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六大编辑往事

2021-05-31 09:21
中外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沈尹默刘半农钱玄同

《新青年》创刊号

1915 年9 月15日,由上海群益书社印制发行、陈独秀主撰主编的《青年杂志》正式创刊。《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从1918 年1 月第四卷第一号开始,这本由陈独秀一人主编的普通刊物,转型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轮值编辑的同人刊物,并且很快成为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想类刊物之一。由《新青年》杂志直接启动的文学革命加思想解放的白话文运动,为1919 年5 月4 日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提供了通俗易懂的话语工具、写作范本和思想资源。

《新青年》曾有六大编辑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周作人在1958 年1 月20 日写给曹聚仁的私信中,表述得真实明确:“《新青年》会议好像是参加过的样子,其实只有某一年中由六个人分编,每人担任一期,我们均不在内,会议可能是有的,我们是‘客师’的地位,向不参加的。”

晚年,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再次点明:“因为我们只是客员,平常写点稿子,只是遇着兴废的重要关头,才会被邀列席罢了。平常《新青年》的编辑,向由陈独秀一人主持(有一年曾经六个人,各人分编一期)。”

陈独秀求人办杂志

1915 年6 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对安徽同乡兼好朋友汪孟邹说:“孟邹兄,大家不是关心我回国做什么吗?我还是想办杂志。我认为,只要十年八年工夫,一定会产生很大影响。”他请汪孟邹助他办一本杂志。

汪孟邹是上海亚东图书馆的老板,维新人物,他表示自己没办法独自承担陈独秀的重托,但一定会支持他,并决定第二天去联络几家书店试试。

陈独秀,安徽安庆人,前清秀才,二十一岁就读杭州求是书院,因进行反清宣传遭清政府通缉而逃亡日本;两年后回国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又因宣传革命思想再遭通缉再次到日本避难;两年后回国任浙江陆军学堂教官,参加辛亥革命,出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参加讨袁革命,失败后三到日本避难。这会儿刚从日本回到上海。

经过一番联络,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通俗书局老板汪叔潜、群益书社老板陈子寿,愿意帮助陈独秀创办杂志。他们达成协议,杂志取名《青年杂志》,每月出一本,陈独秀承担组稿并编辑,群益书社老板陈子寿提供编辑费和稿费,每期二百元,汪孟邹和汪叔潜负责筹措资金。

那时,陈独秀住在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益里一一九弄二十一号(今太仓路)。在两个月时间里,他憋足一股劲,为创刊号写了十一篇文章,并找到六个作者写稿。他对他们说:“我为创刊号写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新青年的六条标准是:自主而非奴隶、进步而非保守、进取而非退隐、世界而非锁国、实利而非虚文、科学而非想象。”大家拍手叫好。

陈独秀亲自设计了《青年杂志》的封面:上方是一群青年学生在上课的图画,标注法语“青年”二字,正中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右上方是“中华民国四年九月十五日出版”,右边是“青年杂志”四个大字,下边是“上海群益书社印发”字样。

陈独秀

1915 年9 月15 日,《青年杂志》创刊号问世,但销路不好,出现亏损。群益书社老板陈子寿不想继续出资办杂志,“亚东”和“通俗”也有情绪。陈独秀十分着急,建议“群益”“亚东”“通俗”三家共同出资,合伙经营。

三位老板都不同意。群益书社老板陈子寿表示自己要让贤,请“亚东”和“通俗”接手。陈独秀又建议三家出资组建一个新书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通俗书局老板汪叔潜表示自己正准备结束通俗书局,就不谈合并的事了。

这时,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来了公函,说他们办《青年》杂志在前,群益书社办《青年杂志》在后,两家刊名雷同,要求《青年杂志》改名,否则诉诸法院。加上随着抵制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全面爆发,陈独秀把主要精力投入现实政治之中,《青年杂志》出版第一卷第六号之后暂停了。至此,《青年杂志》共出六期。

