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民生新闻以老百姓生活问题为报道对象,主要以新闻事件报道的方式向大众传递信息。新时期,以民为本、受众本位、服务群众的理念在电视民生新闻采编创新和改革中应运而生。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电视民生新闻采编普遍存在报道缺乏意义和价值的琐事、填补不健康新闻等通病。对此,新闻采编人员要提高认识,提高修养,深入社会基层,关注群众生活。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采编;问题及对策;纪实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4-0169-03
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时代改革的决定性力量。民生新闻正是以民本思想为出发点,站在人民的角度,以人文叙事的手法表现老百姓生活的新闻。民生新闻做到科学采编和实时报道,在群众和政府间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不但能帮助政府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大量的民生问题,还能促进新闻媒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
民生新闻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节目,其报道内容大多是普通百姓的生活,通过平民视角对社会上最新发生的关乎百姓生计、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的事件进行报道,具有强烈的民生情怀。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民生新闻更接地气,不管是选材的范围、内容还是角度,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它心系大众、贴近大众,是群众关注度最高的一种新闻类型。民生新闻通过新闻传播的力量,呼吁社会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收视率相对稳定[1]。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原则
第一,政治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仍是主流媒体,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政治主张、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民生新闻切不可为吸引观众而发表有违国家政治、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消极负面的看法和观点,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第二,真实性。真实是民生新闻采编的首要条件,只有坚持民本思想,全面了解事情真相,才能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在真实反映客观事件的基础上,民生新闻才能具有公信力,这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重要区别之一,电视民生新闻在采编过程中要注重甄别和审核素材的真实性以及内容的可靠性,力求将最客观、最真实的新闻传递到民众眼前,绝不允许为了增强播报效果、博取眼球而人为地制造虚假新闻或者过分夸大新闻事件。
第三,合理性。民生新闻在题材、内容、形式上必须科学合理,遵守法律规章制度。记者应当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尊重被报道人隐私的基础上挖掘事件内涵,既要向社会如实讲述,又要保障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此外,在画面镜头的制作上,电视台要尽量避免容易引起人不适的内容,如血腥、暴恐等。
第四,深度性。民生新闻的采编和报道要从百姓生活角度出发,其内容要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不能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是要通过人文化的报道,引起社会各方关注,知晓政策、制度、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解决问题,引发大众思考,从而避免这类问题再次发生,维护社会和谐。
三、电视民生新闻采编的主要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在新时代的迅速走热,成為媒体界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以报道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件为主要形式的采编方式,对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民生新闻对新闻领域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该类新闻题材持续走热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一些误区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
(一)盲目效仿高热节目
当前,大量的民生新闻栏目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影响力较大,创造了一个个收视率神话,这使得其他电视台纷纷效仿。如南京电视台的《绝对现场》《服务到家》等栏目,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事实上,盲目效仿高热节目,不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会取得成功,不一定会带来高效益和高收视率。一旦观众对相似的节目内容产生审美疲劳,就会出现流失。这种问题在地级市电视台尤为严重,表现为多个栏目争夺同一资源,这完全属于内耗式竞争。这种无效竞争只会不断缩小新闻节目的市场空间,节目的生命时长极短。民生新闻栏目应当脱离这一恶性循环,精准把握市场,细致分析群众的需求,只能借鉴优秀新闻节目的采编形式,采取一定的技巧,走向异质化的道路,才能让新闻节目市场散发光芒,才能激流勇进,争相创新[2]。
(二)采编风格非常固定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各类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抖音、微博、微视等让视频传播具备了短小、快速的风格,让传统的时政新闻脱离了枯燥生硬、宣传味浓厚的困境,在初期得到了较快发展,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但这一风格并不能取代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民生新闻要对老百姓的生活进行报道,实现真正关切,就不能只停留在短时报道、快速反应、迎合收视兴趣等方面,而是要深入挖掘,进一步研究和拓展,开辟一片让群众理性思考的空间,吸引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理解、帮助困难人士走出生存困境,这样才能凸显新闻的民生情怀。因为观众的口味是动态变化的,只有多元化的风格才能让民生新闻走向持久发展的道路。
(三)价值尺度判断单一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后以其纪实、亲切的报道风格和新鲜的面孔收获了一大批观众,这是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成就,但是如果电视民生新闻仅将观众的注意力、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的唯一价值追求,就会显得过于单一,而且还会失去新闻创作原本的价值,走向世俗、庸俗的道路,与民生新闻的本质精神相背离。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大局意识的媒体,是不会一味地迎合市场的,而是要在尊重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民生新闻要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将其作为判断节目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
(四)话语空间区域限制
在社会转型期,民生新闻出现了农民失语的现象,这恰恰是社会资源分布不均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较为分散,缺乏稳定的消费支出结构,居住环境较为封闭,与外界缺乏交流,媒介资源稀少,农民也缺乏积极参与意识。农民对信息的需求较小,农村商品经济落后,信息传播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在信息采集和新闻制作上缺乏时效性。很多民生新闻大多聚焦城市生活,强调本地特色,这是因为其话语空间受到了限制,并由此产生了价值错位。
