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 张锦雨
摘要:大部分词典释“七青八黄”为“钱财”,有的辞书也列出了“七青八黄”的其他意义,但都不够全面。文章借模式词语“七A八B”的特殊结构,将“七青八黄”拆成“七、八”和“青、黄”分别释义,再结合文献探讨“七青八黄”的意义,以期完整归纳词义并为辞书释义提供参考。
关键词:七青八黄;近代汉语;释义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16ZDA175)
目前有不少与近代汉语相关的辞书皆有收录“七青八黄”一词,并且都将其释为“钱财”,如吴士勋主编的《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释之为“原指金的成色,引申为钱财”[1],刘益国《元曲熟语辞典》释之为“本指金子成色,用以代指金钱”[2]。除此之外,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罗竹风《汉语大词典》、岳国钧《元明清文学方言俗语辞典》、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梅萌《中华成语大典》等皆释之为“钱财”。有的辞书也列出了其他含义,如石汝杰《明清吴语词典》释“七青八黄”为“杂七杂八(的人际关系)”[3],冷玉龙《成语辞海》释其为“又青又黄。形容颜色不一……青一阵,黄一阵。形容神色慌张或恐惧的样子。”[4]白维国《近代汉语词典》对“七青八黄”的释义较为完整,列出四个义项,分别是:“借指金银、钱财”“借指杂七杂八的成分和关系”“指青黄颜色”“指纷杂的语言”[5]。
从词典的释义情况可见,人们对“七青八黄”的释义越来越深入。不过,我们认为目前辞书对“七青八黄的”释义仍不够全面,有些未被词典收录的关于“七青八黄”的例句依然不能被很好地解释。要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七青八黄”的特殊结构入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解释。
“七青八黄”的结构符合模式词语“七A八B”的结构。“七青八黄”一词由“七、八”和“青、黄”两部分组成。其中,“七、八”是常项,“青、黄”是变项。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其结构,把“青、黄”看做两个意义相类的单音节词。另一方面,“青、黄”符合模式词语的“构词顺序原则”[6],“即如果A、B能够组合为一个词语,那么A、B的语序基本上就跟原来词语中构词语素的顺序一样”[6],我们也可把“青黄”看成一个双音节词语来讨论。“七、八”和“青、黄”两部分都一定程度地承担“七青八黄”词语的意义,我们将探讨“七、八”和“青、黃”两部分的释义,再结合文献探讨“七青八黄”的意义。所训并非达诂,还望方家指正。
一
“七、八”联缀组成的模式词语“七A八B”在近代汉语时期十分常见。“七A八B”中的“七”和“八”并不能全部理解成本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七…八…”释为“嵌用名词或动词(包括词素),表示多或多而杂乱”[7]。其中,近代汉语中,“七…八…”不止多而杂乱一个意思,故我们先讨论“七”和“八”的情况。
“七”和“八”在先秦时期开始使用时,两者都表示具体的数量,该义在现代依然保存本义。后来因为“七、八”常与数词“十”合用,逐渐产生“十常七八”“十有七八”“十七八”等结构。如:
(1)是岁天下牛死者十七八,麋鹿亦多死。(《北史》卷八九)
这些结构中的数词在产生之初仍表示具体的数量,但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这类结构逐渐简化,人们有时将“十七八”中的“十”、“十常七八”中的“十常”、“十有七八”中的“十有”省略,让“七八”二字承担原有的意义。
与此同时,“十”“七”和“八”也渐渐摆脱具体的数量义,人们将“十”看作满的状态,将“七”和“八”看作接近满却不够满的状态,于是“七”和“八”的意义开始虚化,有了“多而未满”的意思,用来形容事物数量多或程度深。
“七”“八”连用产生的新义对“七A八B”中“七、八”意义的探索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发现,这种新义也可用来解释“七A八B”中的“七、八”,并且该词义又进一步发展。郭攀在《“七、八”联缀表义的流和源》中将“七、八”分为“实数义、虚化义及词缀义”[8]三类。“七青八黄”中的“七、八”可以指具体实数,也可以指虚化义。郭攀认为,虚化义亦可分为两种情况,“(1)数位性性状义和程度义……(2)借助‘七、八与他类概念间狭义的数目性对应及广义的泛指关系以指代他类概念的指代义。”[8]结合郭攀的观点和“七青八黄”在文献资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将“七青八黄”中的“七、八”意义归纳为:具体数量义;形容程度深;形容数量多;指代义。具体情况将在第三节说明。
二
“七青八黄”中“青、黄”既可以看做是两个单音节词,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双音节词。我们先讨论将“青、黄”视为两个单音节词情况。
“青”和“黄”被大量辞书收录,我们选出《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近代汉语词典》等辞书搜集它们的意义并列出表格。在表中我们只选列出与“七青八黄”意义有可能相关的义项。
