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宇
请问:一个小姑娘跟着一位公安局局长走进来,这个姑娘是局长的女儿,但局长却不是姑娘的爸爸,为什么呢?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一定马上会说,因为局长是姑娘的妈妈。是的,如果你能很快得到这个答案,那么至少此刻,你的头脑中没有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在有性别刻板印象的人头脑中,公安局长、工厂厂长、航天员、程序员,通常会被设定为男性。
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判断会有很多外显和内隐的刻板印象,即在内心深处,会把某类人或某个群体与某些外貌特征、行为举止、性格甚至道德品质等联系在一起,或者带有比较固定的看法。
社会心理学认为,我们都是认知的“吝啬鬼”,刻板的观点和印象让我们节省了时间来对外界做出评判,但效率的提升往往就牺牲了精确性和灵活性,有时会带给我们偏见。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就让人们产生诸多偏见,如“女孩就该喜欢芭比娃娃”“小手枪、小卡车是属于男孩的玩具”“女孩子风风火火就是没有‘女孩子样”“男孩脆弱敏感就是‘娘”等。
性别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生物性别生物性别很容易理解,就是人在出生后,由自己的外部和内部的性器官决定。男性和女性除了在生理结构上具有生物学上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肌肉力量、身体形态的发展以及性的成熟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心理性别 这里所说的心理性别即性别身份认同,是在内心中认同并接纳和喜爱自己的性别属性。也就是在内心中不仅知道,而且也真实地悦纳自己的生理性别。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不同于生理性别,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文化赋予男性和女性的一些主流属性,比如女性是柔弱、温和、顺从的,要有“阴柔之美”;男性是坚毅、阳刚、威猛的,要有“阳刚之气”。
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上看,婴儿是处于“无性别”状态的,但随着他们逐渐长大,从婴儿发展到幼儿阶段,他们开始能够观察和感知到自己的身体与另一些人不同。比如在幼儿园上厕所时,发现有些小朋友如厕的姿势和自己不同。男孩和女孩穿的衣服也不尽相同,爸爸和妈妈也不一样。他们就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性别的孩子,和妈妈或者爸爸是一类人。此时,他们能在意识层面上知晓自己的生物性别。
如果孩子经过养育者的正常养育并得到较为完整的心理发展,他们能够逐渐地认同爸爸或者妈妈所属的性别,同时在心理上对自己的性别完成确认工作,形成性别角色的身份认同。这个过程发展顺利,就会发展出来与该社会文化相符的典型的男性性别气质,如刚毅、勇敢等;或者女性性别气质,如温柔、善解人意等,成为人们在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有了“男孩子样”或“女孩子样”。
当然,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大部分人群的性别分类以及发展过程,人类的性别还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如性少数群体。
开阔的眼界、创新的思维、丰富的心灵,这是很多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但有些家长的“女孩就该这样”“男孩就该那样”的性别偏見,却限制了孩子拥有这些美好的可能。研究显示,孩子会刻意迎合那些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今年年初,一份《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发了网友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阳刚之气”的热议。“阳刚之气”就专属于男孩子吗?“阴柔之美”就仅限于女孩子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生活中,无论刚毅坚强的“硬汉”、善解人意的“暖男”,还是妆容精致的“美男”,都值得被欣赏;无论是温柔可人的“软妹子”,还是飒气豪爽的“女汉子”都值得被喜爱。
无论男孩女孩,每一个青少年都需要在性格中具有一些“阳刚之气”,坚韧顽强,勇敢担当;也都需要一些“阴柔之美”,具有同理心、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无论男孩女孩,他们都需要在家庭的健康养育、学校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下,内外兼修,不仅仅完成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生物性别以及心理性别角色认同,还要成为“健康化”的全面发展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