(五)采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民生新闻因其真实性、时效性及贴近百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了采编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短板。随着90后、00后采编人员逐步入职,民生新闻采编人员队伍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很多采编人员因为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新闻点不够敏感,进而导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流失,对于事件的把控居于表面,不擅长也不知怎样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不注重调查研究,进而导致报道脱离实际。
四、解决电视民生新闻采编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新闻采集
民生新闻应当凸显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理念,这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新趋势。需要注意的是,民生新闻既要掌握好以民为本的内涵,也要警惕内容的庸俗化、同质化。如果一味追求短、平、快的效果,制作的节目内容缺乏充实性,反映的问题过于琐碎和片面,那么节目就无法深度挖掘事件的内涵,流于形式。采编时,应当了解民众的需求,深入调查民意。编辑和记者要抓住大众的胃口,关注社会关心的话题,进行研究性调查。可以借鉴优秀电视台的播报方式,从收视率、大众满意度、行业整体发展等方向入手,找到正确的采编方法。
比如央视2套《生财有道》栏目,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百姓致富这一核心,每期节目都会走访一个地方,将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娓娓道来,其意义在于拓展农民致富思路,搭建农民致富桥梁,为农民回乡创业打开新门路。
民生新闻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百姓生活,但也要避免信息采集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只关注到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如过多报道小区居民利益、水电暖问题、农村环境等,从而给观众带来一种新闻就是矛盾体的错觉。还有一些民生新闻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趣味,偏好于报道家庭暴力、治安案件,严重偏离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对此,采编要善于创造因势利导的效应,将信息所占比重进行合理划分,以弘扬新时代先进精神为主线,对社会矛盾、民生问题分比重地进行报道,这有助于改变观众的传统观念,消解其不满情绪,引导他们关注弱势群体,并对社会性问题保持理智分析。
(二)节目采访与录制
以往的新闻采编多以客观的第三人称为主要报道的视角,这种方式不利于拉近采编人员和被报道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要通过第二人称或第一人称的叙述,贴近百姓,成为他们的贴心人。采编人员要成为新闻事件的代表,带领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转变人称能让采编人员在无形之中扮演导视、预告的角色,将很多普通百姓无法说出、不敢说出的话展现在观众面前,痛快地说出人们的心声,让报道渗透百姓的心灵。采编人员的双眼就是群众的双眼,采编人员要站在观众的角度看待新闻事件,这样的报道才具有价值,才能牢牢锁住观众。采访应当情感饱满,事件讲述要生动逼真,与观众站在同一角度,适时地加入自己的看法,增加对新闻事件的点评,通过较为客观的评论加深观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好地融入,产生共鳴。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要区分不同形式的报道环境。比如在报道身边的感人事迹时,应当以扮演当事人朋友的角色,用亲切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营造意境,画面录制也要捕捉到细微之处的感人元素,比如当事人的笑容、举止等。如果是不同的采访主题,则可以设置一些故事性、悬念性、连续性的氛围,层层递进,让事件报道更具真实性。民生新闻的采访也要讲究技巧,要根据被访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采访方式,采访前要列好采访提纲,采访要突出重点,抓好细节,提问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洁客观,提问的方式也不能过于单一,要进行多角度提问。同时,民生新闻的采编人员还要平易近人,能给人以亲近感,这样不仅有利于拉近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更易于获取新闻资料,采编出来的民生新闻也会更加真实、生动、饱满。
(三)纪实性与画面造型
摄像机是采编人员的“第三只眼”,可以利用它来观察现实、记录现实,最终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展现新闻内容。纪实性越强,摄影作品所传达的感染力就越强,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也就越强。民生新闻以社会生活为表现对象,强调的是纪实性。
当下,新闻报道也要注重运用多种拍摄技巧。运用长镜头拍摄能够将观众带入事件当中,现场感更为强烈,增加民生新闻的真实性;运用空镜头和关联镜头有利于形成动静、前后对比,从而突出主题,引导观众深入思考;适当地运用隐蔽拍摄的手法,可以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很多时候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新闻效果。同时,在拍摄人物众多的事件时,要注重个体拍摄,细微处拍摄,从个体见主题,从细微处见核心。综合各种拍摄技巧,能让画面语言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故事画面更加夺目。在画面造型上赋予一定的艺术表达,能使民生新闻的纪实性审美内涵更加充实,能将生活化的内容上升到心灵化的境界,报道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他们会将事件中的形象人格化、心灵化,并深入探索新闻世界,从而唤起社会良知。除了画面的构造外,民生新闻还需要增添一些有节奏的音乐来增强事件的悬念感。感人场景搭配催人泪下的音乐,严肃的场景搭配幽默、讽刺的音乐,丰富电视画面的意境。
(四)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
民生新闻的采编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复杂的过程。民生新闻要具备客观性、真实性、新颖性,还要兼顾深度、内涵,这样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才算得上一则好的民生新闻,而这实质上是对采编人员综合素质的考验。采访、撰写、编辑、拍摄和播报是优秀的采编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如果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那么就无法从纷乱繁杂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一个新闻,尤其是民生新闻的社会意义在于不拘泥于家长里短,从细微处真实反映百姓生活,代表百姓发声,而这既是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是其价值的体现。当然,仅发现新闻线索是远远不够的,采编人员还要善于进行新闻策划,即选好一个新闻点,确定主题后,发挥发散思维,不停留于事物表面,不固化形式,围绕主题新闻点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力求触及观众内心,形成有深度的民生新闻。
采编人员的能力还体现在对民生新闻价值的判断上。能够改变社会舆论导向的新闻近几年屡见不鲜,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提高眼力和甄别能力,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采访、编辑、整合正能量的民生新闻并传达给观众。诚然,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采编人员自身要坚持学习,阅读专业书籍,不断总结、实践;另一方面,单位要加强采编人员上岗前的择优选拔,强化培训,在其上岗后亦要落实传帮带机制,以切实提高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
五、结语
民生新闻最大的特征便是基于大众视角,走进普通民众找寻线索、报道真实内容。从某个角度来看,当今的媒体不应局限于单一的主体,而是要把人民当作主要受众,不断拉进新闻与群众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报道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聂宗权.探讨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传播力研究,2018,2(27):126.
[2] 陈云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策略[J].记者摇篮,2020(9):125-126.
作者简介 张润东,本科,记者,研究方向:电视新闻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