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森 吴丹
摘 要:由于中西方园林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所以中西方园林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又同属世界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璀璨的瑰宝。文章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的历史演变、文化差异以及二者的共性,探究中西方园林交融的过程来展望未来世界园林的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文化差异;园林交融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特精神内涵的数字化保护性开发研究”(S202010165001)研究成果。
中西方园林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共性。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与共性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
一、溯源与文化内涵的不同造成的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一)溯源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经济、政治、思想的载体。园林艺术是人类几千年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提升生活环境的过程。由于中西方园林溯源不同,所以其表现手法有所差异。
中华文明起源于自然环境优美的长江、黄河流域,所以中式园林的设计多是效仿自然、探索自然的形式之美。
西方园林起源于尼罗河文明,尼罗河流域没有中国那样丰富的地貌,但定期泛滥的尼罗河造就了大量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耕地。人们将方形的耕地划分成若干格,所以以几何美学为核心的西方园林也由此诞生。
(二)艺术层面的差异
从艺术作品上看,中国艺术比较突出的特点表现就是注重意境,讲究情景交融。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通过散点透视和大量留白展现出了深远的意境,欣赏中国山水画非常需要欣赏者的想象力,一幅山水画在浓墨与留白之间给人无尽遐想。山水画更是画师情绪的载体,体现了文人墨客超脱世俗、归隐田园、宁静自然的情绪状态。中国园林在设计上也讲究情景交融,很多时候人在观景时会自然而然地与景色融为一体。园中的小径通幽则给人以无限遐想,让人流连忘返。
西方艺术从诞生初期就注重写实、细致入微。在西方,无论是雕塑还是油画在初期都更注重写实,通过对画作的细节刻画体现人物或者景物最真实的一面。早期的雕刻艺术家们也十分看重雕塑的比例关系与空间关系,准确地营造出雕塑的体态之美,所以透视学也诞生于西方。由此可见,西式园林中严谨的比例关系与空间关系正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因此西方园林设计整体布局工整,细节之处十分精巧。
(三)文学层面的差异
中国古诗词可以用寥寥数词描绘出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便给人无限意境,寄托了作者的愁苦之情。很多西方人无法理解为什么由几个名词组合而成的诗句能有如此丰富的含义,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多是理性化的,很难理解中国古诗文的奥妙。中国的园林造景设计也像古诗词一样,通过山、水、植物的摆放就可使人感受到无限意境,一个个景物就像一句句小诗,诉说着造园者与园主人的悲欢。
西方文学对文字的刻画可以说细致入微,莎士比亚可以在文章中把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细致的写作方式好像把一场舞台剧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却没有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样,西方园林虽然严谨工整,但缺少让人想象的空间。
(四)哲学层面的差异
中国古代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形成了很大启发。庄子与老子生活在奴隶制与封建制交替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制度的更替,阶级矛盾加剧,老子提出了“自然无为”的理念。他认为文明所带来的罪恶是人们“有为”所致,要消除罪恶,就要以“无为”来代替“有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并非“寂静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而是因时就势,如“水之用舟,沙之用鸠,泥之用輴”,“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中国园林设计在表现上也遵从自然,体现自然和谐之美。同时,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同样体现了自然之美,促使中国园林设计形成了以探索自然为核心的发展趋势。
西方唯物主义的代表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理式”的概念,所以在西方园林设计中调理性、精确性、逻辑性和规律性占主导地位。西方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使西方园林追求几何之美。
(五)设计构造上的差异
中式园林绝大多数以围墙封闭的景象呈现,其中的景物藏于园内,在一方天地中尽显静物之美;以树木林木突破空间的束缚,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因为四周高耸而坚实的围墙是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所以其需要一些富有跳躍感的树木杂糅其中,将一个密闭幽深的空间分割成若干富有生命活力且灵动的小格局。古人更讲究亭台楼阁相互借景的布局手法,以花草树木点缀古典园林景观,使其原本局限清静的空间建筑产生变幻。在相对古典的造园手法上加入一些自然旋律,例如富有诗意的树、挺拔的木、鲜艳的花、活跃的水、坚硬的石、坚韧的竹,寄情于景。其中运用的植物往往有其特殊的含义,这也更符合古人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审美,在格局中无限扩大增添生命,使其变成丰富多变的空间。古人更偏爱的一些富有意义的植物,如坚贞、高洁、挺拔的梅、兰、竹、菊等植物应用其中,加上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装潢,别有一番意境。园中的石山、假山、假石等景象更为独特。造物矗立其中显得单薄而孤立,于是便讲究水石结合的意境——用水的清洁和石的坚硬相结合、相对比,便有了更加丰富巧妙的空间布局。水代表着万物之源,石代表着万物之坚,二者结合则体现出先民在旷阔陆地上造园的造诣。
