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审题偏差,写作偏离题意;二是立意简单,照搬材料观点,没有体现学生自己的认识、思考及启示;三是文本单薄,内容不充实、论证不深刻。本文主要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的立意简单、论证不深刻,写作过程中“失我”“忘我”的情况,从关键概念和逻辑思维两个方面入手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失我写作;概念立意;逻辑升格
作文写作是高中学生思维品质、语言表达的集中体现,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同时,按要求作文在高考试题中又是分值最大的、极容易拉开语文高考分数的题目,考生需要精准审题并按要求作文。从平时写作训练和考场作文来看,高中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审题不准,完全离题或者偏离题意,不能完成任务,这类作文往往在第三等级以下评分;二是立意简单,照搬照抄材料语句作为作文中心,忽视作文题目要求中考生自己的“认识、思考及启示”一类要求,属于“失我写作”,这类作文大多在第三等级或第二等级基础等级评分;三是文本单薄,内容不充实,写作过程中仅仅局限于材料,虽然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能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类作文也不能在考场中拿到好的分数。分析其原因,除了偏离题意者关涉学生读题、审题意识,后两种情况多与学生的思维层级、语言表达能力相关,如学生不能打开思路,真正在作文中表达自己阅读材料后的思考、认识,那么文章的丰富、深刻便无从谈起。
一、“失我写作”现象及原因
“失我写作”在高中学生作文中较为普遍存在,是相对于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身情感、认知和思考的一种作文形态。《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同时,高考写作突出国家意识、国家情怀,将国家事件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这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教育背景下高考的价值导向。因此,高中学生不管是在平时的写作训练还是高考考场,都需要表达自我、体现自己的思考、突出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避免“失我写作”,这既是语文学习的能力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素养要求。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自我缺失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恐惧离题,局限于材料不拓展,就材料反复进行干瘪分析。二是由于长期沉默而形成的“失语症”,学生不习惯表达自我,没有在作文中表达个人认识和思考的意识。三是思维限制、能力缺失,学生对词、句以及作文材料的文意理解不足,深入探究能力不足。要解决这样的困境,陈宇环老师《避免“平面滑行”,注重逻辑分析》一文給出了建议:“在写作上,我们要着眼于‘挖掘内涵和‘阐述联系两方面去论证,才能避免‘平面滑行。”[1]基于此,联系到写作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概念”和“逻辑”两方面着手打破学生写作“失我”的困境。
二、概念立意、逻辑升格
现以我校2020年4月底参加三校联考的作文题为例,探究关键概念和逻辑关系对学生作文走向深刻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读了现代文阅读(三)《远山上的崖柏》后,你一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下面的材料,以“程永林一家怎样才能走出贫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主张或看法。
①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
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③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扶贫志愿者宣传口号)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准确找到最佳立意角度即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并完成写作任务,但是绝大多数考生却存在着对材料观点进行简单拆分和组合、缺失自我认识和思考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的文章框架如下:
中心论点:程永林一家要走出贫困,必须要将“志”与“智”相结合。(照搬材料作为自己观点)
分论点一:扶贫先扶志。(材料前半句)
分论点二:扶贫必扶智。(材料后半句)
分论点三:要将“志”与“智”相结合。(“1+1”式论点)
从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这样的文章为数不少,概括起来就一个“搬”字,基本上未体现考生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更谈不上在自我认识思考基础上的启示。这样的写作除了一定程度上体现考生语言表达水平外,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格局基本上没有体现,是典型的“失我写作”。对此,我专门设计一堂课“诊疗”学生的“失我写作”症。
