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聚焦·代言

2021-05-30 02:14李先虎
学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铁画风物芜湖

【设计背景】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专题对应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根据教材活动提示,本节课要采访有关人物或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风物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教材的基本结构包括单元导语、学习活动、学习资源三部分。单元导语以诗意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家乡及家乡文化的内涵,提示了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安排了三项内容:①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并提供了四条活动提示和关于建筑、访谈的两个图表。②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也安排了四条活动提示和一个调查报告结构表。③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安排了三条提示。学习资源部分,安排了毛泽东的《调查的技术》、王思斌的《访谈法》和钟敬文的《節日与文化》。三部分内容互相补充,导语提供活动的内容与目标,学习活动提供了方式与方法,学习资源提供了支架与路径。

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同。

“家乡文化生活”专题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在学习中可融入“当代文化参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任务群。

【学习目标】

1.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记录有关家乡风物材料,增进对家乡文化的情感与认识。

2.掌握访谈、考察的相关知识,在考察与访谈中提高交流沟通的能力,理解家乡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

3.认识家乡风物的文化价值和作用,撰写《家乡人物(风物)志》,传承弘扬家乡优秀文化。

【专题实施】

第一课段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核心任务:了解并掌握文化常识、研究方法和文体特征等必备知识,设计考察方案、访谈方案,发现整理家乡文化资源,撰写《家乡人物(风物)志》。

一、学习任务

1.了解有关家乡文化的知识,掌握访谈、考察、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熟悉相关文体的基本特征。

2.设计实施访谈、考察方案,发现、聚焦家乡文化,撰写《家乡人物(风物)志》,为家乡文化代言。

3.分享交流:组内展示自评,班级交流互评,教师总评,优秀作品在班级、年级、学校

公众号展示。

二、课时安排

4课时

三、学习资源

1.教材第75-78页:毛泽东《调查的技术》、王思斌《访谈法》与钟敬文《节日与文化》。

2.资料链接:汪曾祺《胡同文化》、《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情境导入

“百里芜湖县,封侯自汉朝。荻林秋带雨,沙浦晚生潮。近海鱼盐富,濒淮粟麦饶。相逢白头叟,击壤颂唐尧。”芜湖自古储精毓秀,人杰地灵,鱼米之乡,富庶繁华,通过唐代诗人刘秩《过芜湖》可以遥想芜湖当年的魅力。“白鸟白莲为梦寐,清风清月是家乡”,晚唐诗人皮日休的诗句更是让人神往。原来芜湖这么美!事实上“半城山,半城水”只是她的肌肤,芜湖的美不仅美在肌肤,更美在骨子里。何谓“骨子里”?“骨子里”就是指芜湖的历史文化。

学习这个单元,让我们走进家乡文化,了解家乡文化,了解芜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零距离触摸家乡文化,去唤起那久违的记忆,深刻领会家乡文化的魅力,增进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后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五、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一:提供活动支架

1.文化杂谈理解几个概念

何谓文化?何谓家乡文化?何谓文化心理?

①借助工具书、政治教材等,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

②合作交流,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并进行总结。

点拨与总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它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家乡文化是指出生于或长期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生发并通过代际传承下来的思想感情、生活习俗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文化心理指特定文化中的人内在固有的对刺激的解释和以此为基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或行为方式。文化心理包括文化认同、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

2.研究方法介绍几种方法

了解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物和风物,离不开人物访谈、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尤其通过访谈和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完成写作任务做准备。

①自主阅读材料,了解两种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72页的相关内容以及“学习资源”第76-77页的《调查的技术》和《访谈法》,相互交流,了解两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和注意事项。

②交流阅读体会,最终达成共识

点拨与总结:考察指的是实地观察调查,就是亲自到现场走走看看,随时对看到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分析,把握考察对象的特点。实地考察可以用现场拍照或收集实物等方式进行记录保存。实地考察要注意:要选好观察对象和环境,要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要灵活安排观察程序,要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访谈,就是围绕特定的目的和主题提出问题,以谈话纪实的方式,通过被询问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的事实材料。访谈既可以采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被访者自述的形式,比较灵活。访谈注意事项:要有充分的准备,要了解访谈对象,确定访谈主题,拟定访谈提纲;访谈时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提问方式要根据访谈对象的身份、性格、学养等因素确立。

③现场模拟访谈,师生之间互评

小组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模拟访谈,师生共同点评。

3.呈现方式掌握几种志文

①自主阅读材料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72页相关内容,了解有关“志”的知识和撰写要求。

②理解几个概念

何谓志?何谓风物志?何谓人物志?

