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银萍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画面内容中现有的元素、简洁的文字所反映出的主题思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想象拓展,组织编写作文。所以很多人认为,看图作文画面直观,一目了然,写起作文来简单容易,加上小学高年段学生,在经历了几年的语文学习积淀之后,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写作有一定的基础,看图作文对他们来说更是不在话下。但是,我个人在几年的看图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看图作文由于其画面固定,画中元素少而单一,提示语凝练精简,很容易限定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从而易于导致学生作文形式及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鉴于此种现象,我在高年段看图作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并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现分享如下:
小学高年段所接触的看图作文类型多样,比如:童话类、写实类、漫画类等,不同类型的看图作文虽各有各的写作特点,但思路拓展与延伸方法都是相通的[1]。看图作文的特点在于画面内容一目了然且主题鲜明,所以,在写作时写出特色、写出趣味、写出创意才是写作的难点,所以针对此问题,在看图作文思维拓展与延伸方面我个人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尝试,在课堂教学实验中效果也较为明显,现分享如下:
(一)通过“提问法”抛砖引玉,激活思维,拓展想象。提问法,就是针对画面中的提示文字及事物(元素),根据画面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创设情境进行提问,然后发挥想象,解答所提问题,从而组织编写作文的方法。提问法在看图写作中更适用,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容易发挥。因为看图作文中有画面,画面中有元素,这些元素就是问题产生的基本要素。我们常说“儿童是最具有想象力的群体,给他一个点,他会提出无数天马行空,奇趣无限的问题。”看图作文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能成为学生提问的出发点,不同的问题的提出及追问,都将会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情节,而情节又是故事中最吸引人的要素,情节的发展、情节的生动曲折就能达到写作上的创新。
六年级上册有一篇看图作文《鸭子过马路》,巧用问题法,能有效拓展学生思维,达到创新写作的目标。画面及文字信息是这样的:
一群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子失足跌入下水井,此时鸭妈妈向巡警求救,并带领他们赶到出事地点,巡警救出了鸭子。
作文要求是这样的:
根据上述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根据上述要求,我先让学生针对图画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中筛选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罗列,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很多,例如:鸭子从哪里来?鸭子为什么过马路?小鸭子是怎么掉下去的?鸭妈妈是怎么发现的?他又是怎样向巡警求救的?鸭妈妈求救一次就成功了吗?巡警面对鸭子的求救又有什么反应?巡警是怎么将小鸭子救上来的……基于问题之上地回答有利于拓展写作思维。问题提出后,我就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合理想象并解答。学生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家养的鸭子沉闷无聊,到马路对面的湿地公园玩耍;一群野鸭家园被破坏,被迫搬家,寻找安生之所;大鳄鱼霸占了他们的家,将他们赶出家园,鸭妈妈不敢反抗不得不搬家……关于求救方式也有许多答案:鸭妈妈围着巡警不停转圈;着急的拍打翅膀,用嘴巴拽巡警的裤腿……基于多种丰富的问题之上的多样性的回答,激活了学生思维,拓展了想象力,丰富了故事内容,从而达到了创新写作的目的。
由此可见,利用提问法进行写作思维的拓展,对于激发学生想象力,丰富作文内容是一项适用而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情境教育“四途径”,“引生入境”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情境教育是将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教育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小学阶段看图作文教学常用的情境教育途径包括“画面再现情境”“角色体验情境”“游戏比赛情境”“语言描绘情境”,这些手段在看图作文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能让死板的“画面”活起来,从而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教版五年级有一篇看图作文“一场足球比赛”。如果让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坐在教室里看图画写作文,那么笔下的文字一定是缺少生机和活力的!何不用“角色体验情境”法,把他们带到操场上,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球赛,让他们走进角色,体验做观众的激动,做球员的拼搏,胜利的喜悦,失败的难过,然后再结合画面内容,以“自己体验的角色”为叙述角度进行创作,如此不仅让写作内容更加丰富有情感,而且由于其视角的不同,内容的丰富,情感的真实,也必然达到创新写作的目的。