(一)概念立意
关于概念立意,主要是在抓住关键概念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对概念内涵进行深入解读,这个解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融入自我、真正表达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抓概念,在整体把握作文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关键词;二是析概念,联系材料和实际分析关键词含义;三是核概念,检验概念含义是否合乎材料要求。
从文题来看,写作立意的关键概念是“志”和“智”,学生要以此为出发点,体现自我思考。
如“志”,可以将其理解为:1)志向、志愿;2)志气、意志;3)希望、愿望;4)勇气、立志;5)目标、方向;6)主观能动性等。
“智”可以理解为:1)智慧、聪明;2)教育、知识;3)眼界、创新;4)方式、方法;5)智力、智能;6)智囊、智育等。
有了以上对关键概念的理解并将其融入文章的论点、论证中,“失我写作”便自然而然消失,考生的素养也得到一定的体现。
(二)逻辑升格
如果仅从概念上理解材料展开思考,那么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扁平的,即使学生在表达自我的基础上引用论据,也易变为论据堆砌。2017年全国1卷可以说打开了作文重视逻辑思维的新窗口,高永利老师认为:“高考作文试题主要考查考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逻辑思维能力,二是语言表达能力。”之所以将“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高老师认为“逻辑思维能力的水平极大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的水平决定着作文的写作水平。”[2]
作为高中生,能清楚地、负责任地表达自己是作文的基本要求,除了在内容上清楚表情达意,还需要条分缕析、层次清楚,因此,一篇好的作文在概念立意基础上,还需要通过逻辑进行升格。进行逻辑升格,学生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一是通读材料,梳理层次——在层次梳理中理清材料和行文逻辑;二是注意副词、关联词,深入剖析——在对词的咀嚼中关照逻辑;三是确定行文思路,回扣材料逻辑——在仿写中确定作文层次,通过逻辑升格文章。
同样以“程永林一家怎样才能走出贫困”作文题为例,学生写作角度“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里的逻辑关系由两个副词“先”“必”体现,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副词蕴含了诸多意义:
如“扶贫先扶志”中“先”可能包含以下逻辑关系:1)时间在前,与后相对;2)首要条件,先决条件;3.)基础性、基石性作用;4)“只有……才……”;5)“如果没有……就……”
而“扶贫必扶智”中“必”又可包含1)一定、必须;2)必然、必定;3)必要条件;4)决定性作用;5)关键因素;6)“只有……才……”;7)有效性、影响力等关系。
有了这样的逻辑梳理,学生要想写出一篇有丰富内涵、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也就不那么难了。以学生修改后文章《扶贫须扶“志”与“智”》的提纲为例:
中心論点:想要帮助《远山上的崖柏》中程永林一家走出贫困,还须从“志”和“智”这两个方面入手。
分论点一:“志”,是脱贫的前提。有了“志”,程永林一家脱贫才有目标,才有方向。
分论点二:“智”,是脱贫的关键。没有了“智”,没有自己的本领,程永林一家难以真正走出贫困。
分论点三:扶贫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全国上下一条心,将“志”与“智”落到实处,帮助更多像程永林一样的人走出贫困。
由此可见,虽然考生依然是从材料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角度着笔,但是在论点里明确体现了考生的认识与思考,有审题基础上的“我”在文中:从概念上看,考生关注到“程永林一家”走出贫困必须“志”“智”并举;“志”是目标、方向,而“智”是本领。从逻辑上看,“志”“智”也分别在程永林一家的脱贫路上起到相应的作用,“志”是前提,是先决条件,而“智”是关键,是必要条件。最后,考生联系国家发展的社会现实,升华主题。
经过修改,用看似简单的概念立意和逻辑升格,让考生在写作中自然地表达自我,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机械地材料重现。而学生只有学会表达自我,在写作中远离“失语”,才能真正实现负责任地表达,体现通过语文学习而涵养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观和担当,检验教育目标和任务落实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陈宇环:《避免“平面滑行”,注重逻辑分析——关于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几点思考》,《语文月刊》2019年第5期。
[2]高永利:《“中国关键词”的“逻辑思维”——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分析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语文月刊》2017年第9期。
(作者:邓礼惠,广东省肇庆中学教师)
[责编张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