西方园林在文艺复兴后发展产生出很多不同的体系。在当时大环境顺应的引导下,西方造园以浪漫派、古典主义等风格不断变化,“欧式建筑”也由此衍生。在西方文化以及传说的基础上,园林设计更加肯定水池、喷泉、雕塑在其中的作用。和中式不同的地方也出现了,西方园林更强调事物的人工美感,将人工美感融入到建筑体系之中,探究事物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虽然布局分割不是对称体系,但是喷泉水池这些强调“人”本身的艺术构造,在建造上更讲究整体对称和细节堆砌。
二、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共性
虽然中西方园林由于起源、文化内涵、哲学思想、造园手法上有所差异,使得中西方园林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中西方园林在本质上也有许多共性。
(一)设计目的
无论是中式园林还是西式园林,其诞生的初衷都是供人游憩,都是对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只不过中式园林追求自然的改造,西方园林追求几何美的改造。因此,二者的设计初衷都是供人娱乐,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二)造园要素
虽然中西方园林的风格不同,但组成要素都是以植物、水体、山石与建筑为主,都是受到当时主流的思想引导进行设计改造。只不过中式园林是用山水画写意的形式进行布局,将造园要素以追求自然、探索自然的形式进行展现;而西方是将造园要素以几何的形式进行规划,将植物、水体、山石改造成几何形状加以摆放。
(三)阶级性
无论是中式园林,还是西式园林,其诞生初期主要都是为达官贵人等特权阶级服务,因为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园林建造都需要依托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园林的初期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园林设计才逐步从贵族化转向大众化。
三、中西方园林的交融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新潮的思想不断影响着西方价值观,17世纪中后期,随着大批的传教士和商人来到中国,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中国园林被推广到欧洲,中国园林之美逐渐被西方所认同。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曾经对圆明园有这样的评价:“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想——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力在西方逐渐扩大,第一座中国园林风格的蓝白瓷宫在法国诞生。再后来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兴起,英国人开始对东方艺术充满幻想,由此引发了庭园革命。英国皇家建筑师钱伯斯非常崇敬中国园林艺术,认为师法自然的中国园林艺术是无与伦比的,“西方艺术方面无法与东方艺术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面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和热而已”。钱伯斯主张“明智地调和艺术与自然,取双方之所长,这才是一种比较完美的花园”。1750年,钱伯斯在英国建造了一所中式庭院“丘园”。这座自然风格布局的中式园林与西方主流的几何美的勒诺特尔园林大相径庭,受到震撼的西方设计师开始纷纷效仿。
与此同时,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园林同样受到了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影响。随着西方的文化、思想和物质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也出现了一些仿西式的园林。像鼓浪屿园林吸取了外来的建筑元素,运用先进的技术材料,造就一些中西合璧又体现了地方特色的交融式园林。此外,圆明园乃是中西方园林交融的集大成者,圆明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西式的建筑群与园林喷泉,但在使用西方元素的同时又将中式园林布局方式融入其中,并且运用大量的小桥、流水、自然式山土、庭院等中式元素,是中西方園林交融的代表。
四、结语
无论是中式园林还是西式园林都是人类智慧与哲学思想的载体,在今天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候,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中西方园林的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普遍。对中西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能更好地帮助民众了解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与共性,从而促进中西方园林相互借鉴与交融,为未来的城乡园林规划设计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程志美.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2):52-53.
[2]朱建宁,郦芷若.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杨鸣.中西园林艺术的交融与共性[J].东方博物,2003(1):122-128.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