各大辞书对“青”的解释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青”作颜色时,可指靛蓝色,也可指黑色。“青”作黑色时,可用来形容人,如“青头白脸”“青眉”,也可具体形容人脸的颜色,如“脸青鼻肿”。“青”也可引申为小儿和年轻的人。它释为年轻人时,可组成中性词如“青春子”“青年”等,也可组成贬义词如“青皮”“青皮光棍”等,表示对年轻人思想行为不够成熟稳重的不满。“青”可用于形容物,后来也泛指青色之物,如“青黄不接”。除了“青”,各大辞书也有关于“黄”的记载。
各大辞书对“黄”的解释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黄作颜色时,可形容物,也可形容人。“黄”形容人时可形容人脸,如“黄干干”“黄干黑瘦”;也可形容人的头发,如“黄毛”等。“黄毛”指黄色的头发,借指“年幼或指年幼之人”[5]。故“黄”也同“青”一样,可释为幼儿或年轻的人,如“黄口”“黄头”“黄毛丫头”,含贬义色彩时有“黄黄子”等词。
由上可知,“黄”和“青”的意义有相似之处。
“七A八B”中的“A”和“B”既可以是同义(近义)词,如“七拼八凑”,也可以是反义词,如“七高八低”。当“A”和“B”为“青”和“黄”时,作为两个单音节词,他们的意思也应具有相近或相对的性质。故我们将它们的有该性质的词义总结如下:
由上表可知,“青黄”在近代汉语时期发展出“是非,黑白”的意思。
经过以上两节对“七、八”和“青、黄”意义的梳理,我们结合“七青八黄”在近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论文,对其进行全面的解释。
三
目前关于“七青八黄”的释义主要集中于各类辞书和少量论文中。其中,释义较为完整的辞书是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关于“七青八黄”释义的相关论文较少,只有王祖霞的《“七青八黄”补释》等,还有一些论文对该词义略提一笔,并未深入解释。
王祖霞的《“七青八黄”补释》对“七青八黄”解释十分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将其解释整理如下:
“①金品的成色”[9]“②泛指钱财”[9]“③指本领不济”[9]“④脸色青黄。亦特指面色青黄之人”[9]“⑤情况乱七八糟,很糟糕”[9]
王祖霞释“七青八黄”为“脸色青黄。亦特指面色青黄之人”[9],甚确,该词多用于形容人因疾病、情绪波动而造成的脸色青黄。“七青八黄”释为此义时,“七”和“八”用以形容程度深、“青黄”指黄中带青,不健康的脸色。其中,“本领不济”[9]义和“情况乱七八糟,很糟糕”[9]义有待考证。
白维国《近代汉语词典》对“七青八黄”的释义如下:
“①金品成色……借指金银、钱财……②借指杂七杂八的成分或关系。……③指青黄颜色……④指纷杂的语言。清《绿野仙踪》四二回:‘若说半个不字,我数念你个~。”[5]
白维国《近代汉语词典》释“七青八黄”为“借指杂七杂八的成分或关系”[5],与石汝杰等主编的《明清吴语词典》对“七青八黄”的释义相同,都不够准确。
本文从近代文献中列出一些关于“七青八黄”的用例,来论证以上观点。
(2)羸了也是捉老斗,输了也是捉老斗,花一個七青八黄,落一个丧气垂首。(《金钟传》第五十六回)
(3)他是个穷秀才的人情,没甚么七青八黄的,看咱面上,将就些收了罢。(《明珠缘》第三十四回)
(4)他家中也有那一爷二娘,三兄四弟,五子六妹,七青八黄,九紫十赤。(《全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
(5)都是那些七青八黄远族分。(《珍珠塔》一回)
(6)山僧一向期汝过厚,亦见禅客七青八黄,便自满足,甚且退失,故欲汝一脚踏到底。
(7)只是那宇文惠及,平日纵欲宣淫,门下养有七青八黄的方术道人,争送春方,又不是海狗肾、阳起石、仙茅、肉苁蓉等寻常药料,却都是海外奇方。(《隋史遗文》第二十二回)
(8)我门街前巷后,虽有几个拨手拨脚的,却是七青八黄的,叫不上好汉。(《隋史遗文》第二十七回)
(9)无知之徒,休要胡言乱语,我这条堂堂穷汉,岂肯和你们这些五不五,六不六,七青八黄,不堪的东西,呼兄唤弟吗?(《唐钟馗平鬼传》第四回)
(10)你到别要嘴硬,会事的快与我个嘴吃,我就不言语了。若说半个不字,我数念个七青八黄;况你又曾说过,请着温大爷来,与我嘴吃,现有老萧作保;一共两个嘴,今日都要归结。(《绿野仙踪》第五一回)
(11)张华从州衙领了银子人所共知,郑三家夫妇若知道你要娶金姐,这宗银子你两个就落不住了,他敢吵闹个七青八黄。(《绿野仙踪》第七五回)
例(2)和例(3)的“七青八黄”释为“金银、钱财”。此义由“金品成色”义引申而来,“七”和“八”分别指金的含金量为“七成”和“八成”。“青”和“黄”是用来形容金的成色。含七成金的呈青色,含八成金的呈黄色。
例(3)中,“穷秀才的人情”完整的说法是“穷秀才人情纸半张”,也作“秀才人情半张纸”,指境况不好的读书人没有什么钱财,与人交往只能赠送一些不值钱的诗文和字画等。故石汝杰《明清吴语词典》释“七青八黄”为“杂七杂八(的人际关系)”[3]并举例(3),实有不妥。
有的辞书将例(4)中的“七青八黄”释为“钱财”,误。一方面,从例(4)结构来看,“七青八黄”应与“一爷二娘”“三兄四弟”“五子六妹”并列,结构相同,意义相似,不应理解为“钱财”。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对这句话的梳理可知,“青、黄”意义应与“爷、娘”“兄、弟”等相似,而“青”和“黄”也常见于指年幼或年少的孩子,“七”和“八”也可释为数量多。故在此可指许多年幼或年少的孩子。例(5)与例(6)中的“七青八黄”亦可指小孩或较大的孩子,故我们将其释为:指年幼不知事的孩子或青涩不成熟的孩子,也泛指关系不亲密的亲戚。
