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特点及复习和得分策略

2021-05-30 14:06陈志宁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四氯化碳烧瓶命题

摘 要:纵观2018-2020年全国Ⅰ卷以及今年全国乙卷的实验题,按照“稳中求进,变中出新”的命题思路,重点考查“四层”,围绕“一核”,用不同的问题分别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据此对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和得分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命题特点;实验题;复习策略;得分策略;高考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4-0107-02

收稿日期:2021-09-05

作者简介:陈志宁(1974.8-),男,江西省全南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实验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直接考查实验的试题有选择题和综合实验题两种类型,还有一部分题目虽然没有直接考查实验,但在题设时会渗透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或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基本原理.对比近四年全国卷的高考实验试题,依据试题存在的特点,提出以下实验复习建议和得分策略.

一、选择题命题特点及其复习策略

1.命题特点

细看近四年的选择部分实验题,大多是直接考查教材实验,或由教材实验派生、发展出来的内容作为母本进行命题,同时在教材内容基础上作一定的延伸.这类试题虽然考查的是局部知识,但试题考查的实验均为综合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清晰整个实验原理、过程、操作、结论.

如2021全国乙卷考查的四种常见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2020全国Ⅰ卷考查的四种气体的除杂问题,其命题载体、情境都是必修1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实验,核心素养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物质性质决定除杂方法等,属于必备知识,考查有关反应原理方法、物质转化与应用及实验装置.2019年全国Ⅰ卷考查的是溴苯制备,实验原理在三个版本必修2教材中均有,也属于必备知识,但没有相关的装置图.2018年全国Ⅰ卷为乙酸乙酯制备,在三个版本的必修2教材中均能找到相关详细的制备过程.

2.复习策略

(1)回归基础、回归教材.从四年的考点难易度统计结果来看,简单题比例占很大,基础是实验题得分的“中流砥柱”.而在平常的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忽视教材,只是笼统的将教材实验过一遍,复习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复习时务必重视基础,回归教材,关注教材中的实验,将其作为实验复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需要特别重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尤其是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特别重视新课标附录3中必做的18个实验,将其融会贯通,既要有横向上零散知识的聚焦、解读与重构,又要在纵向上整合发展必做实验的相似点完成学习进阶.

(2)建构模型突破教材实验.熟悉解题模型建立广阔的心理空间,做到胸有成竹,消除面对陌生情境时的恐惧感,可将实验分为“物质性质和物质制备”两类,并对两类实验采用建构模型的方式复习,如制备实验均按“制备—分离提纯——收集—尾气处理”顺序,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步建构制备物质实验的思维模型(包括发生、净化、尾气处理装置模型等),帮助学生在陌生情境中迁移已有的实验经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展,如对人教版必修2教材中乙酸乙酯的制备装置进行优化(如图1所示).

图1

针对乙酸、乙醇易挥发,原料利用率低、未完全液化的乙酸乙酯易逸出产率低的问题,可对教材中的装置从发生装置、回流装置、吸收装置三个环节加以改进,掌握相关原理后可构建好模型,遇到相类似的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对人教版必修2“ 海带提碘”实验可进行如下拓展.

拓展与思考1 煮沸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煮沸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和除尽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因为常温下,O2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I-(见选修4 P21页 ),若需定量测定I-含量,不煮沸,则测定结果偏小.

拓展与思考2 加入H2O2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加双氧水,还可以加哪些氧化剂?(提示:主要目的是加入

H2O2氧化 I-生成I2). 除了加双氧水,还可以通入O3等绿色氧化剂.

拓展与思考3 加入双氧水后得到碘的水溶液,如何得到纯的单质碘?

表1

物质沸点熔点I2

184℃114℃CCl477℃

拓展与思考4 由表1可知I2和CCl4沸点相差107℃,通过蒸馏的方法把CCl4蒸馏出去,从而与碘分离可行吗?

对比实验:

1.将碘置于烧瓶中,水浴加热到50℃时,烧瓶中已有少量的紫色蒸气,当水浴加热到77℃时,烧瓶中已有很多紫色蒸气.

2.将碘的CCl4溶液 80℃水浴片刻,烧瓶中出现紫色蒸气,锥形瓶中也开始收集到浅紫红色溶液,最终烧瓶中残留少量的碘.

由此说明:碘在77℃时较多的升华,所以温度达到四氯化碳的沸点时,大部分的碘随着四氯化碳一起蒸出,说明常压蒸馏不能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结果讨论:

1.采用常压蒸馏方法不能很好分离碘和四氯化碳.80℃水浴片刻,烧瓶中出现紫色蒸气,锥形瓶中也开始收集到紫色的液体.最终烧瓶中残留少量的碘,大部分的碘和四氯化碳一同被蒸出.

2.减压蒸馏可以分離碘和四氯化碳 :将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2g碘溶于30mL四氯化碳中),在室温下,压力在10~15mmHg,进行减压蒸馏,约8分钟就将碘和四氯化碳分离开来.

综上所述,用蒸馏的方法来提取碘是不可采用的方法,常压蒸馏不能分离,减压蒸馏可以分离,但通常在实验室不方便操作.因此可采用化学方法(NaOH浓溶液反萃取法;过氧化氢法)来分离碘和四氯化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二、综合实验题命题特点及其复习策略

1.综合实验题特点

该类题背景大多为陌生情境,但考查的内容都在教材实验里能找到相对应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迁移到陌生情境中,考查学生的辨识能力、概括关联能力等.常见的题型是定性实验与定量测定相结合,试题通常以物质的制备和物质含量测定为背景,考查制备方法及过程、物质性质、操作方法,在题目的最后一至两问考查制备的产率或者纯度测定计算,也会围绕定量测定展开的误差分析、装置的设计和改进、实验评价、化学计算等问题.

2.复习策略

提高综合实验解题的关键是提升考试大纲要求的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三大能力.情境素材多为生产生活类、学术探索类、化学史料类、实验探索类等,但围绕“一核四层四翼”,一定会是真实而非假想的情境.在做题之前提前预设:题干是陌生的,而设问是熟悉的.在此预设之下将会有更大的心理空间对整道题进行更准确的把握. 这就要求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破题、析题的能力,学会在试题提供的情景中提取题目问题的有效信息,联想迁移已经掌握的知识,应用于陌生情境.要同步有效地提升学生这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应该要采用专题方式,根据学生实际量身定做专题训练的例题和习题,来突破定量实验和定性实验,构建好模型.

三、得分策略

1.规范答题,向细节要分

(1)化学用语的“规范化”原则;(2)易于辨识,修正清楚原则;(3)书写答案“不越线、不错位”原则;(4)“见空给分”原则; (5)按空后说明要求填写原则 :只填“大于”、“小于”、“等于”或“偏大”、“偏小”、“无影响”,由小到大,由强到弱等;选项字母是大写还是小写,还是写数字;计算平衡常数还是写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题对小数点或有效数字的要求等.

2.建答题模板,规范答题

要加强答题模板的文字训练,以提升文字组织能力:实验操作类语言表述、实验设计类语言表述、实验现象描述类语言表述、仪器、装置作用语言表述、原因、理由类语言表述、理论型简答题语言表述、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的简答.

3.学会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

十字交叉法、差量法、极值法、整体思维法、平均值规律.

参考文献:

[1]唐敏.碘和四氯化碳的分离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0(5):16.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四氯化碳烧瓶命题
杜仲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钢化玻璃的来历
水重新沸腾实验的改进
神奇的“魔术”实验
注射用丹酚酸A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木瓜发酵液对小鼠四氯化碳诱发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