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运玲
对于家有俩娃的家庭来说,父母难免会有意无意地拿两个孩子进行对比。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其实是很反感父母这样对比的,尤其是下面这三种对比。
男女对比
周末,两个孩子都在家里。哥哥原本和妹妹一起玩玩具,后来,妹妹毛手毛脚的,弄坏了哥哥好不容易拼起来的积木船。哥哥很生气,想把积木船重新拼起来时,却失手将积木船掉到地上摔得更零碎了。哥哥恼怒得哭了起来。
爸爸看到后,很是不满,批评起来:“不就是积木船弄坏了吗?再拼好就是了。你是个男孩子,怎么为一点小事就哭啊?你看妹妹也没像你一样动不动就哭,你还是男子汉呢!”哥哥哭得更加委屈。
我听不下去了,赶紧阻止了孩子爸爸的歪理:“男孩子就不能哭了吗?谁委屈了都会哭,流泪是本能反应,跟男女无关……”然后我把儿子拉到另一个房间好生安抚。儿子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对于家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家庭,父母的“男女对比”真的要不得。像男孩子不能轻易哭,不能比女孩子还爱哭;还有男孩子不能胆小,不能怕黑,不应表现得没有女孩勇敢;男孩子不能太脆弱,不能没有女孩坚强之类的话,都是不能随口说的。
这种对比对男孩来说,是很大的心理伤害。一来会直接伤害男孩的自尊心,觉得自己被女孩比下去很没面子;二来会打击男孩的自信心,让他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真的连女生都不如;再者,这样的对比有失公平,撇开性别不说,无论男孩女孩都还只是个孩子。用大人那一套来要求一个小男孩,其实是拔苗助长,是强人所难。
因此,如果家里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父母请嘴下留情,不要拿“男女对比”來说事,给孩子一个公平、宽容的家庭成长环境。
大小对比
前几天带孩子去放风筝,见到令人心疼的一幕。当时,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草地上玩。其中女孩稍大点,约八九岁,男孩年龄小,两三岁的样子。
后来,妈妈给他们买了个风筝,姐姐拿过风筝想放,弟弟却拽着风筝也要放。姐姐说你太小不会放风筝,让他放手时,弟弟发起了脾气,大哭起来。
妈妈见状,突然动怒了,打了一下女儿的手,厉声说:“你比他大,就不能让着弟弟吗?还是姐姐呢,跟弟弟抢玩具,丢不丢人啊?”
姐姐委屈地嘀咕一句:“弟弟又不会放风筝。”妈妈却振振有词地说:“你没看他哭了吗?你是姐姐得让着弟弟,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女孩不再争辩,气得用脚踢了踢草坪,却又无法与妈妈抗争,一屁股坐在地上发呆。她看着草地上欢呼着放风筝的几个孩子,心里该是怎样的委屈?
很能理解妈妈带两个孩子的辛苦,却不认同这位妈妈对女儿的不公平。难道就因为她大一点,是姐姐,就该事事让着弟弟?就该被冷落被责备吗?
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比如争同一个东西时,很多父母都会搬出那句:“你大,得让着弟弟(妹妹)。”尽管那个大点的孩子在父母的权威下不得不做出让步,但心里是不情愿的,是委屈的,甚至是愤恨的。
孩子心里有气,气父母不公平对待自己,也气那个连累自己受责备的弟弟或妹妹。
而且这种“大让小”的不公平待遇,会让大孩子心里很苦。他会觉得自己在父母心里的地位不如弟弟或妹妹重要,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不被喜欢。这种心理伤害,甚至到成年后都无法释怀。同时也会无原则地娇惯了弟弟或妹妹。
父母不应该一味要求大点的孩子“大让小”。像这位妈妈,其实可以采取折中的方法,从儿子手中哄下风筝,告诉他:“你不会放,咱让姐姐放,咱们看好吗?咱们给姐姐加油,让她把风筝放得高高的。”这样,既让小的参与其中,也没有委屈大的。
父母把更多心思和精力用来照顾小的时,也不要忘了多关照那个大的。
先天性对比
先天性方面的对比包括很多,像个性,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个性,有的孩子比较外向,有的孩子比较腼腆,有的孩子从小就胆大,有的孩子生来就胆小;像天赋,有的孩子嘴巧,有的孩子口拙;等等。
即使是同一个家庭长大的两个孩子,也往往表现出很多先天性不同。因此,在这些方面,家长不要拿孩子作对比。
有一次在邻居丁丁家玩,8岁的丁丁想去阳台拿小兔子给我们看。但是他很胆小,叫上3岁的妹妹说:“妹妹,你陪我一起去阳台吧。我怕黑。”
丁丁妈赶紧叫丁丁妹妹:“快,陪哥哥一起去。”
妹妹倒像个勇敢者似的说:“好,哥哥,我陪你,不用怕。有妖怪我来打败他。”她一句孩子气的话把我们都逗乐了。
我低声对丁丁妈说:“丁丁胆子小啊。”丁丁妈也悄声说:“是,他从小就胆小,像我,我小时候胆子就特别小,也怕黑。但是我长大就不那么胆小了,所以我特别理解丁丁。他妹妹从小就胆大,这没法比。”
说着,丁丁妈冲阳台喊了一声给丁丁壮胆:“没事啊,妈妈也在这看着你们。”丁丁应一声,大概有妹妹陪着,还有妈妈在不远处看着,他心里会有安全感。
丁丁妈是个很懂得避免拿孩子作先天性对比的高情商妈妈。因为她深深理解孩子的差异性,也就不去做比较,反倒还让在某方面有优势的孩子,去帮助在那方面有欠缺的孩子。比如,她让胆大的妹妹陪着胆小怕黑的哥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自己欠缺的地方,这是孩子自己也无法轻易改变的。因此,家长更不应该拿来作对比,对比会伤害那个被比下去的孩子,没有一点益处,倒不如多鼓励两个孩子相互帮助和学习,取长补短。
对家有俩娃的家庭,父母不拿两个孩子作对比,就会减少很多矛盾和敌对心理,会更加亲密手足间的关系。
【编辑: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