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梅
近些年,鉴于青光眼的高发态势,各媒体平台比较注意对该病的科普。所以,大众对青光眼多多少少有所了解,知道它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通常被称作“盗取视力的小偷”。但以下这些“冷知识”,恐怕您就有所不知了。
青光眼分两类:开角型(慢性)和闭角型(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约有1/3患者视功能将严重受损甚至致盲。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与种族、年龄、性别密切相关:黄种人(除日本人)的患病率最高;随年龄的增加,发病人数显著增多;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3倍。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眼部晶体变厚,位置前移明显,从而使房角变浅、变窄,容易造成房角关闭诱发青光眼,而同年龄段女性浅前房的比率高于男性人群。
婴幼儿也可以发生青光眼,这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如果新生儿或婴幼儿的眼球看上去比较大,而且经常出现畏光、流泪、不爱睁眼、反应淡漠等情况,就要警惕天性青光眼的可能性,积极带孩子就医。
青光眼通常以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等为主要表现。但有一类患者,眼压一直在正常范围,而视神经已出现青光眼特征性损害,这在临床上称为低眼压性青光眼,又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许多研究表明该病与全身性心血管疾病、低血压、贫血或其他血液方面的异常有关。由于该病多无自觉症状,所以不易早期发现。对于有上述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具有可疑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者,应警惕存在本病之可能,及早做进一步检查,以便及时确诊。对于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或减缓病情发展。
近日,3D科幻大片《阿凡达》重新在院线上映,让无数影迷大叹过瘾。然而,这样的视觉盛宴并不适合青光眼高危人群观看。因为,3D电影逼真的图像和无比震撼的场面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来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视觉刺激,很容易引起瞳孔放大、眼压升高,导致急性青光眼发作。此外,影院内光线较弱,处于黑暗的地方人的瞳孔也会放大,加上3D画面比平常更耗眼力,也会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发作。青光眼高危人群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偏头痛等系统性疾病患者,眼睛曾受过伤、高度近视以及正在服用类固醇药物的人。
正常人使用地塞米松、醋酸可的松和醋酸氫化可的松等皮质类固醇眼药水,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压升高反应。这种眼压升高在停药后可以恢复正常。但若原本已有青光眼或隐性青光眼的患者使用这类眼药,引起眼压升高的程度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就有可能引起永久性的视神经乳头和视野损害,导致视力明显受损。另外,扩瞳类药眼药水,如阿托品、后马托品、东莨菪碱、肾上腺素、苯福林(新福林)等,也有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可能,使用时需要谨慎。
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天气因素、暴饮暴食、多食辛辣食物等都会影响神经血管功能而诱发青光眼。其中,天气因素是诱发青光眼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青光眼高危人群在天气突变、寒冷天外出时,建议戴上眼镜,避免冷风直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