但一系列变故没有让陈独秀放弃,《青年杂志》不久复刊,并改名《新青年》。他继续动员“群益”和“亚东”组建新书局,说自己可去北京募股十万元。终于,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和群益书社老板陈子寿放弃停刊的念头,同意组建新书局。

陈独秀离开上海,到北京募钱。一天,他在街上偶然碰见老熟人、北大教授沈尹默,并经沈尹默介绍,见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一番交谈后,蔡元培慧眼识人,以极诚恳的态度和优厚的条件,将陈独秀连人带《新青年》一起留了下来。

在北京,陈独秀改组了《新青年》编辑部,确立了《新青年》常驻六大编辑,即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陶孟和。大家拥护陈独秀做主编。

陈独秀说:“我不做主编。我们六人各编一期,各负其责。”陈独秀不做主编有一个原因,即留学美国的胡适回来了。胡适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一点不比陈独秀差,而且还批评过陈独秀的诗评。

胡适批评陈独秀诗评

胡适与《新青年》的关系,缘于上海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的一席话。

1916 年初,陈独秀想联络海外学子写稿。汪孟邹听后说:“我有个小老乡在美国读书。我寄《青年杂志》给他。他回信多有赞美,看来是支持我们的。”

陈独秀便打听这人的名字,啥时候去的美国,现在哪个大学读书。

汪孟邹回答说:“他叫胡适,二十四岁,安徽绩溪人,十九岁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毕业后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读哲学博士。”陈独秀忙说:“好好,你给他写信,代我约稿。我们需要海外稿件。”这是陈独秀与胡适首次间接联系。

胡适

半年后,胡适给陈独秀写信说,非常感谢陈先生约稿,一定尽力而为,又说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西欧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陈独秀赞同胡适的想法,复信请他来稿。

不久,1916 年夏天,胡适的信和稿件到了。胡适在信中说,他曾翻译过法国作家都德的两个短篇小说.1912 年9 月用白话文翻译了《最后一课》,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春季第一号;1914 年8 月用文言文翻译了《柏林之围》,发表于《甲寅》第一卷第四期。

胡适还说:“对于白话与文言,我在美国与一些中国留学生有激烈的争论。我的主张是,应当用白话写作。所以给你寄来的这篇译作,用的是白话,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

陈独秀急忙看译作,翻译的是俄国泰来夏甫的短篇小说《决斗》,文字流畅,白话功底深厚。他十分喜欢,当即决定采用。

胡适寄出《决斗》后,课余时间研读之前收到的《青年杂志》,寻找写文章的路数,遂看到谢无量的长诗《寄会稽山人八十四韵》和陈独秀的评论。看后,他很不以为然,遂提笔给陈独秀写信说,谢无量的诗用典太多,内容一般,是古典主义作品,不适合刊登在《青年杂志》上;又说陈独秀不但予以刊登,还发评论认为是稀世之作,与《青年杂志》宣传的新文化思想自相矛盾。

胡适进而评论道:“旧文学的典型标志是文胜质,就是形式胜过内容,是很不对的。新文学应当强调内容,提倡质胜文。今日要说文学革命,必须从八件事入手,那就是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讲求文法之结构,不作无病之呻吟,不摹仿古人,须言之有物。这些都是精神上的革命啊。”

陈独秀看了胡适的来信后喜怒交加,心想,这个年轻人倒是心直口快,一副欧美留学生的腔调,可的确说得好。于是他给胡适复信说:“《青年杂志》是提倡写实主义的杂志,现在却刊登了古典主义的诗作,经过你来信指斥,我感到十分惭愧。你所说文学革命八事,除五八二项我有不同看法,可以讨论,其余六项说得很好,是今日中国文化界的雷音,我完全赞成。”

停顿了六个月后,1916 年9 月1 日,《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一号出版,刊名《青年杂志》改名并正式定为《新青年》,刊登了胡适翻译的小说《决斗》。这是胡适发表于《新青年》的首篇作品,一经发表,真乃云外一声鸡,声名远播。远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率先以“充分世界化”的“文艺复兴”的历史性眼光,在《新青年》杂志提倡并且尝试写作白话诗文,从而开启了一场试图在文化思想层面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文化运动。

1917 年夏,胡适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 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开始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共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钱玄同与《狂人日记》

这天,陈独秀在北京箭杆胡同九号宅院《新青年》编辑部翻看来信来稿,一眼看见有个信封上写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字样,心里咯噔一下,又是哪位先生打上门来了?

