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灿博 李培良
【摘 要】本文阐述运用移动互联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国内运用移动互联信息技术开展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经验,提出依托移动互联教学平台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包括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移动平台的“3化”核心设计思路、五大板块内容设置及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等,以切实提升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党史学习教育 网络教学平台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3-0007-03
加深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历史的了解,培养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信心,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大学生党员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形势日益复杂,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经济社会转型期间凸显的矛盾与热点被各类错误思潮加以利用,形成非理性言论冲击大学生党员思想观念防线。此外,由于党员发展工作的相关程序要求,不少学生入党时已处于毕业或临近毕业的阶段。而继续深造或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就业等选择都会导致群体呈现明显的流动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处于与党支部活动半脱离的状态,党史学习教育难以取得良好实效。因此,开展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必须抢占移动互联网络阵地。利用移动互联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应对负面社会思潮的网络渗透,以及大学生党员学习教育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把党史学习教育从“专题学”延伸到“经常学”,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一、运用移动互联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党员的成长特点决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具有移动互联思维
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处于行为习惯养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深受影响。据相关调查与统计反馈,日均使用手机超3小时以上的占大学生群体的80%以上。网络产品形式新颖、内容创新,不断吸引着有强烈求新心理的大学生。此外,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加注重独立与个性,追求自我价值存在感的愿望也比较强烈。自媒体的出现满足大学生的上述需求,但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产品的依赖性。因此,开展好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党员使用移动互联产品的习惯和个性特征,关注他们的用网需求和兴趣点,通过打造一系列“爆款”的党史学习教育产品,加强对他们的网上教育引导,牢牢把握好党史学习教育网络阵地。
(二)运用移动互联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
新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和海量信息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的学习和获取资讯提供了便利,但新媒体的多元性、碎片性和虚拟性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对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个性心理产生冲击和影响。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不同程度地在網上呈现,如果不抢占移动互联阵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时给予大学生党员恰当有效的引导,容易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党史时走偏,进而出现理想信念的偏差。此外,大学生党员总体上入党时间比较短,社会阅历普遍比较浅,是非判断辨别能力有限,自我约束力比较弱,在外出学习、实习实训和就业择业过程中党组织的监管相对会比较松散。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党员的党员身份意识容易淡化,极大影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实效。
二、运用移动互联信息技术开展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经验
(一)利用“学习强国”App为主的党员教育类网络综合平台,打造“永不停息的网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
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研究和开发综合性的党员教育管理网络平台,开展经常性、个性化的网上党员教育管理,是全国各地比较普遍的做法。国内已建设了许多党员教育和管理平台,如中宣部的“学习强国”、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的党员教育平台、山东的“齐鲁先锋”党员教育平台、广西的“八桂先锋”、杭州精英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国高校党员学习网等,实现“虚拟教室”设计、“学习材料库”设计和“学习支持”设计,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准和应用能力。这些移动互联平台的出现,打破了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藩篱,使大学生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更具灵活性和趣味性。
(二)利用手机App、QQ群、微信群、微博等“微平台”,建立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微阵地”
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等,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纳入其中,开拓党员学习教育“微阵地”。党组织通过“微阵地”能更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使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更加快捷化、实时化。
(三)利用“易班”网络互动社区打造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云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体系
“易班”(E-Class)作为大学生注册量最大的全国高校知名网络虚拟互动社区,已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网络思想文化品牌项目。高校利用易班搭建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平台,通过易班自带的今日头条、轻应用快搭、优课YOOC模块,发布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跟踪报道,开发设置在线答疑、学习信息发布、交流互动等栏目,建立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互动平台,提升大学生党员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主动性。
三、依托移动互联教学平台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
(一)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移动平台的“3化”核心设计思路
笔者依托学校购买的清华大学优慕课在线教学平台,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课程体系化、学习过程管理精细化、学习内容设置个性化“3化”思路构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管理移动互联平台。通过优慕课教学平台开设新课程设计功能,结合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形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元素齐全的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课程,将大学生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以更加明晰的方式贯穿大学生党员的校园生活中。通过设置“e信息”等模块,完成大学生党员相关信息的登记及学习小组的划分;通过设置“e动态”等模块,实时记录党员通过平台开展学习的各类数据统计,由党支部委员组成的管理小组实时查看并跟进指导,提升党史学习过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设置“e学习”等模块,根据不同小组的专业背景、实践经历等情况,针对性地利用相关课程思政资源,完成红色经典、专业领域党员先锋、专题教育、党纪党规形成的历史及各模块党务工作的历史经验等学习内容的推送,增强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二)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移动平台的5大板块内容设置
按照“学史崇德、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力行”的总要求和体现分类指导的方式方法,充分考虑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党史认知水平,设置党史学习5大板块内容。
1.设置红色经典板块
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经典的党史影视资源、党史文学作品、线下开展的红色经典诵读、结合党史史实拍摄的微视频等,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史重要历史节点的学习,清晰地把握党史的发展脉络。
2.设置党史先锋板块
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共党员的先进事迹,使大学生党员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领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立足大学生岗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领学硬学透的信心。
