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诗淇
9月17日,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区域水产养殖中心网于9月22—24日在上海举办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促进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的南南和三方合作高端圆桌会议” 也在同期举行。
据悉,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每十年举办一次,此前已成功举办三届,此次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本次大会既是新千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主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渔业会议,也是全方位展现全球水产养殖成果和中国水产养殖发展经验、共商今后全球水产养殖发展大计的重要平台。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也是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值得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吃魚难”成为过去式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1985年,中国明确提出了渔业发展以养为主的方针,由此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彻底改变了中国渔业产业发展的格局,短短几年解决了中国人吃鱼难的问题。
1988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了捕捞产量。198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30多年中始终保持着以养为主的生产格局。2020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49万吨,养殖产品占比接近80%,中国养殖水产品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不但改善了中国人民的食物营养结构,繁荣了农村经济,也为保障食物安全、减少贫困人口、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保证食物供给。2020年,中国水产养殖种类达到300种以上,养殖水产品人均年有量37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据专家测算,中国国民的动物蛋白消费约1/4来源于养殖水产品,而且正在持续增长。
二是助力脱贫攻坚、脱贫增收。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农渔民收入的来源。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9.27%。2020年,专业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口达到457.5万人,是1978年的8.8倍,2020年,中国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37元,是1985年的35倍。
三是养护生态环境。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依靠捕捞天然水产品的历史,极大缓解了天然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压力,国内海洋捕捞产量已由2011年的1241.94万吨控制到2020年的947.41万吨,减少了23.7%。
继续深化与各国水产养殖合作
现在全球疫情肆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水产养殖业亦不能幸免,同样面临着重大挑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第34届会议发布的《2019年冠状病毒病对渔业和水产养殖粮食体系的影响的报告》,2020年鱼类消费、贸易、供应都有所下降,全球水产养殖产量预计下降了1.3%,这也是该产业数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对全球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农业农村部通过采取加强监测调度、推进产销对接、恢复苗种生产供应、强化生产指导、加强水生动物疫情防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等措施,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比较早地实现了水产养殖的稳定发展和有效恢复生产。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比2019年增长了2.86%,有效地保障了国内水产品市场的供给。
江开勇表示,后疫情时代,我国也将继续深化与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养殖合作,携手推进后疫情时期全球水产养殖业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一是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建设水产养殖技术交流与示范培训基地,加强水产养殖人力资源培训和国际合作,提升全球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能力。二是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广池塘的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循环水质养殖、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全球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推动后疫情时期区域和全球水产养殖的生产、加工、贸易环节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合作,积极推进水产养殖检验检疫标准和追溯制度的国际互认,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四是呼吁国际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重视发挥青年作用,鼓励和支持妇女创业就业。在通过水产养殖减轻贫困与饥饿的同时,有效地创造就业,保障传统渔民的生计。
持续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作为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在“以养为主”发展方针的指引下,中国走出了一条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刘新中介绍,中国水产养殖发展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渔业工作者通过技术模式集成组装、新型技术模式熟化提升、传统技术模式升级改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措施,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新模式,创新集成了循环水养殖、深远海网箱养殖、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养殖尾水综合处理、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等一批生态健康养殖的新技术新模式,形成了像查干湖、千岛湖净水鱼,大水面增殖渔业,福建的鲤鱼溪,塞上河套的休闲渔业,甘肃景泰、山东东营的盐碱水绿色渔业,湖北潜江、云南哈尼稻渔综合种养等一批生态绿色融合发展的渔业发展模式。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目标,加快构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我国由水产养殖业大国向水产养殖业强国转变。”刘新中表示,一是加强科学布局,加快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优化养殖生产布局,积极拓展养殖空间,就是“三区”的划定,明确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让养殖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起来。二是转变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提高养殖设施和装备水平,完善养殖生产经营体系。三是改善养殖环境,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加强养殖废弃物治理,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四是强化生产监督,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加快疫病防控,强化投入品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五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