不再枯燥。
(三)积极肯定,正向引导,教师总结后的学生再次实践就是成果的汇报
翻转课堂的点睛之笔,在于教师最后的升华总结,这与教练在学员训练后的及时纠正指导效果一样。这种指导指向明确,直击要害。比如在之前举例的求职面试环节,评委对求职者的选择及理由可以带给学生反思。教师的总结点评则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本节课的知识起到提炼作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信息反馈,再次完善自己的求职准备,同时加以实践,检测课堂效果。
思政课堂不仅仅是讲授的课堂。就像教练训练运动员,需要讲解—实操—讲解的反复,价值观的塑造也需要引导—实训—引导,通过练习与感悟,让学生领悟课程的真谛。
(四)改变评价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数据构建动态评价模式
思政教师对学员的评价,不能仅仅是通过一次考试成绩或一次记录,我们更强调要像教练一样建立一种动态的过程评价制度。因此,思政教师也需要像教练一样建立强大的数据库,从大数据把握学习的效果。通过数据平台比如智慧校园、超星等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轨迹,也可以方便快捷地统计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綜上,我们可以总结如图(见文末)所示的学习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担任着教练型教师的主要工作,辅助学生,积极鼓励,及时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总结
思政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最佳的德育效果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引进教练思维,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肯定学生的积极倾向性和自身能力,尊重学生,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做中学,担当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练型教师。
参考文献:
[1]维吉·布洛克.教练技术[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10).
[2]张光辉,徐灿.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J].河南教育,2016(10):109-112.
[3]王丽勤.中职德育工作中的尊重教育[J].赢未来,2017(3):196.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