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李子萌
摘要:透视法作为绘画技法的基本理论,在艺术创作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透视的方法,今人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总结为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文章从透视法的产生、发展出发,明晰这两种透视法的异同并溯其根源,进而阐述中西方透视法出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透视法;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3
1 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
中西方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视角,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表现透视现象的方法也大相径庭。广泛认知中,西方以焦点透视为准则,以理性的观察和严谨的计算科学地表现透视现象,在画布上高度再现人眼所看到的现实,画面中只有一个固定的视域、一个视点、一条视平线、一组灭点,通过单元格式的透视方法直观清晰地将现实空间表现出来。有别于西方的焦点透视,中国的透视方法被称为散点透视,即以移动的视点观察事物,打破视域的界限,通过漫视的方法和多视域的组合,将在所处环境中见到的景物有机统一到同一个画面中。然而,散点透视这一术语其实并未得到科学的证实。中国现有的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关于散点透视的记载,也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持,并且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我们也很难找到画面的焦点,当时的透视观念更多被称作“远近法”。但在笔者看来,散点透视于焦点透视而言,在词义上完全相对,且能较为清晰地概括出中国传统绘画多视角的特点,能将中国与西方表现透视的方法区分开来,所以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文章沿用。
2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透视法的相同之处
西方有色彩透视、空气透视、线透视、消逝透视等多种透视方法,中国也有“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水无波”等对透视的理解,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法虽然表现方式不同,展现的效果也独具特色,但最终想要呈现的都是客观存在的透视现象。总的来说,物体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视觉感受是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这是一个人视觉最直观的反应,是不证自明的事实,人眼视觉是每个人都有的生理基础,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需要用眼睛来看事物,用视觉来感知事物,进而通过思维的整合,将透视现象展现在画面之中。所以,在同样的感知基础下进行的透视方法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共通性[1]。
3 中西方傳统绘画中透视法的不同之处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透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风格和观看方式上。
从表现手法上看,西方的焦点透视严格遵循“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客观规律,甚至会通过精密的计算总结出最完美的比例,以高度写实的手法和精湛的绘画技巧来记录眼前的世界,这种严格遵循客观现实的表现手法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能将所见事物真实再现,让观者仿若身临其境一般。中国的散点透视与之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感是模糊的,这也是散点透视体现在中国画中的一大特点,其与画家的“艺术意志”有关,并不一味追求写实,更加注重心灵感受,以“以小观大”的观念纵览全局,把所见之景糅合在同一画面之中,展现广阔的心境。画家的视线虚无缥缈,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高低起伏和阴阳开阖,宏观全面地整合画面结构。
表现方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创作风格的不同。科学至上的焦点透视造就了西方传统绘画写实的创作风格,其是理性与艺术的高度融合,画面中充斥着一丝不苟的理性之美。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绘画要自如许多,散点透视更多是从画家的内心感受出发,展现景物在心中的升华,代表的是意志、情绪和品格,追求心神的高度契合,是“神似”而非“形似”,画面中蕴含着波澜壮阔的意境之美,创作风格是写意的[2]。
在观看方式上,西方艺术家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把眼前活动的景象加以静止,描绘瞬间的场景,画面内容是定格的、时间是固定的、场景是有限的,画面更具穿透力和代入感,清晰明了地告诉观者此情此景究竟是何。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见图1)是焦点透视的典型,画面讲述的是耶稣及他的十二个门徒共进晚餐的场景,耶稣摊开双手说有人出卖他的一瞬间,门徒们脸上诧异、惊悚、怀疑、愤怒的表情在画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仿若“那时那刻”的场景就在眼前。画面以耶稣的头部为焦点,往后延伸的平行线聚交于此,十二个门徒的头部也分布在视平线周围,画面极具穿透力,有限的空间展现了焦点透视的科学严谨。
而中国的散点透视挣脱了时空的束缚,画面内容不拘泥于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也不受画面尺幅的限制,创作者心存大千世界,将多个场景编织在一起,灵活自如的构图,使人的视线保持流动,营造无限的空间,叙述生动的情节。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见图2)最能体现中国散点透视的创作精神。该图采用鸟瞰式的构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当年热闹繁荣的景象。采用全景式的方法,使一座城市的全貌跃然纸上。卷轴拉开,开端的城郊远景虚幻缥缈、安然闲适;继续向前漫步,城市逐渐繁华,在虹桥达到了热闹的高潮,汴河沿岸的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不断;继续向前走去,街市、车马、行人络绎不绝,精彩纷呈。故赏此画时,我们可以随着视角的不断转换看到不同的城市风貌,像观影般一帧帧出现在眼前,这便是散点透视中“移动视点”造就的恢宏气势。
4 中西方透视法差异的影响因素
4.1 不同的哲学思想
