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霞
【摘 要】民营企业产生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我国进入新发展时代,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产权过于集中以及缺乏人才补给等。基于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加快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论文以分析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阐述以转型升级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最后提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策略,以此实现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Private enterprises originated from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are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promot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era,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o concentrated property rights and lack of talents supply.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evitability of promot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hrough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Keywords】private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0-0118-03
1 引言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就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通过出台完善的政策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例如,2020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2021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指出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当前全球疫情仍然较为严峻,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經济恢复仍然不稳固,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产业配置不合理、人才补给不到位等缺陷问题,因此,为满足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转型升级成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民营企业成为我国最具有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的经济实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民营企业有效带动就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要素。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有效地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促进我国“国内大循环”战略的实施。
二是民营企业优化了投资结构。民营企业是民间投资的主力军,通过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允许民营企业投资民生工程,可以有效拉动民间资金投资建设国家重大项目,以此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
当然在看到民营企业发展成效的同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民营企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①整体产业层次有待提高。民营企业经营方式相对灵活,但是根据调查,我国民营企业的传统产业占比相对较高,新兴产业占比相对较低,这就造成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高能源消耗、低市场附加值的产业中。由于民营企业缺乏技术支撑,导致其更多集中在高能源消耗产业上。
②民营企业人才补给不足。人才是影响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软实力中的关键元素。基于科技创新发展,人才短缺问题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掣肘:一是民营企业难以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基于传统思维制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就业,导致民营企业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例如,根据调查,青海省69%的民营企业反映难以招聘到高层次创新人才。二是人才流动性比较大,企业难以留住人才。人才流动性大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现象,高频率的人才流动无疑为民营企业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据统计,民营企业培养合格员工需要花费1~6个月的时间,而培训合格的员工工作不到一年就跳槽,这样无疑会对企业发展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③发展要素缺乏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诸多因素的参与,虽然近年我国各地都在强调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但是各项优惠政策一旦落到实处存在被动打折扣的现象。例如,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工信部出台多项扶持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如制定“专精特新”扶持资金,不过地方在实施该优惠政策时,存在宣传不到位、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难以发挥出“专精特新”扶持资金的作用,导致民营企业面临诸多“额外”费用压力。
④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融资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由于民营企业缺乏可抵押物,导致民营企业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概率比较小。虽然我国强调构建信用贷模式,但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出于风险管控的要求,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放贷。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必然需要资金,为此企业只得向民间借贷,但是此种贷款的成本比较高。
3 以转型升级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大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依托转型升级促进民营企业优化产业配置、增强企业软实力。通过深入实践调查,以转型升级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必然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3.1 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应对疫情冲击、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调结构促结构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爆发的环境下,虽然我国经济出现平稳增长的趋势,但是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冲击,迫使依托能源高消耗的民营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因此,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民营企业必须依托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民营企业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防控要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结构。例如,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线下营销受到巨大影响,但电子商务却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新兴产业。因此,民营企业要及时调整经营模式,依托科技创新要素,大力发展电商产业,促进数字化转型。例如,民营企业要依托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由传统产业向智能、安全高端产业转型。另一方面,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期,大力发展节能绿色产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民营企业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因此,民营企业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方式向新兴产业方向发展,以此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3.2 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
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虽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带动了全国经济平稳发展,例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但是受复杂的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比较大,尤其是高房价、高教育成本的压力制约人们的消费水平。目前,“国内大循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带动国内消费、实现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帶动国内经济发展。例如,民营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可以有效带动高新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连锁反应。以华为集团为例,华为通过转型升级有效带动了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为我国5G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有效带动环保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3 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民营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一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如基于环保政策的实施,民营企业购买原材料的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电子产品的价格在近两年上涨趋势较为明显;二是受国际环境影响,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受到挫折,出口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三是用工成本增加,民营企业大部分是用工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负担。所以基于经营成本的增加,民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以此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环境,通过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对策
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以此实现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1 完善股权结构体系,构建科学治理机制
一是股权结构科学化。民营企业可以采取并购合资、债权转股权、引入投资股、员工持股、公司上市等多种形式扩大股权。
二是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企业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大机构组成。董事会既要对股东大会负责,又要对公司进行自我监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对经营决策的落实程度。而经理层是执行层,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和经营服务。发挥好三大机构的作用,有利于为公司高效运转提供保障。
4.2 加强人才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配置相应的人才,因此,我国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帮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實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高度重视企业人才引进工作,对民营企业引进的人才给予与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引入人才一样的安置和待遇,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同样的扶持和补贴政策,对成功引入人才的民营企业给予同等奖励。
4.3 抓好营商环境建设,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发挥职能优势,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一是政府部门必须发挥职能优势,主动融入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队伍当中。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提升民营企业的发展动力,工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做好民营企业服务工作。例如,为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工信部门依托中小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加强对民营企业需求的调查,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专题服务活动,以此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转型升级。
二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降低民营企业成本支出。税收负担重是造成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困难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将实行普惠性优惠政策、清理涉企收费和降低融资、用能、上网、物流等成本结合起来,以此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例如,我国政府部门要聚焦民营企业所存在的欠款问题,建立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等投诉渠道,加强对企业欠款的清缴监督工作。
4.4 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实现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不断提高装备及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存在产能落后的问题,因此,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必须加大对民营企业产业改造升级的扶持力度。例如,政府部门要依托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技改奖励资金,以此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改造落后产能的生产设备,实现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网络化操作。二是鼓励民营企业集中力量聚焦主业和核心技术。基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尤其是国际环境对我国新兴产业的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必须主动转变观念,由过去分散性的经营模式转化为聚焦核心技术方向。例如,民营企业要大力发展电子产业,提升我国电子产业的品质。三是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4.5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推动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转型升级沟通协调机制,完善银企对接平台服务功能,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优秀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实体经济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利用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在继续落实“政银担”“政银保”“政保贷”等项目的基础上,探索股权投资、基金、应收账款质押等新型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总之,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因此,基于经济新常态发展,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以此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爱莲,秦俊文.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理论探讨,2019(3):106-112.
【2】张钰,梁四安.“云广交”视角下中国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北方经贸,2021(8):137-139.
【3】毛怡萱.“疫情常态化时代”浙江民营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5):18-21.
【4】余霞,石贵舟.苏北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及路径选择——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56-63.
【5】胡敏.推动民营企业支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J].中国中小企业,2020(12):13.
【6】高谋洲.资源型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对陕西省榆林市的调查研究[J].商业经济,2021(8):18-20+30.
【7】余泳泽,段胜岚,林彬彬.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境与政策导向[J].宏观质量研究,2021,9(4):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