“情境教育四途径”中的每一个途径,在看图作文教学思维拓展与创新写作中都会是一把利剑,它可以让死板的画面活起来,也可以调动创作者的情感,让故事更加丰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三)利用思维导图,“步步为营”,引导深入主题,充实写作内容。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也有人说:“思维是一把利剑,是写作的导航仪。”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写作水平方面的效果显著[2]。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有效地发散思维能力,创编丰富充实的故事内容,而且可以理清写作思路,从而可以达到写作条理清晰,写作内容充实、独特、有新意。那么在看图作文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创新写作目的。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有一篇看图作文“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画面内容主要描述一位长着木头脑袋、嘴里叼着一根雪茄的伐木工在伐木,一只啄木鸟一边啄他的木头脑袋,一边自言自语:“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针对这篇看图写作我觉得思维导图法更能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但是要写出创意,那么写作的切入点至关重要,要找到切入点,那么画面中的元素是基础。仔细观察此画面,我们可以找到的元素从主到次依次有:木头脑袋的伐木工、啄木鸟、脑袋里的虫、大树(被砍的和旁观的)、雪茄、帽子、斧子等。用思维导图形式来表现更是一目了然:
在上述思维导图中,围绕画中一目了然的元素,通过进一步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已经初步打开了。接下来以其中任何一个元素作为作文的切入点(即叙述者),结合之前的提问法,步步追问,利用想象与联想进行问题的回答,那么故事内容一定是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的。
现具体以伐木工为叙述对象为例:
上述思维导图中,是从伐木工的视角进行了思维的拓展训练,从一个元素出发,通过找出与之相关的其他元素,展开推理想象,很容易地就有了两条与众不同的写作思路。
当然也可以选择啄木鸟、树……
从他们的角度进行思维推理,想象编写故事,那么文章一定是独特有趣的。
(四)发挥联想与想象的作用,“由此及彼”,打开写作思路,挖掘画面内在联系。联想与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开启知识宝塔的钥匙。所谓联想,是由一事物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心过程,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在出新形象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过程。看图作文中,画面中的一些固定存在的事物就是作者发挥联想与想象的“敲门砖”,只要有效地借助这些敲门砖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就可以让画面丰满起来,让语言鲜活起来。
以上几点是我在看图写作思维拓展与创新研究中,就写作内容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与尝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常言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好的作文内容也要有好的作文形式来包装,所以作文的外在形式在写作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阶段,由于孩子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知识的自我运用能力等都处在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在看图写作中这一劣势尤为明显,常常表现在自拟标题时只会抄录提示语中词句、选择文体时常以记叙文为主、叙述人称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表现手法缺乏刻意的布置与安排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孩子们作文从宏观来看都无新颖之处,在看图作文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打破常态化的写作形式,从“外在形象”上对作文进行一点必要的“包装”,那么必定会达到作文的独特与创新。
(一)结合图意,巧用“元素”,创拟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指引着写作思路所延展的方向。高度凝练、主题明确、独特有趣的题目不仅为作者指明方向,也必定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在看图作文写作中,固定性的画面或多或少都会对题目的拟定有限制性,使得学生无处下手!想要打破常规拟定一个主题突出且有创意的标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紧扣已确定的主题,从图中的“元素”着手!
例如我在前面提到的“这段木头一定有虫”这篇看图作文,围绕主题、抓住元素,我可以这样拟定标题,“二虫相斗”“一棵树的自述”“罪与罚”“雪茄所见”“医术高深的啄木鸟”“痛苦的伐木工”等。围绕“鸭子过马路”这篇看图作文,我也可以抓住元素拟定标题,“爱心警察——马克”“聪明的鸭子”“让爱传递”“过马路的鸭子”,等等。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这样的标题与直接抄袭图中的语言而言,不仅不会脱离画面,而且会妙趣横生。
(二)紧扣主题,巧选“文体”“人称”及“结构”,组编成文。文章的标题是主题的高度凝练,看图作文写作中构建好写作思路、确定了写作主题,就要选择恰当的文体与结构来组织文章。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来说,在语文教科书中各类文体学生都接触过,由于记叙文比较常见又易掌握,所以学生在写作中最常用的就是记叙文。在看图作文创新写作教学中,因为我们在写作思路上进行了拓展,写作的角度自然就多元化了,那么文体的选择也随之多元化了。以“这段木头一定有虫”为例,结合既定标题及主题,“童话故事”“小说”“书信”“新闻”“寓言故事”“小标题式记叙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人称选择上,除了常用的第一人称外,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自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做必要的选择。那么结构的安排,就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文体特点,进行恰当的编排即可。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段看图作文要想避免学生作文千篇一律、言之无物的现象,达到创新独特且言之有物,就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图,从写作内容上进行思维的拓展,写作形式上要敢于创新,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这样就能把文章写得深刻而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