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优良传统作风。这些优良传统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历经千锤百炼、更加坚强的重要原因。
党创立之初,由于理论上还不成熟,再加上缺乏革命的经验,导致大革命遭受挫折。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决抵制和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并在实践中形成党的优良作风,使党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
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在党内十分盛行。这直接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尽管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但并没有纠正“左”的错误思想路线。1927 年11 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由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起草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否认革命处于低潮,反而认为革命潮流继续高涨,党的任务是努力鼓动各地城乡革命的高潮,创造总暴动的局面。决议通过后,各地发动城市武装暴动,结果使大革命中保留下来的革命力量在敌我悬殊的盲动斗争中遭到重大损失。1928 年党的六大后,以李立三为实际领导的中共中央依然错误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命令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的少数党员和群众举行总罢工,导致党和革命力量再次受到重挫。此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长期占统治地位,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更加严重的损失。
早期党内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其根源就在于脱离中国实际,一味盲从苏联经验。1929 年12 月,毛泽东在其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主观主义对分析形势和指导工作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其必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毛泽东还强调,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要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策略和工作方法。1930 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等不良倾向,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深刻阐述了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他强调指出,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这篇光辉著作,生动地体现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下党要扎根农村、恢复和发展党组织、扩大红军,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基于这样的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以往不重视做群众工作的教训,批评单纯军事观点。毛泽东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打仗、筹款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等重大任务。为此,毛泽东十分重视整肃军纪,注意搞好军民关系。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在上井冈山的途中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要归公;第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1928 年1 月,红军攻克江西遂川县城后,毛泽东及时发现部队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又宣布了六项注意:一是上门板,二是捆铺草,三是说话和气,四是买卖公平,五是借东西要还,六是损坏东西要赔。“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使得群众对红军有了好感,拉近了群众与党的关系。
为密切与群众的关系,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反复强调,群众生活上的一切问题,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息息相通的。1934 年1 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再次指出,共产党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同时,他还提出,一切工作,如果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么,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大力倡导下,密切联系群众及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在各根据地逐步盛行起来。“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传唱一时的歌曲,表达了党与人民的鱼水情深。这是红色政权在险恶环境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辟并领导广阔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党孕育形成优良的作风,为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发动与紧密依靠群众,造就一批作风优良的干部。早在全国抗战爆发之前,中共中央提出动员全国人民投身抗战的重要性,号召全党重视动员和争取群众的工作。1937 年5 月,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指出,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有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正是在这种作风的影响下,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唤起亿万人民,汇成一道道抗日的铁流。
为更好动员人民参与抗战,中国共产党十分关心根据地人民的疾苦,重视倾听群众呼声。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敌人对根据地开展报复性“扫荡”,造成根据地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1941 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指示,规定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不得超过总人口的3%。这样一来,不仅克服了面临的困难,也大大减轻了根据地群众的负担。同时,中共中央还告诫全党,如果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脱离群众,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那么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根据地人民通过切身的体验,深化了对党的认识,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纷纷汇聚在党的旗帜下,从而掀起人民战争的汹涌波涛,实现了根据地军民的空前团结。
艰苦卓绝的抗战,培育了艰苦奋斗的作风。1941 年起,由于日寇野蛮反扑,加上有些地方发生严重灾荒,各敌后根据地面临空前的经济和财政困难,困难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冬天没有被盖……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号召各根据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即通过发展经济来改变财政状况。陕甘宁边区率先行动起来,军队、党政机关、学校按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要求,组成一支数万人的劳动大军,掀起大生产运动。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毛泽东在杨家岭附近的山沟开垦了一块菜地。王震率领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短短几年把它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为了度过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廉洁政治建设,重视防范旧的官场风气。毛泽东反复告诫党员干部,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即延安风气,用延安风气打败西安风气。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对边区的新面貌新气象深有感触。1940 年,他从重庆到延安访问。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招待他,蔬菜全是自己种的,老乡送来一只鸡是唯一的荤菜。而蒋介石在重庆设宴招待他,竟花费800 块大洋。两相比较,陈嘉庚唏嘘不已: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得天下者必共产党也。
