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机关事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信息处理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财务会计核算的数据系统实现线上数据的传递、数据的分享,以及实现数据的采集,进一步地加快财会信息化的共享性发展。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会计科目和原制度预算会计科目,特别是收入、费用类科目存在相对应的关系。
财会信息化是利用当前的信息科学技术来对传统的财会模式进行重新地构建,对现有的信息资源作出深度的整合,建立起信息系统,使信息系统与现有财会业务进行高度的融合。从现有的技术手段要求出发,会计信息化采用计算机技术,还要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和网络化信息技术,实现财会信息系统的集成[1]。
1.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新要求
新制度通过会计处理标准的统一,整合了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了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新制度构建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模式。要求单位会计核算必须具有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功能,实现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形成政府财务报告,反映单位财务状况、运行成本;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形成单位决算报告,反映单位收入支出结余情况。
2.事业单位财会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
由于行业会计制度的不同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特殊性,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比较晚,系统结构建设还在初级阶段。原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具体的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勾稽关系满足不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原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核算的内容简单,只反映单位的结余状况,不能准确地反映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需要进行改变。
3.事业单位财会信息化数据处理新问题
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信息化数据存在技术壁垒,缺乏数据共通、共联、共享。每年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会计决算报告,众多的数据需要人工从会计核算系统中选择性的获取,再将这些获取的数据手工录入到决算报表系统,完成事业单位决算年报。手工输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数字输入错误、横行竖行错位,造成报表审核通不过。需要经过多次的检查、修正和审核,才能完工。另外,事业单位的工资统计年报,财政供养人口年报,资产年报,政府财务会计年报,几乎所有需要向上级部门报送的报表,取数的依据都来自会计核算系统,但现在的财会信息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能够做到自动取数匹配完成各类上级要求报送的报表。这种状况的存在,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完成报表的准确率。
会计信息化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财务模式,对财会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内部的复合型财会信息化人才比较欠缺,现有的工作人员虽然对财务知识了解较多,但是对计算机互联网相关知识缺乏有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当前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商品交易的无纸化、电子化带来的会计原始凭证颠覆性的改变,与传统纸质原始凭证相比,电子票据具有易改性、技术性的特征,给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隐患,交易信息、交易记录容易被篡改,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果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收集的信息被删除或篡改,以及数据已经到期等,都会影响到单位日常工作的稳定性,也会降低整个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效率[2]。
1.“双功能”核算系统,会计科目遥相呼应
在构建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时,可以将这些对应关系预制在核算系统中。当会计人员输入财务会计分录后,可以自动形成预算会计科目及辅助核算项,或者给出可供选择条件,以实现双功能核算系统平行记账方式关联规则。
2.“双功能”核算系统,设置多重辅助核算项目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新会计准则要求,结合单位财务核算实际情况,将多个辅助核算内容下挂在同一核算科目下,并在辅助核算内容之间确立好勾稽关系。例如:可以在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核算科目下,增添项目类别、资金性质、功能分类和部门经济分类等辅助核算内容,在查询数据时选择科目及辅助核算项内容就可获取所需信息。
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重大项目、重要民生项目的辅助核算,可以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用款计划下达的资金计划设置辅助核算,对指标下达文件号、时间、功能分类、支付类型和支付令等信息进行辅助核算,并及时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资金结余情况进行核对[3]。
3.实现资产核算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关联
通过政府采购系统、支付管理系统执行设备购置预算计划的采购及款项支付,在资产系统中完成资产卡片信息登记入账并同步到会计核算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每月月末资产系统能实现自动计提当月折旧,同步到会计核算系统生成会计凭证,实现资产核算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无缝对接。
4.架设起核算系统与报表系统的桥梁,一键锁定报表任务
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财务会计核算,政府会计财务报告理论,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搭建起“双功能,双基础”体系与“双报告”体系结合应用的架构,该信息化架构有着较大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财会人员与软件专业人员跨行业协作,建设链接业务活动、核算系统和报表系统相融通的集成系统,实现数据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交融,方便各种报表的取数,真正把财务人员为完成报表任务而重复录入烦琐数据中解放出来。
5.加强整合、研制智能型一体化平台的财务软件
通过整合事业单位内部的各类软件系统,使现有的信息体系涵盖到单位所有的业务运行当中,进而实现资源一体化管控和信息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进程,以此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的运作管理更加透明、公开、公平,促进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应用智能化的技术来实现财务的智能预测、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分析,有机整合单位的预算管理系统、用款计划、政府采购系统、支付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资产核算系统、绩效考评系统,实现各系统的衔接、数据的汇集统一,构建财务的大数据平台,应用大数据来实现数据的价值挖掘,提升政府为社会公务服务职能和效果。(见图1)
图1 一体化平台设想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日渐复杂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必须时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业务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财会信息化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驾驭会计核算的管理技能。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要给现有的财务人员做好会计信息化培训的方案,设计制定培训计划,并将培训计划纳入整体的单位培训工作中,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了解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单位带来的重要作用,要使财务人员通过培训后能够熟练地使用财务软件,同时还要实现对财务人员的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对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及能力。
安全性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首先要为数据库,财务会计信息软件等系统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以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要增强对系统使用的监控,主要是实现财务人员对系统财务文档的管理等各环节的监督,使数据信息更加安全保存。再次,要做好财务数据系统的安全备份,防止财务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被误删除;计算机或网络故障导致相关数据丢失时,可以实现数据的重新找回,以此来实现数据信息安全保存的目的。最后,单位还可以聘请外部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给财会系统设置防火墙,从软件的研制到后期的系统维护管理,都需要实现整个过程安全[4]。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逐渐深入推进,倒逼着事业单位不断地去改进存在的问题,倒逼着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新自身知识库存,掌握新技能挑战新高度。事业单位要抓住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契机,从落实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出发,搭建起符合单位实际工作情况需要的财会信息化平台,为事业单位完成财务信息的预算、审核、支付、结算、考核及报送提供支持,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