3.设置党章党纪板块
党章党纪是管党治党的依据,通过梳理党章党纪的历史沿革,增强大学生党员对不同历史时期党章党纪的了解,引导他们发掘党章党纪演进变化背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不断巩固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
4.设置专题教育板块
青年大学生党员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对党史了解不多。开设专题板块就是从党史中选取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如五四运动、遵义会议、西安事变、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等,设置专题讲深讲透,激发大学生党员学习党史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
5.设置党务工作历史经验板块
主要讲解党史中党组织工作运转的相关经验材料,如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如何形成及发展、党开展宣传工作的历史经验、党组织和党领导军队的抓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等。学习党务工作的历史经验,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党员对科学管党治党的理解,激励他们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三)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移动平台的管理评价体系建设
1.党委统筹、支部管理、小组实施的三级管理权限体系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管理,依托平台开发的手机App,以“学号+姓名”实名登录,以“党委+党支部+学习小组”形式进行三级的管理权限划分。学校党委对移动平台拥有最高一级的管理权限,拥有全平台内的成员权限管理、信息发布、内容推送、后台设置等权限;党支部拥有支部内学习小组的划分、支部范围内的信息发布及内容推送等权限;学习小组负责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查看小组内党员学习统计情况、及时督促党员完成学习目标;小组内学生党员拥有信息浏览学习、小组内学习交流互动的权限。
2.“政治导向+目标驱动+自主学习”的学习教育管理策略
开放融合的移動互联时代开阔了青年大学生党员的视野,同时增加了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引领工作的难度。通过“移动平台的直播+在线微党课”的形式,讲清楚大学生党员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和重点内容,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政治引导。党支部基于线下的学习情况调研,通过制订线上学习目标、上传学习资源、组织分组讨论、布置课后作业等手段,形成线上线下双驱动相互促进的学习格局。学习小组根据成员的特点,以充分激发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在平台海量的资源中挑选合适的资源进行组合,落实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小组组织组员结合学习内容中的兴趣点拍摄相关的微视频,在完成视频拍摄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果。
3.“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数据统计+现实表现”的学习教育考核方法
把学习过程数据评价和学习任务测试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平台发布的学习测试、平台后台记录的学习过程数据、线下行为表现的考查等方式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全面评价。党组织发布测试的方式受到“学习强国”App每日的答题所启示,测试试题内容简洁、操作便捷,题目全部以选择、填空、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内容根据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安排不同有所区别。平台后台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了党员的具体学习过程,比如党员的在线时长、登录次数、各模块内容的关注度、互动讨论的次数等。数据在小组内可以相互查看,实现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党员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鼓励。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线下行为表现也是结果评价的一部分,由党员所在班级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助完成。行为表现的考查较好地反映了党员学史力行的效果,它能反映党员是否把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理论认识转化为学习生活中行为改进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测试、后台记录、现实表现三方面的考核,既关注党员理论学习的过程表现,又关注党员学史后的行为改进,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统一。
四、依托移动互联平台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
(一)创新理念
以网络课程体系化的思路构建党史学习教育移动互联平台,解决了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的问题。从一些高校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情况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党员通过“三会一课”开展党史学习较多,但流动在外的党员往往参与不足;虽然党支部布置了相关的学习方案,但党员个人具体的落实情况跟进不足;高校各学院之间的学生支部缺乏共联共享,一定程度存在“各唱各的戏”的问题,学习安排缺乏系统的考量等。依托移动互联平台,以课程的思路把党史学习教育搬到线上,实现学习教育安排统筹与自主开展相兼备、管理后台与内容安排共建共享,能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内容上、形式上、管理上都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针对个性
在总要求不变的前提下重新谋划学生党员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解决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不够主动是因为学习安排未充分考虑大学生党员对党史的认知水平。而移动互联平台学习小组的划分把学习的主动选择权下放,学生党员在讨论学习内容安排上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些变化让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更贴近学生党员的认知实际,学习安排也更容易形成由浅入深、层层相扣的学习脉络。平台在手机中的应用,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契合大学生党员的现实学习载体偏好。据平台开放3个月后的调查统计,大学生党员用于党史学习的时长比未使用移动互联平台前每周多了2.1个小时。
(三)节约成本
依托高校教务部门管理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移动互联平台的开发,经济投入与劳务投入都大大缩减。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回顾党史学习教育校内移动互联平台的搭建完成到成功投入使用,其背后主要有3個条件:一是党委支持,二是高校已购买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三是需要1~2名熟悉网络教学平台操作系统的教师。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实趋势看,满足以上几个条件的高校不在少数,因此本文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总之,依托移动互联教学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充分考虑大学生党员阅历与对党史认知不足、在外“流动”导致的学习不确定性以及学生党员学习载体的偏好等特点,利用优慕课平台功能搭建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探索“政治导向+目标驱动+自主学习”的教育策略,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能提升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陈荣武.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1(3).
[2]叶福林.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3).
[3]史立伟.高校学生党员网络述责测评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
[4]肖世中.加强中共党史教育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
[5]李兰晶,秦洁.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4).
[6]高翔,杨云霞.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
注:2021年度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民族地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研究—以广西为例”(Zkzdkt32);2021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融三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2021KY0247);2019年桂林理工大学党建思政课题“高职院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研究”(GUTDJ2019024)
【作者简介】曾灿博(1985— ),男,广西岑溪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计算机系党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李培良(1978— ),男,广西梧州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组织部部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黄 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