③讨论交流总结

点拨及总结:志,是记录的意思。风物志,是专门记述地风士气候、物产、名胜的文章或著作。“家乡风物志”就是对家乡风光景致、特殊物产、地方习俗、信仰禁忌等如实介绍的文章。人物志,是记载一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的资料,是地方志的重要内容,对后人研究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入志标准:本籍为主,兼收客籍;古今皆收,详近略远;正反兼收,正面为主;生不立传,突出贡献。

4.初步感知欣赏两篇例文

①阅读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第77页《节日与文化》和补充资料汪曾祺《胡同文化》等。思考:文章分别记述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体会?

②交流与汇报: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点拨及总结:钟敬文的《节日与文化》主要讲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岁时节日为主,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是受天候、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影响,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具有某种特定风俗活动和仪式内容的时日。

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先从北京胡同方正、取名、宽窄、网络几方面写出了正、俗、多、静的特点;接着从居住、人际、饮食、处事四个方面本别表现北京人安土重迁、交往不多、易于满足、冷眼旁观等性格特征;然后文章用具体事例来表现北京人的“忍”;最后表现作者对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作者在写胡同,也是在写文化,在表现北京人的性格特征同时,从一定意义上也是在表现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

5.发现之旅芜湖文化知多少

①思考与发现:在你的家乡文化生活中有哪些著名风物?有哪些历史名人?或者在你周围有哪些身怀绝技的平凡人物?让这些思考唤起你对家乡文化的情感记忆与审美体验,走进家乡,去品味家乡,认识家乡的文化。

②阅读《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③讨论与交流:小组充分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点拨并总结:城市发展、非遗名录、风俗节日、红色文化、家族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民间游艺、企业文化、文化遗址、中医文化、已故历史名人……

第二课时

学习活动二:做好准备活动

(一)方式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家庭住址和兴趣爱好结成4-5人的学习小组,推选出组长并做好外联、方案设计、记录拍摄、资料汇总、预案等分工。

(二)聚焦确定考察对象

考察对象可以是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建筑、地方民居、文化習俗、名优特产等,要特别选取其中对家乡文化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独具特色的风物,一边在确定考察对象的同时,明确考察的主题。

芜湖的“非遗”当首推铁画,芜湖铁画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其特点既有国画、水墨画之境,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黑白分明,苍劲凝重,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的剪纸也非常有特色,兼具南北风格,既有北方之粗犷浑厚、朴拙大气的特点,又有南方剪纸玲珑剔透、细腻空灵的风格。

芜湖的美食也非常有名:耿福兴、麻辣烫、藕稀饭、虾子面、小笼包、腰子饼、波波烧饼、长江三鲜、酒酿水子、老濮凉粉、傻子瓜子、送灶粑粑、芜湖烤鸭、无为板鸭、小邢板栗、渣肉蒸饭、老奶奶牛肉面等。

芜湖的古今建筑:古城、赭塔、滴翠轩、广济寺、临江桥、柳春园、中江桥、中江塔、鸠兹古镇、镜湖烟雨墩、圣雅阁教堂、芜湖博物馆、芜湖大剧院、芜湖科技馆、芜湖老海关、夫子庙大成殿、芜湖奥体中心、芜湖长江大桥、长江三桥、芜湖新火车站等。

芜湖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许多红色文化:繁昌烈士陵园、皖江烈士陵园、王稼祥纪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芜湖市烈士陵园、戴安澜将军纪念馆、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新四军第七师师部旧址等。

