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新
(浙江省龙泉市农业农村局,浙江 龙泉 323700)
浙江省地势复杂,土壤类型较多,复种指数较高,耕地土壤会出现营养失衡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导致耕地土壤退化严重。本文着重分析了浙江省耕地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土地利用主要指在一定目的驱动下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土地变化的内在规律,可以分析人类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浙江省当前有1053 万hm2土地,其中农业用地面积共计871 万hm2,占据总耕地面积的83%;建设总面积97万hm2,占据土地总面积的9%;未耕地面积为88 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农业生产用地总面积为197 万hm2,园地总面积为65 万hm2,林地总面积为563 万hm2,牧草总面积为529万hm2,建设用地面积为70.11 万hm2,交通水利用面积为22万hm2,其他建设用总面积为2.88 万hm2。
国家在2018 年进行土壤监测,数据表明浙江省目前耕地总质量处于下滑状态,一些地区下滑较严重。
(1)有机质积累速度变缓,基础地力下降
比如浙江丽水,2019 年与2004 年对比发现,水田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质仅仅增加5.2 g/kg,平均增加0.3 g/kg。旱地中有机质下降幅度较大,为3.8 g/kg。计算发现,每年平均下降0.66 g/kg,是水田土壤有机年均增长的3 倍。根据有机质丰缺指标进行分类后发现,目前全省有20%耕地土壤出现缺乏有机质的问题。
(2)施肥比例严重失调
施肥比例严重失调会导致土壤中养分出现非均衡化问题。施肥时重施氮肥、轻施钾肥,会导致土壤中钾元素含量严重不足,影响植物生长[1]。监测结果表明,2019 年与2004 年对比,土壤中的速效磷、碱解氮分别增加4 mg/kg 和49 mg/kg,增加幅度达到46%和36%,而速效钾却大量下降。
(3)无机肥与有机肥比例失调
土壤监测发现,当前有机养分施入农田所占比例保持在38%左右。但调查结果发现,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浙江省有机养分施用比例逐年下降,每年下跌速度为1.3%。这种情况导致浙江省一些地区土壤不仅缺硼、锌、镁、钾等重要元素,还出现了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严重失调的问题。
目前土地资源使用缺乏合理性,导致森林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如,浙江省丽水市未能合理且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森林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突出,耕地土壤中养分损失严重。
目前推行的占补平衡制度,虽然没有导致耕地数量降低,但是综合生产能力明显降低,最终导致耕地发生隐形流失问题。
2014~2018 年浙江省每年不断开垦新土地,连续多年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对新开垦耕地质量进行分析后发现,新开垦耕地质量明显低于被占用土地质量。在非农建设中所占用的耕地,通常是交通沿线与城镇周边的物化成本高、投入量大、质量高、设备好的土地,而荒地开垦主要集中在灌溉条件差、自然条件落后的偏远地区,是具有多重限制的劣质土地。
新开发耕地过程中会遇到漏水与漏肥严重、耕层浅薄、剖面发育不完善、保肥供肥能力较弱、土地肥力低等问题[2]。同时,新开垦土地缺乏后续培肥措施,这是被占用耕地与新开垦耕地之间有明显差距的原因,生产能力达不到被占用地的30%;有的土地甚至会出现当年开垦第2 年就抛荒的情况。
推行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此实现根本性有效转变。
(1)质量与数量并重
首先将重视数量、轻视质量转变为以数量为基本,质量为保证,保证质量与数量共同发展,根本性提高土壤数量有效性,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全面贯彻“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基本法则,进一步落实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耕地治理中的法律地位与职权效益,最终保证所有土地用途明确,规范使用,并且加强监督管理。
(2)实现土地生产能力平衡
将开垦多少占多少转变成占多少补多少。以科学发展为原则,将生态保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能垦则垦、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适合开垦的土地区域,将获得建筑补偿的全部费用均用于耕地质量建设,通过质量有效弥补数量,保证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平衡状态。
(3)完善规划制定
规划中要强调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加强规划的审批管理力度,从源头做起,避免出现滥用土地、乱批乱占等问题,以保证土地科学合理使用。此外,耕地质量管理应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从法律层面保证耕地质量提高,并为资金使用、工作组织、个人职责提供保障。
将养地、用地理念有效结合,保证土地具备充足养分,这是提高生产力的基本保障。目前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耕地数量骤减,全国耕地后备资源减少。应加大投入,高度重视地力提升。
(1)完善耕地管理制度与保养监管制度
建立更加专业的耕地保养部门,重点进行耕地质量监测工作,为日后保证科学耕地提供有效方案。此外,还需定期收取保养经费,提高耕地质量。
(2)大力发展与不断推进沃土工程
政府要发挥主观调控能力,保证将沃土工程落实到位。比如,浙江丽水市政府已批复了沃土工程建设规划,要求从目前已经出现的问题作为着手点,提高农产品自身竞争力,最终保障其质量。同时,还需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保证沃土工程的全面推进与实施。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提高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全面推广肥水技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试验基地。
(3)筹措资金,统筹安排
从该地区地力实际情况入手,筹措资金。目前浙江省在中低产田改造与整顿中,消耗的资金超过2 亿元。在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中,需做到妥善安排、科学规划,同时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验收,避免出现重复建设[3]。
首先,需要根据耕地情况,做好质量评价与调查。充分使用现代化技术,如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根据监测数据对土地地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与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有效参考。
其次,完善原有的监测网络系统,加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形成覆盖面更加广泛的监测网络系统,做到实时监督。引入技术水平与专业性更高的监测技术和测试技术,不断提高检测的质量与水平,保证监测数据更加科学、准确,并且具有实效性。
最后,有效利用GIS 影像系统,完善耕地资源管理系统。省级、市级内容链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与生产速度。同时,将原有的静态管理、定向管理等固态模式,不断朝着动态管理方向转变,最终提高监测效率与质量。
因地制宜,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针对当前农田单位面积小、沟渠占地面积大、空坪隙地多等问题,有效地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从分散经营朝集中经营方向转变,减少耕地中土地被占用的问题,避免耕地抛荒。
加强耕地后备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鼓励农村地区主动开发四荒地资源,将原有的荒地变成熟地。将农村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做好农村村镇改造与建设,充分利用旧宅基地与空心村土地,利用土地整改法将其逐渐变为耕地。
加强工矿废弃地与土地复垦利用效率,根据土地复垦条款,可提高土地复垦费的征管力度,并对土地复垦进行验收管理与监督,最大程度提高废弃地的利用效率与水平。
浙江省耕地质量总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对耕地的管理与质量建设,避免农业用地出现土壤退化问题,以保证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