例(7)、例(8)、例(9)皆无法用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合理解释。例(7)中,宇文惠及门下养的方术道人不使用寻常药,而都使用“海外奇方”,可见这些方术道人本身有一定能力,但品性卑劣;例(8)的“七青八黄”是指那些人虽有些拳脚,但功夫和品性皆比不上好汉;例(9)也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田宗尧编著的《中国古典小说用语辞典》举出此例,直接释为“不三不四”[10],有理。此时,“七青八黄”中的“七”和“八”表程度较深的意思,“青”和“黄”含贬义色彩。“青”和“黄”单独使用时,就可以表示贬义,往往用来指泼皮无赖,如“青皮光棍”,或对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却自以为是人的贬称,如“黄黄子”。故我们认为,“七青八黄”在此可释为:含贬义色彩,品性或能力不好的人,也可指泼皮无赖。
例(10)与例(11)应是一个意思,白维国《近代汉语词典》释为“纷杂的语言”,王祖霞释为“情况乱七八糟,很糟糕”。这两义都有“乱”的意思,“七青八黄”中的“七、八”确也可以表示数量多而乱。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解释?我们试讨论此时“青”和“黄”之义并结合具体例子。
“青”和“黄”组成双音节词“青黄”,释为“是非、黑白”时,与句意更加贴近。例(10)中的“数念个七青八黄”和例(11)中的“吵个七青八黄”在内容上有几个共同点,首先是与说话有关的,其次说话内容往往与是非黑白有关而且说的话很多很杂。例(10)讲的即是你如果不给我嘴吃,我便跟你讲讲这前因后果、是非黑白。例(11)也应是吵得较激烈,情况比较失控的样子。再者,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论黄数黑”一词,就释为“犹说长道短,议论是非”,举例明·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你入门来便闹起,有甚的论黄数黑,街坊们都听知。”又凌濛初《宋公明闹元宵》第四折:“是何方劣相酸丁,混入花丛举止轻!看论黄数黑,画影描形;机关逗处,唇枪厮逞。”[11]故根据释义的准确度,我们认为此时七青八黄应释为“因议论或争论导致较为混乱的场面”。
“七青八黄”在清代、民国时期仍有使用,但现代汉语时期不常使用,如:
(12)目不识七青八黄,口不谈此短彼长。不知宇宙大,不管乌兔忙。(《清诗纪事·友石道人歌》)
(13)见绅士忘记姓名,问答间可恨颠三倒四;盘漕粮不辨干湿,交兑日弄得七青八黄。(《西江祝嘏·异平瑞》)
(14)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旱缺雨,七青八黄的禾苗,又瘦又小不见长。(《山西社会大观》)
可见,“七青八黄”的“钱财”义仍在使用,如例(12);该词还可指不成熟谷物,如例(13)和例(14)。
“七青八黄”本义指“金品成色”,引申为“钱财”义。根据“七、八”义和“青、黄”义,再结合“七青八黄”的具体例句,我们将“七青八黄”的释义整理为:1.金银、钱财。2.脸色青黄。亦特指面色青黄之人。3.指年幼不知事的孩子或青涩不成熟的孩子,也泛指关系不亲密的亲戚。4.含贬义色彩,指不优秀的本领和品行,也可指泼皮无赖。5.因议论或争论导致较为混乱的场面。
参考文献:
[1]吴士勋,王东明:《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51页。
[2]刘益国:《元曲熟语辞典》,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9页。
[3]石汝杰,(日)宫田一郎:《明清吴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486页。
[4]冷玉龙,杨超,韦一心:《成语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763页。
[5]白维国等:《近代汉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586页,第818页。
[6]何學琼,易杏等:《“七A八B”构式解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95-97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20页。
[8]郭攀:《“七、八”联缀表义的源和流》,《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44-48页。
[9]王祖霞:《“七青八黄”补释》,《集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95-97页。
[10]田宗尧:《中国古典小说用语辞典》,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40页。
[11]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8年,第1210页。
(作者:杨小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锦雨,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崔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