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21-05-30 17:08杨静黄兴国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差异化物理教学实践

杨静 黄兴国

摘 要:差异化教学有别于一般的教学方式,不是传统的统一教学,而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发展特点来提供不同教育方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各有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还是学习环境的创设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根据差异性,辅助利用“泰微课”进行分层教学,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差异化;物理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35-0090-02

差异化教学理念由来已久,古代圣人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一理念如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与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每一个人考虑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方式,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从每个学生的特性出发,因人而异,进行差异化教学.本文拟通过阐述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差异化的表现,从根据知识水平差异,安排教学计划;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发挥;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四个方面探求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进行差异化教学的对策,以期推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

一、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差异化的表现

1.学生学习背景不同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初中学生的学习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经济水平较高家庭的学生,他们往往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除了学校正常教学外,他们还接受大量的课外辅导 班培训,他们的教育问题受到很大的重视,周围高水平的小学比比皆是,培训机构更是随处可见,学校和培训机构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而来自经济状况较差地区的学生,教育资源稀缺,老师的配备和硬件设施都不完善,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有限,基本只能接受普通的义务教育,课外培训以及其他拓展性的教育资源根本享受不到,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學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中考结果和学习效果.

2.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受学习背景,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形成不同的知识接受水平,接受知识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从小生长在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形成了爱学习,会学习,愿思考的有效学习习惯,这有助于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的学生从小生长在学习氛围薄弱的环境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习上存有懈怠,敷衍的态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理解能力欠缺,造成以后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从而导致更高阶段的学习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整体学习进程的推进.

3.学生本身存在差异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初中物理具有公式多,规律多,概念多等特点,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其很重要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将实验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一般来讲,男生在实际操作,想象力,逻辑思维等方面比较有优势,而女同学记忆能力较强,对概念和公式等的掌握程度较好,思维比较细腻,这便形成男女同学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实践中往往男同学的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强于女同学,学习成绩相应地好一些.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进行差异化教学的途径

1.根据知识水平差异,制定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环境,学习习惯等的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尽相同,学习状况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比如:在力的知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将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等知识点以选择题的方式;将力的示意图这一知识点以画图的方式;另外,可以让学生对力进行测量实验.通过上述方式,检验学生初中物理知识水平的高低,以此为基础,安排整个教学计划,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水平,对知识的接受和消化能力等因素考虑在内,循序渐进,先基础知识教学,然后进 行延伸拓展,最后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通过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才能跟上物理教学进程,真正掌握理解知识点,并逐步开拓思维,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物理学习能力,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2.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教学观念是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开展,教学目标的实现.当下,有的老师仍秉承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这给我们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问题.对此,老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个性出发,开展整个教学活动.例如:在声现象章节的学习中,让同学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由他们分别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怎么样听到声音等知识进行阐述,并让学生相互发出不同的声音进行练习,让他们思考声音的产生原理,振动如何发声,之后引导学生们在液体中,固体中发声,体会与空气中发出声音的区别;除此之外,让学生们思考自己的声音为什么与其他人的不同,适时引入音色、音调以及响度的概念,让学生对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老师发挥引导作用,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个人特性,这样老师的教学观念才真正得到更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老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此推动初中物理教学取得新发展.

3.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个体性差异,是教学方式创新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这一现状,不断创新,寻求突破,使初中物理教学焕发活力.比如:在光的传播这一章节学习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采取不用的教学方式,对于记忆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让他们讲解光的基本知识;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光发射、折射、散射的实验;对于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让他们列举生活中应用光原理的现象,像凹凸透镜的使用,平面镜的作用,放大镜的功能等.又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分别利用多媒体对光发射、折射以及散射现象进行演示,让学生进行区分,明白三种现象的差异,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分别列举生活中例子.在多元的教学方式下,既有利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老师树立教学信心,推动教学计划的顺利开展,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4.進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它既有助于发挥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让学生不断解放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能力.比如:在杠杆这一实验教学中,让同学们根据自身不同特点,有的同学进行杠杆等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及正确摆放;有的同学负责实验操作,将钩码放在杠杆两端,并移动钩码进行位置调整;有的同学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动力、动力臂、阻力以及阻力臂等数据进行记录,最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得出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通过实验教学,我们既可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也可以发现学生各自优势,发挥他们的所长,顺利完成物理实验,从而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实验操作的分工与配合.

综上所述,差异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重要特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个体的不同,关注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才能让初中物理教学充满活力,让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黄兴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1(02):57.

[2]黄兴国,吴志宏.初中物理翻转课堂因你更精彩[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1):62-63.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差异化物理教学实践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