原来,前不久,《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编辑部便接到大量读者来信,赞成者少而反对者多,大都是指责陈独秀、胡适数典忘祖的。

陈独秀拆开信封看了信,脸色逐渐平和下来,最后竟朗朗大笑道:“好文章!好文章!没想到钱老夫子还有这一套!”

编辑部庶务问:“钱老夫子是谁?”陈独秀说:“复古大师钱玄同。”

胡适看了来信后说:“钱教授是古文大家,居然也同情我们,实在使我们声势一振。”

这便是钱玄同支持新文化运动的那封信,随后便被发表在1917 年2 月1 日的《新青年》上。钱玄同因此被吸收为《新青年》编辑。

钱玄同,浙江湖州人,时年三十岁,早年与友共办《湖州白话报》,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同盟会员,曾任浙江省教育总署教育司视学、北京高等师范附中教员、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教授,还兼任北京大学文字学教授。

钱玄同做了《新青年》的编辑后,四处联系稿子。1917 年8 月9 日下午,他来到北京绍兴会馆补树书屋拜访周作人,见到了和周作人一起居住的鲁迅,便和他们谈了请他们为《新青年》写稿的事,还在那里吃了晚饭。

不久,周作人的译稿出来了,题目叫《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五千多字。钱玄同看了译稿说:“很好。我们很需要介绍世界著名作家的文章,中国新文学要向世界学习。你的文章我会交给下一期编辑。你放心。”周作人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第四卷第一期《新青年》上。

又一天,钱玄同来见周作人和鲁迅,得知鲁迅正热衷抄古碑,便问:“你抄这些有什么用?”鲁迅回答:“没什么用。”钱玄同又问:“那么你抄它是什么意思呢?”鲁迅回答:“没什么意思。”钱玄同说:“你可以做点文章。”

一番交谈后,鲁迅答应做点文章。此后,钱玄同多次前来绍兴会馆谈写稿之事。据鲁迅1918 年2、3、4 月的日记,钱玄同这段时间共造访周氏兄弟十次,为的是向周氏兄弟求稿。

在钱玄同的督促下,1918 年4 月2 日,鲁迅用白话文写完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共四千七百余字。《狂人日记》是作者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按照狂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写成的十三则不标年月的日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病。

鲁迅写好《狂人日记》后放了三天,等钱玄同上门收稿。

4 月5 日,钱 玄同来了,是与刘半农一起来的。他进门就问:“大先生,文章写好了吗?”鲁迅说:“别急别急,坐下喝口茶。”

钱玄同以为鲁迅还没写,遂脸色严肃地说:“下一期杂志还差稿件,能不急吗?”

钱玄同

鲁迅其实是害怕钱玄同看不上自己的文章,没想到引起了误会。周作人忙说:“钱君、刘君,你们来得正好,家兄正等着你们来交稿呢。”

钱玄同说:“写……写好啦?快拿出来看看。”刘半农说:“藏着掖着干吗?”

鲁迅嘿嘿笑道:“不成熟得很,还请钱君、刘君不吝赐教。”说罢起身去里屋取来文章,双手递给钱玄同。

钱玄同接过稿子看,刘半农移凳过去围观。鲁迅忐忑不安。周作人起身给大家续水。

院里大槐树在风中嗖嗖作响。黄狗在院里游荡。钱玄同突然一声喊:“好文章!”刘半农说:“不错不错。”鲁迅心里悬着的石头这才落了地,掉头冲周作人一笑。钱玄同和刘半农便带着稿子回去了。

