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
《世界文明史》,英文原名Stor of Civilization,直译是“文明的故事”,系美国的威尔·杜兰特( WillDurant,1885—1981)和艾莉爾·杜兰特(Ariel Durant,1898—1981)夫妇花去半个世纪的时间写就的一套皇皇巨著,成书于1935—1975年间,由美国纽约出版商西蒙舒斯特(Simon & Schuster)出版,前后计11部,涵盖了人类2500余年的文明史。200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书的中文版,采用的是台湾学者的译本。
上阵“夫妻兵”
这11部书及其出版年份分别是:
1.《东方遗产》(1935)
2.《希腊的生活》(1939)
3.《凯撒与基督》(1944)
4.《信仰时代》(1950)
5.《文艺复兴》(1953)
6.《宗教改革》(1957)
7.《理性开始的时代》(1961)
8.《路易十四时代》(1963)
9.《伏尔泰时代》(1965)
10.《卢梭与大革命》(1967)
11.《拿破仑时代》(1975)
其中前6部,作者署名均为威尔·杜兰特,后5部则为夫妇二人合署。实际上,艾莉尔从一开始就是丈夫的得力助手与合作伙伴,所以前面几部,威尔都题献给了妻子。
威尔·杜兰特1885年出生于美国麻省,父母是加拿大移民。1907年从圣彼得学院毕业后,他一直在中学教书,期间于1912年获得资助去欧洲旅游,眼界为之大开。1914年,他开始攻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为了养家糊口,他边攻读学位,边在纽约一所长老会教堂,以讲座方式讲授历史、哲学和文学。这份兼职工作,他一直做了13年。为讲座准备的很多材料,后来都用到了他的书里。1915年前后,他产生了写作《世界文明史》的宏伟计划,并开始陆续准备。不过,1917年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先是写出了《哲学的故事》(Story of Philosophy) -书,以优美晓畅的笔法,介绍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叔本华、尼采的数十位哲学家。这是本面向大众的通俗哲学读物,1926年由西蒙舒斯特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在随后3年间售出200多万册,并被译为18种语言,这令威尔摆脱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从而有条件和妻子周游世界,为创作《世界文明史》进行实地考证和资料收集。妻子艾莉尔原名艾达,1898年出生于俄国的一个犹太家庭,2岁时即随父母移民美国。艾达是威尔在一所中学任教时的学生,艾莉尔是婚后威尔对她的称呼,后来她干脆正式改用此名。1927年,威尔辞去教职,夫妇二人全力投入到了《世界文明史》的写作之中。
半世纪写就一套书
按威尔开始时的构想,本书共分5部:《东方遗产》内容涵盖埃及、近东、印度、中国和日本;《古典遗产》主要讨论希腊与罗马及其对近东的影响;《中世纪遗产》内容包括天主教下的欧洲与拜占庭,伊斯兰教,文艺复兴;《欧洲遗产》叙述从宗教改革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欧洲的历史;《现代遗产》的历史跨度则是从拿破仑登基直到现代欧洲。
由其构想可以看出,这套书以东方文明(包括埃及)开始,但重点是欧洲文明。作者认为,这样设计,不仅是因为东方文明出现最早,还因为东方文明构成了希腊与罗马文明的背景和基础。
作者在第1部《东方遗产》的前言中谈道,他认为过去常见的历史写作方法,也就是分门别类写作政治史、经济史、文学史、科学史等专门历史的方法,并不足取,因为这不能反映历史全貌。他提出的主张是写作“整体史”,以时间为纵轴,全景式描绘各个历史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宗教、哲学、军事、科技、文学、艺术等等,悉数纳入。他以一般读者为写作对象,笔触脱离了象牙塔,娓娓道来,生动有趣。
篇幅达1051页的《东方遗产》于1935年出版时,威尔曾经设想,如果他的这种尝试为读者所接受,并且不被打断,他将每隔5年推出一部,这样,到1955年他60岁时,就能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实际情况则是,他和夫人一直写到了1975年,册数也由5部扩展至11部。如果从1915年威尔想以一己之力肩负起这项艰巨事业算起,时间跨度已达60年。当然,着手写作,应当是在《哲学的故事》于1926年出版之后,因此到1975年恰是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当中,除了为考证而数次远游,除了偶尔应报刊之约写篇短文,他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写作之中,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8-14个小时。
书出版后,十分畅销。以《东方遗产》为例,一版一印是在1935年,到1954年,在19年的时间内,竟印刷了19次。这使杜兰特夫妇的写作得以良性循环,二人的合作也愈发默契。尤其从第7部开始,在8年的时间内,每两年便推出一部,直到第10部《卢梭与大革命》。此时到了1967年,他们分别是82岁和69岁。
1968年,《卢梭与大革命》获得普利策奖。这是美国文学艺术类作品中的顶级奖项。也是在这一年,他们在此前10卷巨著的基础上,淬炼提取,概括归纳,又推出《历史的教训》一书。这是本仅有128页的小册子,从地球、种族、经济、社会、道德、战争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历史的演进与其中的教训。不过,《历史的教训》结论之一,是人类很难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教训。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历史总有惊人相似之处的原因吧。
杜兰特夫妇本想以《历史的教训》一书,为《世界文明史》画上句号。不过,此前丰厚的素材积累、依然健康的身体以及强烈的使命感,都促使他们再度拿起笔来,开始了《拿破仑时代》的写作。这部书将全套书的历史跨度,延展到了1821年。该书于1975年出版后,夫妇二人宣布,《世界文明史》就此搁笔。
1977年,杜兰特夫妇获得“总统自由勋章”这一殊荣,由福特总统亲自颁发。那时,威尔已是92岁高龄,艾莉尔也已79岁。这一年,他们把各自按同样时间节点写的自传糅在一起,出版了一本别具特色的《双自传》,回顾了他们共同走过的路。自传中,艾莉尔谈到了他们的合作,认为恰恰是彼此间的差异,成就了二人的共同发展。
生命不止,写作不息
《双自传》出版4年后,也就是1981年,杜兰特夫妇双双离世。这年的10月初,威尔生病住院,焦虑的艾莉尔失去食欲,于10月25日先行辞世。他们唯一的女儿没敢告诉父亲,但他从电视新闻中得知了这一消息。11月5日,威尔在医院里度过了他的96岁生日,两天后与世长辞,此时距妻子去世仅隔两周。
家属在整理杜兰特夫妇的遗物时发现,《拿破仑时代》并非他们构想中的《世界文明史》的最后一部,他们还准备至少再写两部,历史节点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构想中的第12部名为《达尔文时代》,遗物中存有他们为此所做的笔记第13部名为《爱因斯坦时代》,书的大纲已具雏形。或许,如果他们更早着手这套著作,如果《东方遗产》没有花去威尔近20年时间,那么读者所看到的,可能是12卷本甚至13卷本的《世界文明史》。
在《双自传》中,艾莉尔向读者做了一番深情告别。她写道,“我们养活自己的方式,是追忆那些创造历史的人们,是他们,充实了人类的遗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对这种方式,我们深感幸运,也心存感激。现在,我们要再次向读者说‘再见了,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但我们并不会真正离开。在我们的书页之中,在那些字里行间,读者总能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