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议论文写作的得力拐杖

2021-05-30 12:38赵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论点议论文观点

赵军

当前的中学语文课程中没有专门的逻辑知识的讲解,但并不是说学生不需要逻辑知识。写作是离不开逻辑知识的。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说:“一般人误信文学与科学不同,无须逻辑的思考。其实文学只有逻辑的思考固然不够,没有逻辑的思考却也决不行。”文学作品尚且离不开逻辑,偏重于说理的议论文又如何离得开逻辑呢?逻辑是一个外来词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所说的“逻辑”主要是指狭义范畴的,是指逻辑学中的具体知识及运用,主要涉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

高中生议论文中存在的审题不准、层次不清、结构混乱、表达不明等诸多问题,很多情况下其实是逻辑问题,是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什么是议论文?詹姆斯·A.雷金认为,“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二者兼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与逻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指导中,我们适当地穿插一些逻辑知识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写好议论文提供得力的“拐杖”。因此,写作实践中,我们要提醒学生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概念要理解准确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它反映了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准确理解核心概念,在议论文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准确理解核心概念是精准审题的关键。我们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注意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样才能保证审题立意的准确性。例如,2015年江苏卷作文,学生不难发现应当围绕着“智慧”来立意。然而,有些学生因对“智慧”这一概念理解不准确,而致使议论或选材时出现偏差,甚至有的学生将生活中的“奸诈”“狡猾”当成“智慧”,這样文章的得分可想而知了。

其次,准确理解核心概念是合理选材的基础。议论文不仅要有观点,还要有丰富的材料来佐证观点,如此方能有血有肉。我们要指导学生围绕核心概念去选材,充分表达自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例如,2017年北京卷要求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在命题前面命题人特意加了一段这样的文字:“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这段文字可以说很好地帮助学生界定了标题中的核心概念——“纽带”。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偏离了这一概念的内涵,所举的人和事虽说在历史或现实中有其重要作用,但表达时却忽视了“纽带起联系作用”的特征,以致其表达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再次,核心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拟写分论点的依据。分论点是作者运用思维的解剖刀将中心论点进行切割、分解的产物。它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应该对中心论点加以切分,设置几个分论点。这样写作一方面可以体现文章清晰的结构层次,另一方面便于将道理说深说透。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致使拟写的分论点不够准确。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分论点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分论点之间要达到“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的标准。“扣得住”就是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有相对的统一性,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否则会造成逻辑混乱。“分得开”也就是分论点之间要界限清楚,不能是互相交叉重叠或者包含关系。“排得顺”也就是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最后,核心概念理解的一致性是论证无偏差的保证。有些学生在行文的过程当中,有时会偷换概念或者是转移话题而不自知,这与他们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我们要指导学生牢牢地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明确核心概念的外延,保持对核心概念理解的一致性,让论证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

例如,一位学生在《关注基础教育》一文中写道:“牛顿作为力学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者,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是否重视基础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若没有牛顿对数学的深入研究,没有他创立微积分等作为日后物理研究的基础,又怎么能为科学作出如此之大的贡献呢?可见基础教育是成功的基础,是不可不特别关注的。”这段文字的思维问题出现在哪里?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他是在举例论证中偷换了概念——“基础”不是“基础教育”,数学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牛顿重视数学,不能说是重视了基础教育。

二、判断要表达严谨

判断是逻辑思维的又一基本形式,它是指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某一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判断有许多种类,其中有“真”“假”之别,所谓“真判断”是指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所谓“假判断”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

议论文是对某个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也就是说服读者。观点要正确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要求。如果观点不正确,其论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的判断的表达一定要严谨,要成为“真判断”。

一方面,对判断形式要分清。判断从思维对象、语言形式等方面来分有许多类别。例如,直言判断、联言判断、模态判断等,有些大类还可以分出许多小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将判断的分类讲得那么细致,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突出重点。

笔者认为帮助学生分清模态判断的形式还是相当必要的。模态判断是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的判断。根据断定程度上的不同,可以把判断分为实然判断、必然判断、或然判断三种形式。实然判断是说明一种客观事实,必然判断是说明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然判断是表示一种可能性。而这三种判断,有些学生在表达的时候不注意区分,常常造成观点的错误。比如,有学生在讲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作用时说:“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人们已可以采用机器人看病,机器人必将替代医生。”这段话的最后一句话,让人感觉有点言过其实,究其实质,是将“或然判断”说成了“必然判断”,这样也就难免出错了。