……

(二)再聚焦明确访谈对象

1.明确访谈对象

人物访谈是获取资料的重要途径。谈谈的对象可以是长辈,可以是老师,可以是专家学者,可以是在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如果想了解城市的变迁,那就采访身边的老人;如果了解“非遗”,那就采访专业人士;如果了解美食,那就亲自接触品尝,采访食客与厨艺大师;如果了解红色文化,那就采访老英雄以及他们的后代;如果了解历史人物,不妨采访自己的历史老师;如果了解节日记忆,那就采访祖辈、父辈……

比如:针对芜湖铁画的“保护与发展”的访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①搜集资料:了解芜湖铁画的起源与发展、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工艺流程、文化价值、问题与改进、现状及保护以及对当下的意义。可以阅读李涛《铁画艺术》、庞磊的《芜湖铁画》、王荣才《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研究》……

②访谈对象:芜湖当今铁画领域的代表人物,储金霞、储莅文、滕恃勇、魏民春、杨光辉、张德才、张家康……

③访谈问题:围绕铁画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被访谈人个人成长故事及成就,市场经济大潮下铁画面临的困境,保护与传承,未来发展等话题设计访谈问题……

2.搜集相关资料

确定了考察对象、访谈对象与考察主题之后,小组分工查阅各类用工具书并运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分类搜集相关资料,尤其是有关铁画的传奇人物、传奇故事;还要了解被采访人物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个性经历等具体细节,以便能够根据人物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增加采访成功率。

3.制定风物登记表和访谈记录表

①访谈

②实地考察

4.了解活动的流程与要点

①准备: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准备考察、访谈记录表和必要用具,如照相机、录音

笔、笔记本、笔、食物等;利用周末或假日完成。

②见面:称呼得体,彬彬有礼;态度诚恳,平等尊重。

③交流:認真倾听,适度回应;语言得体,张弛有度。

④提问:围绕主题,避虚就实;问题明确,层层深入。

根据访谈对象,访谈方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或激发兴趣,调动情绪;或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或宕开一笔,迂回诱导;或诙谐风趣,拉近距离;或注重逻辑,层层深入。

⑤记录:现场及时记录回答内容;如用录音或拍照的形式,要经过对方同意。

⑥结束:及时归纳、整理访谈记录,为“志”的写作准备好基础材料。

第三课时

学习活动三:完成《家乡人物(风物)志》

1.完成实地考察和访谈

利用周末、国庆假期,选取家乡有名的人物或最具特色的风物,通过查阅文献、访谈人物、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记录、整理、说明,突出人物贡献、品格、影响,认识风物特点、精神内涵与文化影响,为撰写人物志、风物志作准备。

2.课件展示:把考察、采访的材料汇总整理,下节课以课件的形式在班级展示。

3.为家乡代言:撰写一篇《家乡人物志》或《家乡风物志》,为家乡文化代言。

要求:①写人要抓住人物的个性、主要贡献和精神气质,写风物要抓住风物的渊源、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历史文化影响、现状及保护、未来发展等。②以记叙、说明、描写为主,适当辅以议论、抒情。③充分利用前期个人和集体的学习成果,注意写作的角度,写作前组内同学进行交流,避免撞车。④不少于800字。

第四课时

六、学习评价

1.课件展示:记录过程真实、详尽,有图片、音频、视频等等。

2.作品分享交流,根据附录中的评价表进行反思评价。

①组内分享展示,组员根据评价表自我评价。

②班内分享交流,班级根据评价表进行互评。

③教师总结讲评,根据综合评价评出优秀作品。

④优秀作品在班级、年级或学校公众号展示。

附录:

1.“家乡风物考察与访谈”活动过程评价

2.“家乡风物考察与访谈”写作评价

(作者:李先虎,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芮瑞]

猜你喜欢
铁画风物芜湖
“有温度”的铁画
——储铁艺铁画作品欣赏
国学小笔记:“可盐可甜”的地下第一IP
江南风物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
芜湖滨江天际线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探访非遗芜湖铁画传统手艺获新生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芜湖铁画的价值探索
芜湖铁画艺术品产业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