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2021-05-28 01:55郑宇洁重庆邮电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主体价值

■郑宇洁/重庆邮电大学

一、马克思人民观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人民观中“人民”的内涵

在中国古籍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民”一般泛指人,《管子·七法》记载:“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在西方文明则指奴隶主和自由民,并不包括奴隶,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人民是一个政治的、历史的范畴,而从事物质生产资料的广大群众则是它的主体部分。

在革命战争时期,“人民”作为一种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立,是被剥削和压迫阶级。从欧洲战场来看,资产阶级是敌人,而惨遭剥削和压迫的无产阶级及其同盟军则属于人民。

解放战争时期,“三座大山”是敌人,而一切反对其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这时“人民”更多是凸显其阶级性,但这并不是永久的,而是会不断弱化的。《共产党宣言》中说到“现在资产阶级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己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代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在其数量上势必会不断的扩大,质量也会有显著提高,取而代之的是人民概念的社会性和其范畴的广泛性,直到共产主义社会,“人民”面对的将会是全人类。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观点概述

1、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在过去,社会一直处在唯心主义的统治之下,它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直至历史唯物主义产生,才结束了这种局面,“要么将历史视为英雄人物创造的,要么将历史视为天意、绝对精神等神秘力量创造的”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不断进行考察论证,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科学论断。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作为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必须以社会现实以及通过实践而得到的结论为基础进行调查研究,因为人类通过实践所创造的世界和自我主观臆想的世界是有差距的。历史的主题是一种非规范性的总结,如果你想要的深入正确的理解每个时代的主题和内涵,你就越需要探索与挖掘到那个时代的生产与创造中去,阅读大量文献,比较参考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与佐证,从而得出公正客观的结论。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为基础,人们不断创造历史,马克思通过不断地考察与实践,得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总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不难发现,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是从实践出发,并对现实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实践是推动社会生活和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实践的主体是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称为实践的主体,只有人民才是政治变革、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

2、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价值立场是人民群众价值主体问题。价值为谁而存在,谁创造了价值,谁的意志、想法、观点、愿望可以成为衡量和评判价值的尺度和标准,这是人民观和历史观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一定是同步进行,社会意识有时候会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会超前的对未来的社会形式进行思考和规划。马克思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而其基本的出发点则在于主体对于世界的评价,也就是说世界其为谁而改变,从谁的立场出发进行改变,改变成什么样的世界,改变的世界需要合乎谁的价值标准,这就是世界观的价值问题,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主体和价值立场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实践活动出发来思考关于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而人民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深刻地参与到了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去,是社会价值创造的主体力量。

其次,人民还是价值评价的主体。在过去,唯心主义者们主张英雄史观,认为只有极少数的英雄人物才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否定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存在意义,忽略人民的创造发展推动力。而毛泽东指出,这些所谓的人民的缺点并非他们天生就有,且并不能成为他们受压迫的理由,归根结底是客观环境所造成的。人民是价值的创造主体,并在价值创造中形成了价值评价。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创造性活动满足生存和发展的价值需要,并把握改造旧的社会发展规律,创造新的发展规律,对社会发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最后,人民是价值的享受主体。自阶级社会出现以来,阶级压迫就伴随社会发展的始终,人民的自身价值无法在奉献中得到体现。马克思提到:“工人制造一切,生产一切,但是他们既没有权利,又没有财产,简单地说,一无所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人民的意识不断觉醒,资本家为了掩盖这种剥削关系,开始雇佣劳动力,掠夺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之后的推出的一系列福利制度甚至罗斯福新政都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而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这种不平等的剥削关系和劳动异化的本质,并告诉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勇于反抗压迫,改变被剥削的命运,必要时候可以通过革命甚至是暴力手段开展解放斗争,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3、人民是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

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人民通过实践不断地创造财富和价值,而衡量这些财富和价值的标准就是其是否满足人民的需要,符合当前人民的最高利益并且能为长远利益进行铺垫,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创造的事物不断进项评价,而评价的前提就是要有评价标准。从查询资料来看,学界普遍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评价社会进步的两个基本尺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认为人的发展是评价社会发展的核心,通过促进人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马克思强调:“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但作为一个自由存在的主体,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体产生反作用,因而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人们的主观实践活动的影响,并不完全依照自身的规律而发展。社会的发展变化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那么其评价尺度也应符合整体的利益和需求,人民作为社会财富和价值的创造者,在改造世界的同时需要对自身发展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其发展状况可以清晰直观的反映社会的结构体系。因此,只有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才能够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而社会发展的成果也会在人民身上得到显现,直接与人民的利益挂钩,所以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以人民为主体,将人民作为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这为我国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之一,历年来党的各届领导人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不断更新其理论成果。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邓小平考察国内外形势,站在了新的时代角度,大力推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开启了现代富强之路。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服务。胡景涛提出以人为本,一切工作以人民为出发落脚点。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并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论是创始人还是还是继承者,都将人民放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时期,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人民的中国化是题中应有之意。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发展方向稳步前进。”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第一,如何处理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领导部门这只“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发挥宏观调控,是要不断探索的道路。面对市场的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领导部门需要宏观调控,使其在领导部门的适度干预下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的重要突破口。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尽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三,“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每年的头号文件。领导部门要合理有力支持农村发展,加强惠农强农的政策力度,做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并在今年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在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民民主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第一,要贯彻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选民代表的各项权利,保证各行业代表比例,注重增加一线人员的比例。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做到科学立法、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第三,在目前的社区治理中存在着基层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地方社区治理体系不健全、行政化色彩浓重等问题,要求我们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社会自治功能,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和途径,不断丰富自治的形式和内容,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治理创新的趋势和要求。

(三)提高人民觉悟意识,促进人民自立自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一切创作的源泉。文化作为精神标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其创造性,推动社会发展。

第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了解国内外优秀文化,有利于人民了解历史文化和当今时事。要求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开展全民阅读,从单位、从社区、从公共场所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读书月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

第二,强国先强教。要以创新释放教育发展活力,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领好的环境和机制。要优化教育机构,推动城乡教育、普职教育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人民觉悟意识。

第三,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我们不断强调、提高人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引导人民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中来,让其从中获得参与感和幸福感,由被动引导转变为主动参与,提高人民参与意识和建设能力,推进“中国梦”的进程。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对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也有局限性,我们不能全部照搬,应该在认真分析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以史为鉴,并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上,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指导,走出我国特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全新的时代意义,开辟了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变的新飞跃。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主体价值
论碳审计主体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