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元语用意识是维索尔伦顺应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言使用者在言语交际中通过选择和动态表现出的一种自反意识。元语用意识在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语言使用者的选择。话语标记语是元语用意识最显著的语用标记之一,对此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阐释一些语用现象。文学创作也是一种语言的使用。作家的内心世界会通过创作过程中所选择的文字和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其元语用意识参与话语的生成及创造的全过程。元语用意识的相关研究语料多集中在政治演讲、新闻话语和广告话语等应用型语篇中,国内已有个别将元语用意识理论应用于文学语篇的研究,但仍集中在英语和汉语上,对法语文学语篇的元语用意识分析还尚未出现。本文以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为例,试图通过不同类别的话语标记深入探讨小说中所表现的元语用意识。
国内外对元语用意识的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1987年,Wilkinson和Milosky对元语用意识做了简要的解释:“元语用意识包括对恰当行为的反思、对恰当行为的判断以及在假设情境中修正和产生恰当行为的能力。”卡菲于1994年首先探讨语言自反性,他认为“自反性语言”的含义应从语用学研究入手,从元语言的层面下界定。维索尔伦1999年正式提出元语用意识,在卡菲的元语用意识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元语用意识在动态选择和意义生成中的调节作用,丰富了自反性的内容。他认为,“当人们使用语言时,自反性是最重要的”[1]22。他之后,西方其他学者对元语用意识的研究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Cilliberti &Anderson(2007)、Dafouz-Milne(2008)、Hubler(2011)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元语用意识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理论研究,如钱冠连2003年发表译作帮助汉语读者更好理解维索尔伦的语用学理论;二是实践研究,涌现了一系列将元语用意识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演讲分析、笔译和口译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与元语用意识的研究相比,元语用意识的话语标记研究数量较少。虽然研究成果有限,但前人的建设性成果为话语标记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亚欣和于国栋(2003)[2]认为,不同的话语标记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元语用意识;吕雪松(2011)[3]分析了元语用意识对称呼语选择的指导作用,他认为由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存在,元语用意识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刘平(2014)[4]从元语用意识的角度研究电视访谈节目,阐述了话语标记语有促进传播、调整信息、引导传播、缓解紧张气氛等作用。
目前,已有大量针对英语和汉语语料进行元语用意识话语标记的分析研究,法语语料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但法国语言学家们已经注意到话语标记语的重要性。篇章语言学研究认为,话语标记对语言理解有很大帮助,并且能使段落间关系和意义更加明晰,说明话语标记语研究在法语语料上是值得探索和深入讨论的。
1999年,维索尔伦正式提出顺应论,指出语言的使用必须做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语言交际中意义的产生和理解即为语言的顺应和协商的过程,也就是说当说话人或作者使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时已经做出了某些语言选择。
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下,符合实际情景和交际需求的话语选择受元语用意识的支配,即受说话人或作者在选择时的自反意识支配。语言使用者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交际目的,从多个角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考虑如何做出满足自己需求的语言选择,并在调整和规范后做出合理的选择[5]。虽然这种语言选择的过程看似短暂且自动进行,但元语用意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如其他心理过程一样,目前还没有确定且实用的标准来衡量元语用意识的显著程度,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可识别的语言痕迹来寻找它普遍存在的证据。维索尔伦指出,“可以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上找到元语用意识的痕迹,如符码、语音、形态、语义和句法等等。”[1]31他将元语用意识的元语言分为显式元语言和隐式元语言,并为其分类:显式元语言分为言语行为动词、模糊限制语、引语等;隐式元语言分为语气、人称指示等。他提出三种元语用意识指标。第一个指标为转换语(shifters):指示类语言符号,如人称代词,动词的体、时、态、情态等;第二个指标为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语篇中一个简单的词语或短语,如法语中的“cependant(然而)”“en effet(其实)”等;第三个指标为语境化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韵律标记(语调、重音),语码转换等。