西方古代哲学思想以古希腊思想为代表,其源于对世界理性的观察,影响着西方古代的传统绘画,以赫拉克里特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其与柏拉图的“美在于理式”学说奠定了西方传统绘画强调写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西方将美看作比例的高度和谐,他们对“数”的理解可以上升到万物本源的高度,这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他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学思想同时具备数学的精确性和几何学的科学性,如极具美学意义的黄金比例。所以,在古希腊思想影响下的西方传统美学不得不用科学理性的焦点透视来模仿自然。
儒、释、道三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使中国传统绘画展现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极高境界。唐代張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美学也对散点透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要求画家深入自然,感受四时之景的变化,师法自然,经由内心和个人主观意识悟出一番道理,抛弃再现模仿,展现情韵与深思。在这些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审美取向更偏向于意境的表达,展现的是自然与画家灵魂的碰撞,不安于形似的复制,更追求神似的感悟。画面中的景象虚空缥缈,灵动自如,空间无限放大,也不拘泥于某时某刻,环顾四面,一步一景,畅叙幽情,这唯有散点透视技法才能实现[3]。
4.2 画家的多重身份
画家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也是影响中西方透视法差异的主要因素。身份地位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在科学至上的西方社会,艺术家大多从事与科学相关的工作,他们思维缜密、洞悉力超群,在数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都小有成就,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明确的理性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他们发明了测量透视的仪器,创造了以焦点透视为主的科学的透视法则,像我们熟知的达·芬奇,他除了是享誉世界的画家之外,还是建筑师、解剖学家、医生、设计师等。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往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寄托于画作中,而画家精通诗词歌赋,好音律、善棋艺,个个都是满怀情意的文人雅士。他们并不钟情于科学研究,而是醉心于作诗论画的高雅集会,通过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创作表达情意,展现极高的文学素养和人格修养,唐代的王维就是其中的代表。王维参禅悟道,学庄信道,在诗词上有极高的造诣,更是南宗山水画的鼻祖,诗画双绝,故苏轼对王维有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极高评价。所以,中国传统画家大多是诗人和文学家,他们博览群书,寄情于景,作画时不拘泥于透视的束缚,更多的是表达心境,展现意境。
4.3 独特的载体形式
传统绘画作品大多以实物载体为依托,不同的绘画载体也会左右画面结构,影响透视的表现手段。西方早期绘画作品大多以壁画的形式出现,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壁画一直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广受推崇,后来出现了大量的布面油画,二者作为西方传统绘画最主要的载体形式,对焦点透视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教堂壁画(见图3)恢宏壮丽,作为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建筑透视属性,这种属性是其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就布面油画而言,虽然画布本身是平面的,与纸无异,但画布需要按照尺寸固定在画框上才可创作,借助木板的支撑将画布固定,同时又使作品有了固定的空间属性。因此,教堂壁画与布面油画的共性在于空间的基础性和画幅的固定性,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尺寸一旦确定便不可随意改变,画家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恢宏的场面、再现真实的情景,不得不用焦点透视增强画面的凝聚力,通过焦点和平行线来聚焦人的视线,强化现实感受[4]。
相比之下,中国画的载体形式要灵活许多。中国画的载体主要是绢和宣纸,从尺幅上来说,虽然二者有固定的尺寸(四尺、六尺、八尺等),但材料的特殊性和水墨的延展性使绢和宣纸是可以拼接的,画家可以根据作画需要无限延长画面的尺寸,并且中国画的形式多为卷轴,卷轴打开的过程自带观看的“动势”,与具有固定和静止特性的壁画、布面油画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是中国绘画具有散点透视效果的重要原因。
5 结语
基于同样的视觉生理基础和感知基础,东西方艺术家对眼前事物的所见所感具有一定的共性,毕竟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即便在表现方法上有再大的不同,最终结果都是将这个现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在画面之中。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二者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产生,依附于不同的政治文化生活,这也是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这两种透视技法作为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西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小窕.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法比较[J].美与时代,2016(2):14-15.
[2]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3] 李云鹏.中西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比较研究[J].美术文献,2020(3):12-13.
[4] 李晓石.明代中国绘画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绘画题材选择的比较研究[J].美术文献,2020(2):28-29.
作者简介:张清(1967—),女,山东济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
李子萌(1996—),女,山东日照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