第二天,钱玄同去北大讲课,顺便去陈独秀办公室,将鲁迅的《狂人日记》稿子交给陈独秀,说:“仲甫兄,给您弄来一篇好文章。”陈独秀看了说:“果然不错!可以用!”又指着落款“鲁迅”二字问:“谁是鲁迅?”钱玄同说:“周作人的哥哥周树人的笔名。”陈独秀说:“我们正需要这样尖锐的反封建的白话小说。下期稿子版面再挤也要想办法登出来。我来协调。”

不久,《狂人日记》即在《新青年》上登出,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热捧。鲁迅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借着《狂人日记》的势头,相继写作发表了《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和大批随感录、译作,洋洋洒洒,直挂云帆,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主将。

刘半农的“四大台柱”说

与钱玄同并列的编辑是刘半农。刘半农原来在上海写小说,1917 年被北京大学破格聘为预科国文教授,讲授模范文和文法通论。刘半农参与《新青年》编辑,点子多,爱发言,常在编辑会上慷慨激昂。

一次,刘半农给钱玄同写信,说“《新青年》有四大台柱”,言下之意,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是《新青年》的主要编辑。这话有点犯忌,有挑战陈独秀一人编辑地位之嫌。胡适不敢说,怕陈独秀怀疑他争权。钱玄同城府深,不愿得罪陈独秀。唯刘半农口无遮拦,挑破了这层窗户纸。

刘半农,江苏江阴人,时年二十五岁,常州府中学堂肄业,做过江阴翰墨林小学教师、《江阴杂志》编辑、清江革命军文牍、开明剧社编辑、中华书局编译等,发表了四十多篇翻译作品和小说,著名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刘半农爱好打扮,常头戴大绒帽,身披马夫式大衣,足蹬鱼皮皮鞋,浓眉长脸上挂着眼镜,蓄着浓髯,神色严肃,俨然一副俄国英雄模样。

刘半农

钱玄同支持刘半农的意见,将他的来信转寄给陈独秀和胡适。陈独秀看了愕然一惊:什么意思?哪来的四大台柱?他一时不能接受四大台柱说,因为刘半农是他发掘培养的。

那是1916 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发现刘半农的小说大受欢迎,心想,《新青年》如果刊登这样的文章,是不是会吸引更多青年读者呢?于是,他请刘半农上南京路茶楼喝茶,并对他说:“刘先生,我想请你为《新青年》关于‘外国情况’的专栏写翻译稿。”刘半农擅长翻译,一口答应。于是,刘半农的作品便陆续出现在《新青年》的《灵霞馆笔记》栏目中,且一经刊出,大获好评。

陈独秀把刘半农关于“四大编辑”的信拿到编辑会上征求意见。刘半农解释说:“在下只是打个比喻。办《新青年》好比唱戏,仲甫兄挂头牌,胡兄、钱兄和在下挂二牌三牌。”钱玄同说:“我们四个把《新青年》办成同人刊物如何?”胡适说:“在欧美国家,这叫组成编辑部,一名主编,多名编辑。我赞同刘兄和钱兄的意见,请仲甫兄挂帅,组建《新青年》编辑部吧。”陈独秀说:“好的,那就组建《新青年》编辑部。我们四个参加,也不要设什么主编了,总思路大家一起商定,定下来后一人编一期,各负其责。”大家说好。

陈独秀又说:“再找两三个人当编辑吧。沈尹默如何?他的白话诗做得好,擅长纵横捭阖,对新文学热忱有加。”大家说好。陈独秀又问胡适可有什么人推荐。胡适回答:“在下来北大不久,不太熟悉,只是觉得研究社会学的陶孟和君学问极好,肯为新文学出力,不知仲甫兄以为如何?”陈独秀说:“行啊,陶孟和君参加进来好。钱君、刘君有何高见?有没有合适人选推荐?”钱玄同和刘半农都说没有,且赞同沈尹默、陶孟和参加编辑部。于是大家便做出决定,《新青年》编辑由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陶孟和六人组成。这便是《新青年》六大编辑的由来。