而第二个指标话语标记语内嵌于语篇中,对话语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产生限制影响。维索伦尔将话语标记语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表明说话人态度,如法语中“je crois(我相信)”“heureusement(幸好)”等;二是表明信息来源,如法语中“pour moi(对我来说)”“à mon avis(我认为)”等;三是表明语篇连贯性,如法语中“en plus(而且)”“mais(但是)”等。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于1884年创作短篇小说《项链》。莫泊桑对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塑造有着独到之处。前人对《项链》的研究多涉及人物、情节、文学或哲理等方面的分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项链》法语全文中词汇层面的话语标记进行分析,以转换语中的人称代词和话语标记语两类指标分析元语用意识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影响作者的选择。
《项链》全文仅有2000余词,小说中的人物很少,主要提到的有女主人公、她的丈夫及项链主人。小说一大语言特点是人称代词的大量使用,特别是第三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是反映语言使用者内心世界的元语用意识的标记之一。通过人称代词的使用,观察小说如何体现莫泊桑的元语用意识。因此,使用AntConc软件对《项链》法语全文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表1 小说《项链》词频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项链》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称代词是第三人称的“elle(她)”,位于词频排序第二位,共出现70次。小说前三分之一的部分没有出现男女主人公的名字,莫泊桑仅用“elle”“il”来称呼男女主人公,并且使用大量以“elle”开头的句子刻画女主人公形象。该短篇小说人物关系简明,莫泊桑在创作《项链》时没有选择使用人名向读者介绍女主人公,而是开篇选择使用人称代词“elle”,这种对人称代词的有意识选择对语言产生的效果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女主人公的刻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她”介绍女主人公,比起使用一个人物名称,更易拉近小说人物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读者仿佛近距离观察女主人公的生活,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强化,将读者和作者摆在同一视角,体现了莫泊桑较强的元语用意识。
话语标记语功能多样,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不同而变化。小说《项链》中,莫泊桑对话语标记语的选择表现突出,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逻辑和发展。以下举例分析话语标记语在《项链》中的元语用意识表现。
例1:Elle réfléchit quelques secondes,établissant ses comptes et songeant aussi à la somme qu'elle pouvait demander sans s'attirer un refus immédiat.[6]65
此处选择话语标记语“aussi”能够更好体现女主人公几个动作的连续性和节奏感,从思索(réfléchir)到开户(établir),到再次深思熟虑(songer),将女主人公犹豫的情绪层层递进。这种话语标记使人物心理更生动真实,体现了莫泊桑在写作时对人物心理和动作刻画的元语用意识。
例2:«Voyons,Mathilde.Combien cela coûterait-il?»[6]65
例3 :«Voyons,tu es toute drôle depuis trois jours.»[6]66
例2和例3都是女主人公丈夫对她说的话,voyons是动词voir(看)的第二人称复数变位,在此处并不表示“我们看”,而是引起女主人公注意的手段,是开启另一个话题的标记,也提醒读者进入下一个话题,是作者元语用意识的选择。
例4:Or,un soir,son mari rentra,l'air glorieux et tenant à la main une large enveloppe[6]64.
例5:Enfin,elle répondit en hésitant:«Je ne sais pas au juste,mais il me semble qu'avec quatre cents francs je pourrais arriver»[6]70
例6:Il dit cependant:« Soit.Je te donne quatre cents francs.Mais tâche d'avoir une belle robe.»[6]65
例4至例6中使用“or(不过)”“enfin(最后)”“cependant(然而)”此类话语标记语并未改变语意,而是帮助话语结构的处理。不仅突出了小说上下文衔接的结构,而且帮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故事传达的逻辑,体现了莫泊桑写作时的元语用意识,提醒读者下面的信息出现转折和变化,引导读者准确理解话语标记语后的信息。
以上话语标记语并不影响句意,也不增加或减少信息量,只是阐明语言表层结构和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这些话语标记起到塑造人物和强化故事结构的作用,表明了莫泊桑对语言和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凸显了他的元语用意识。
本文通过对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中话语标记分析,探究了作家的元语用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尝试语用学中维索尔伦顺应论框架下的元语用意识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法语语篇中应用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故事发展脉络,挖掘小说中深层语言意义。莫泊桑的《项链》在语言和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较高的元语用意识。他所选择的标记语有助于语篇结构的衔接,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小说所提供的隐含信息,也对人物形象塑造起到辅助作用。本文运用语用学理论对《项链》进行分析,旨在为法语文学语篇分析提供新思路,并希望能对读者从作者的元语用意识角度更好地理解作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