发表《实践论》 《矛盾论》,充分阐述形成了党的优良思想作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之际,为彻底纠正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毛泽东于1937 年发表《实践论》《矛盾论》。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问题,尤其是那些热衷于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和外国革命的经验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动力、认识的检验标准和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基础是实践,从实践发生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这就彻底拔除了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思想根子,筑牢了正确思想方法。
1937 年7 月、8 月,毛泽东在延安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哲学著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和批判了“左”、右倾错误,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为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完成了《矛盾论》。《矛盾论》不是简单描述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出发点,抓住主观主义的要害和形而上学的命门,即脱离中国矛盾的特殊实际的总病根,一针见血、直击要害。毛泽东强调,必须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对待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任何矛盾体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不仅要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更要注意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在深刻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特殊的矛盾基础上,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实践论》 《矛盾论》的发表,不仅提出正确的思想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且奠定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党的作风建设的哲学基础。
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党的作风建设走向成熟。党中央转入延安后,以教条主义为主要形态的主观主义仍然影响不小,而且有重新滋长蔓延的可能。针对党内这种情况,1941 年5 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提出整顿党的作风即整风问题,对主观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都是极坏的作风。之后不久,中共中央相继发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1942 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后定名《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接着又在中央宣传部干部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进行整风动员。6月8 日,中宣部发出《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由此开启。
整风运动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毛泽东指出,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只要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着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
延安整风运动前后历时三年多,开创了党内开展大规模集中教育的先河,独创了在全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在党的作风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整风学习,妥善解决了党内历史遗留问题,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影响来了一次大扫除,有力地推进了党的作风建设,实现了党的更加团结和更加成熟。
延安整风运动,为党的七大召开作了铺垫。1945 年4 月至6 月,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第一次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完整地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从政治高度深刻阐述了坚持这三大作风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这三大作风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三大作风的基本精神还被写进七大通过的党章。三大作风的概括和阐述,在党的作风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和政治财富。
1945 年4 月至6 月,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局面,然而国民党却破坏和平,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被迫武装自卫,解放战争拉开序幕。解放战争时期,党通过开展整党运动,以及号召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保持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形成了过硬的作风,为前线胜利进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开展整党运动,解决地方特别是农村组织中存在的作风不纯问题。为巩固解放区,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支援前线,党开始着手解决土改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作风问题而言,主要包括有些干部特别是村支书、村长等严重脱离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搞家长制、一言堂,习惯于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甚至欺压群众。对于党内存在的这些问题,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成分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有许多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和流氓分子乘机混入我们的党。1947 年全国土地会议后,土改与整党同时展开,整党主要以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为重点。整党的方法主要是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要内容是三查,即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这次整党历时一年多,达到预期目的。1948 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说,这次土改和整党中,教育和产生了成万的积极分子和工作干部。他们是联系群众的,他们是极可宝贵的财富。
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优良作风。早在1945 年末,毛泽东在起草解放区工作方针的中央指示时,便强调要练兵,克服军队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1947 年9 月,朱德在全国土地工作会议上,专门谈到整军问题,强调部队的政治工作、军事教育和战术运用都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根据中央部署,从1947 年冬至1948 年2 月,全军开展一次新式整军运动。整军方式主要包括,从阶级教育入手,动员士兵进行诉苦;开展“三查”“三整”,即查阶级、查工作、查斗争,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开展群众性练兵。整军运动的开展,普遍改进了部队作风,增强了战斗力和纪律性,密切了军民关系。与此同时,1947 年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各军深入教育,严格执行。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使人民解放军成为攻无不克的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1949 年5 月,华东野战军攻克上海时,疲惫至极的战士和衣抱枪,整夜睡卧在市区马路两侧。这一幕使无数上海市民深有感触。当时年轻的民族资本家荣毅仁感慨道:“看来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