沈尹默引荐陈独秀进北大

沈尹默,陕西安康人,时年三十五岁,曾留学日本一年,1913 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新文化学者,著名书法家,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会长。陈独秀推荐沈尹默做编辑有一个原因,即他要感谢沈尹默穿针引线,促使自己和《新青年》留在了北京。

那是1916 年年底,蔡元培从法国回来,被聘为北大校长。当时,蔡元培不了解北大的情况,不敢贸然接任,就去拜访北大教授沈尹默等人,了解一番后,应聘做了北大校长。

做了校长后,蔡元培请沈尹默推荐北大文科学长。沈尹默把这事记在心上。1917 年1 月的一个风雪天,沈尹默坐黄包车出门办事,途经琉璃厂,见游人依旧不少,大雪天还是生意兴隆,索性临时改主意下车游玩。走着走着,一个人影从身边晃过,沈尹默觉得眼熟,回眸一看,恰好与那人打了个照面,只见那人浓眉,大眼,直鼻梁,一字分头,不是陈独秀是谁?便招呼道:“仲甫兄,怎么是你?”那人正是陈独秀。陈独秀似乎也有同感,愕然一笑,说:“君墨兄,怎么是你?”二人走近握手问好。

陈独秀这时刚从上海来到北京,是为组建新书局招股而来的,入住在前门外西河沿中西旅馆。西河沿靠近火车站,外地客多,有二十二家小旅馆和小客栈。中西旅馆便是其中一家,住着南来北往的中小客商。

一番寒暄后,沈尹默问陈独秀是什么时候来的。陈独秀回答:“我在上海办《新青年》杂志,想组建一家大一点的书局,专程到北京募款来了。”

交谈后,得知陈独秀在上海遇到困难,沈尹默心想正好劝他来北京发展,也许蔡元培正需要他这样的人做文科学长。他多了个心眼,打听了陈独秀所住的旅馆地址,然后说:“我明日一定登门拜访。仲甫兄请暂时不要回上海,我找你有事。”

陈独秀问:“什么事?”沈尹默说:“给你看看我的书法,是否还是其俗入骨?”

陈独秀愕然不解。沈尹默说:“贵人多忘事。十年前,杭州陆军小学,教员刘三家……”

陈独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想起来自己曾批评沈的书法“其俗入骨”。他表示一定等沈尹默上门,再看看他的书法是否还跟当初一样。

沈尹默告别离去,预备办的事也不办了,坐了黄包车赶回北大,把见到陈独秀的事说给蔡元培听。他还没说想推荐陈独秀来北大的话,即被蔡元培打断,只听蔡元培大声说:“什么什么?仲甫兄来北京啦?住哪里?住多久?我得马上去见他,您带我去见他。我有重要事找他。”

沈尹默说:“瞧窗外黑得厉害,还是明早去吧。孑民兄,您准备聘仲甫兄吗?我也是这个意思。您一定得留住仲甫兄,有仲甫兄主持北大文科,谁还敢说闲话!”

蔡元培看看窗外天色,又想到明天自己要开会,便请沈尹默代去一趟陈独秀处,并请其务必帮忙留住陈仲甫。

蔡元培之所以如此着急,事出有因,眼下北大文科的教授们多是前清留下的旧学先生,与北大提倡的新学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处处和新学唱反调,新学在北大的处境实在窝囊。所以,蔡元培急于聘一位新学大师到北大做文科学长。

第二天,沈尹默去找陈独秀,说了蔡元培的意思,请陈独秀留在北大做事,别回上海了。陈独秀一口回绝,理由是他的事业在上海。陈独秀说:“我这次来北京是募股,要与‘亚东’和‘群益’共组新书局,把《新青年》办得更好。我说过,十年八年工夫,《新青年》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我不会留在北京的。谢谢您和孑民兄的美意。”

沈尹默

陈独秀性情执拗,既然这么说了,无人能解。所以沈尹默第三天又来,无论如何也劝说不动陈独秀,只好悻悻而去。

第四天,蔡元培亲自到前门外西河沿中西旅馆找到陈独秀,热情邀请他到北大做文科学长,并请他到北大编辑《新青年》,答应为他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费用。