另一方面,对事物认知要客观。判断本质上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那么我们要让判断为“真判断”,最为关键的是对客观事物要有正确的认知。而要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等方方面面。但也并不是说我们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可以做的,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客观地去认识世界。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要运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从事物的多方面进行思考,或一分为二地辨析事物,或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揭示事物本质特征。

例如,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批判“送去主义”时首先说:“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送去主义”的“合理性”,安定了“送去主义者”的情绪。然后鲁迅先生进一步用“尼采自诩为太阳”来类比,指出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送去”,我们的子孙则会沦为“乞丐”——“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里鲁迅先生拉长了时间轴,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了“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从而让说理更深刻,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其观点。

此外,语言表达要严谨。在写作实践中,不管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还是内在的思维过程的认知,最终都会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说表达“判断”的句子形式不同,其内涵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让学生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习惯。

例如,就“开卷有益”这一话题去写作文,有学生就提出了“开卷未必有益”的观点。“开卷有益”是人们通常的认知,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提倡人们去多读书。“开卷未必有益”,虽然只多了两个字,但其思维的含量是不一样的,他强调了对“开卷”的审慎思考,强调要注意开什么样的“卷”,他的思维显得更为缜密,也更为独特,这样的作文也更容易脱颖而出。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这样的语言变式训練中,增强语言的敏感度。

三、推理要程序规范

在概念理解准确、判断表达严谨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做到推理的程序规范。所谓“推理”就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等。这里所说的“程序规范”,并不是说一定要按照逻辑学的语言形式去进行逻辑推导,而是强调议论文写作说理要恰切,具有逻辑性,具体表现为文章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乃至整个文本做到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体现出思维的力量,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一,论证的结构要沿着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深入。整个文章思路的架构只有符合逻辑规律,才会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比如说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构建全文;又如可以先破后立或者边破边立来写驳论文;再如可以按照“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揭本质—提办法”等思路进行现象分析类的时评撰写。郑桂华教授曾给出这样的建议:“在议论文写作构思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思路既关乎材料的核心,又能步步深入具有连贯性,我们可以借鉴新闻记者作采访准备的模式。拟一份自问自答的采访提纲……写作时将这些问题一一回答,然后再把‘提问删去,那么,剩下的就是一篇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的议论文了。”

第二,例证分析要能展现逻辑推理的过程。在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中,例证法是最常用的论证方法,例证分析要抓住事件的本质,要能从中看出例子与观点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要符合逻辑。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只摆事例,缺乏足够的分析,以致例子不能很好地服务观点。究其原因,学生没有揭示出事例与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最终造成了观点与例子之间“油水分离”的隔膜状态。

例如,有学生在论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这样的观点时写道:“宋代大文豪司马光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凡·高也曾一文不名,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这段文字只是“论据+观点”,缺乏必要的分析,没有能揭示人物生活中的“贫困”对他人生的磨炼乃至精神品质锤炼的作用,从而使论证显得生硬牵强。如果我们能在例证材料后加上必要的分析,架起论据与观点之间的桥梁,让论据与论点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就会让观点自然“生产”,大大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三,用好归纳法增强例证的气势与力度。归纳法是常用的一种逻辑推理,也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根据前提所考察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在议论文的论证过程当中,使用较多的是不完全归纳法。我们利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排比式例证材料的列举,一方面可以体现材料的丰富性,同时也会让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人的一组排比式事例有力地佐证了文中“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将学习先贤的精神,坚守“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

用完全归纳法进行推理时,会使论证和说理无懈可击,令人不得不接受其观点。例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角度分别论述,而这“二分法”将“六国”全部包含其中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如此周密的推理不留“死角”,让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第四,巧用关联性词语增强文本的逻辑性。论证的语言要求准确、精练,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包含逻辑关系的关联性词语,会让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例如,苏洵在《六国论》第三节,依次使用了“则”“以”“而”“然则”“故”等关联词,使整个文段逻辑严密、文气贯通、说理有力,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从战争成败与土地贿赂之间的关系透彻地分析了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总之,虽然当前的中学语文课程体系并没有将逻辑知识纳入其中,但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还是要适当地帮学生补上这一短板,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逻辑知识,发挥逻辑的“拐杖”作用,去解决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改善他们议论文的写作质量,并促进他们更好地、更全面地发展。

(作者单位:盐城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论点议论文观点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观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