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荔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人物对话最为精彩的一章,寥寥数语之间,刻画了鲜明生动的四贤形象。对话由孔子发起,话题是“各言其志”,四位弟子分别表述了自己的理想志向:子路要“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欲“可使足民”,公西华“愿为小相焉”,曾晳则似答非答,描绘了一幅“暮春咏归图”。听完弟子们的回答后,孔子的反应颇耐人寻味,特别是听到曾晳的话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此处“喟然叹”何解?字面意思是“长长地叹息”,但是孔子既然“与点也”,该是高兴的、喜悦的、欣慰的,那么,后世弟子在记录孔子言行的时候,为何要以“喟然”一词来修饰呢?
笔者以为,这一声“喟然”叹息始于理想,转乎现实,报以理想,超乎现实。它就是孔子立于现实世界,却心向理想的一支歌。
喟然,是赞歌。从上下文语境来看,当是孔子由衷地赞叹的外部表征,即孔子深深感动于曾晳所描绘的这幅画面。这画面太美了:暮春三月,百花盛放,是谓景物美;春服既成,无忧寒色,是谓时节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是谓人物美;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谓心境美;所事为祓禊也,是谓礼仪美;令人想见社会安宁,远离战火,是谓时世美;人们守时礼祭,敬慕天地,是谓教化美。而这样的大美世界,正是孔子终其一生追求的理想的社会面貌,这样一幅理想图景曾无数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在他的梦境中浮现。突然,这一刻,理想化为语言,画面化为声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到他的身边,夫子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感动?
喟然,是悲歌。从结构勾连上来看,其实前文早有伏笔,这一声“喟然”叹息,照应了话题开始时孔子所说的那句话——“如或知尔,则何以哉”里的“如”字。“喟然”一现,“如”字一回味,我们似乎听到了梦碎的声音,理想破灭的声音。曾晳描述的是孔子日夜思之的礼乐治国的理想画面,而现实呢?现实中,孔子一架牛车奔走天下,困于陈蔡,艰难行涉于诸侯王廷,踽踽独行于“克己复礼”之途,“累累如丧家之犬”,他那“治國以礼”的政治理想早已经成了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一个“如”字即是刺破美丽肥皂泡的现实之刺。这根刺毫不留情地刺破了“或知尔,则何以哉”的假设,它生生地将孔子拉回到现实的不遇之中,所以这声叹息更像是美玉的破碎之音,更像是镜花水月的幻灭之影。无奈、忧怆、失落、寂寞……恐怕也就在这一声长长的叹息声中悄然涌上了孔子的心头。
喟然,是高歌。从对孔子理想的文化理解和精神观照来看,“喟然”又表现出孔子积极入世的勇毅。有人由孔子“道不行”欲“乘桴浮于海”出发,认为此时的孔子已然心生退意。但笔者以为,将之理解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更合情理,正如颜渊所言:“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什么是入世精神?并非所信奉的思想主张在争取后就能够推而行之,教而化之;相反,越是“不容”,就越能够显示出“夫子之道至大”;越是理想蓝图难以实现,就越能够显现此等理想境界之超拔。孔夫子这次问志是明知难以有为而偏欲为也的积极问世,是即便身退故乡而犹心存天下的执着,是晚年依旧桑榆非晚的不甘。现实刺破了理想吗?现实搁浅了理想吗?现实尘封了理想吗?没有!这一声长长的叹息之中,孔子是做好了一切准备,是要与现实周旋下去的,是要与大道并行的。寂寞怕什么?黑夜算什么?叹尽胸中不平气,大道不容见君子。如此勇毅,难道不是一种引吭高歌吗?
喟然,是浅唱。从师者身份和经历背景来看,“喟然”则含欣慰、喜悦。孔子的大道为世难容,晚年回到鲁国开坛讲学,这只是变换一种方式继续推广自己的思想主张。弟子们怎么样呢?从这一章来看,孔子对四个弟子都还算满意,子路的强兵理国而后礼乐,冉有的富民理国而后礼乐,公西华的外交理国愿为小相,都是孔子心目中推行治国主张的重要方式,曾晳的一番话更是直接道出了孔子内心深处最期待的情形。由此可见,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虽然在天下难以推行,但是在弟子们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承和推广,这便为孔子的理想社会的实现间接创造了条件。所以,此时此刻的孔子必定是欣慰的、感怀的、期待的。※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