陈独秀深深地被蔡元培的诚意感动,况且这下也解决了办《新青年》的困难,他思考再三,最后答应蔡元培的邀请,到北大做事,并把《新青年》编辑部迁到了北大。

“一字师”陶孟和

陶孟和,天津人,时年三十岁。

陶孟和中学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历史和地理,1910 年又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1913 年获经济学博士。

陶孟和学成归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14 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还兼任北大《社会科学季刊》编辑、《北京大学月刊》顾问。

胡适推荐陶孟和做编辑,除了表面上所说“研究社会学的陶孟和君学问极好,肯为新文学出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即陶孟和支持胡适“不谈政治”的观点。当然,他们“不谈政治”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梁永佳评论陶孟和说:

陶孟和主办《新青年》的时候,跟胡适约定不谈政治。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涉及人类文化的起源、女子问题、自杀、欧美劳工、贫困、人口等广泛的社会学问题,他甚至开辟过“社会调查”专栏,但这些文章全部追求以学术见解引导读者,很少评论时局。

陶孟和做了编辑,负责编辑《新青年》四卷三号。他专门与鲁迅、周作人商量,定下主要内容,还一起构思了由胡适轮值编辑的四卷六号的大致内容。

不久,陶孟和收到周作人的一篇翻译稿件,翻译的是日本作家江马修的小说,题目叫《小的一个人》。陶孟和看了题目觉得别扭,问周作人:“周先生,请问原著题目什么意思?”

周作人回答:“一个普通人的意思。”陶孟和说:“可这题目是小人的意思,不是普通人的意思啊,能改一改吗?”

周作人说:“我也觉得别扭,可就是改不了,请陶兄给改一个吧。”

陶孟和想想说:“这简单,改为《小小的一个人》怎么样?”

周作人听了说好。事后,周作人在1918 年10 月5 日的日记里写道:“我特别记得是陶孟和主编的这一回。我送去一篇译稿,是日本江马修的小说,题目是《小的一个人》,无论怎么都总是译不好,陶君给我添了一个字,改作《小小的一个人》,这个我至今不能忘记,真可以说是‘一字师’了。”

陶孟和

陶孟和做编辑不久即去欧洲考察,在英国见到中国留学生李四光和丁西林,得知他们是人才,即写信推荐给胡适和蔡元培。蔡元培将他们聘到北大,日后他们果然做出很大成绩。

1919 年年底,因种种原因,陈独秀和《新青年》杂志社一起离开北京重返上海。自1919 年12 月的七卷一号开始,《新青年》杂志又恢复到由陈独秀一人主编的原初状态,该杂志作为北京大学部分同事轮流编辑之同人刊物的短暂辉煌,也因此终结。

1920 年9 月,《新青年》改为中共公开理论刊物。胡适与《新青年》分手。1926 年,《新青年》停刊。从1915 年9 月至1926 年7 月,《新青年》共计出版九卷五十四号。

六大编辑离开《新青年》后,百分桃花千分柳,各有一番精彩。

陈独秀组建中国共产党,出任党的负责人,后离开中央,被开除党籍,1942 年病逝于重庆江津,享年六十三岁。

胡适创办《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出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 年病逝于台北,享年七十一岁。

钱玄同创办《国语周刊》,出任国音字母讲习所所长,为《中国大辞典》总编纂之一,1939 年1 月病逝于北京,享年五十二岁。

刘半农1920 年至1925 年去英国、法国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34 年病逝于北平,年仅四十四岁。

沈尹默1949 年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委员,1971 年病逝于上海,享年八十八岁。

陶孟和1949 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0 年病逝于上海,享年七十三岁。

猜你喜欢
沈尹默刘半农钱玄同
审查史料的真伪——钱玄同晚年对今古文经问题的讨论
教我如何不想她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钱玄同食言
刘半农“找骂”
钱玄同与《国音常用字汇》
沈尹默的独特“拜师”法
此公字很值钱
善为意外之举的刘半农
虚心受“骂”的书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