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宫门深似海,宫门是哪扇门?

2021-05-28 14:06文雨
旅游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天安门故宫皇帝

文雨

宏伟坚固的城门、华貴壮丽的宫门、森严肃穆的衙门,这“三门”,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之门的重要类型。

宫门,就是宫殿之门,是建筑中等级最高的皇家之门、天子威仪的象征。与纷繁多样的民间建筑之门相比,宫门凝固着封建王朝的政治礼仪,表现出更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和鲜明的等级观念。

宫门上凝固着哪些封建礼仪秩序?

作为皇家建筑之门,宫门必然要求体现“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思想,因而在建筑设计上表现的比较宏伟、壮观。

宫门种类繁多,名称多样。如皋门(宫殿的外门)、应门(宫殿的正门)、掖门(宫殿正门旁的边门)、路门(宫殿最里层的正门)、雉门(天子五门之一)等。每一重宫门的规格、形制、命名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出入制度严明。如午门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五个门洞各有用途:当中的正门为皇帝专用,不过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由此进入,殿试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也可由此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进出;左右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

朱色宫门是表示皇室尊贵的重要特征。朱户还被纳入“九锡”之列,九锡即天子赏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以表彰其殊勋茂绩,是天子对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

除颜色外,门钉和铺首也是区别宫门与其他建筑等级的重要元素。铺首是具有驱邪意义的建筑门饰,常作虎、螭、龟、蛇等形,造型精美。宫门多用龙头、铜质,取真龙天子之意。与其相对,亲王和公王则用兽面、铜环,公侯及一二品官员用兽面、锡环。三品以下官员不能使用兽面铺首,仅以素面底座添加门环,三品至五品用锡环,六品至九品用铁环。

朱门、龙头铺首,成为当时社会最高等级的象征,封建礼仪秩序被凝固其上,尽显帝王之尊。

宫门上的门钉都有哪些讲究?

门钉在古代又称为“浮沤钉”,“浮沤钉”就是水面上的气泡。雄厚平整的实拼板门上一排排硕大的金色门钉,使得禁锢森严的大门不仅显得坚固、威严,更呈现一种辉煌的气氛,倍增建筑的壮丽之美。

门钉最初的设计出于构造的需要,在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以防止门板松散。但由于铁钉钉帽露在门表面有碍观瞻,为美观起见,人们将钉帽打造成泡头形状,于是,就兼有了装饰功能。

对于门钉的数量,明代以前无明文规定。到了清代,就有了等级规定。只有宫门才可以使用最多的“九行九列”,九路门钉体现最高等级的门钉排列。亲王府、郡王府、庙宇等,随着地位、级别的不同,门钉数与排列也不相同。

一般亲王府邸是纵九横七,世子府邸是纵七横五,公爵府门是纵横各七,侯爵以下至男爵是纵横各五。除了宫门,其他门只能用铁制门钉,不能用铜制的;平民百姓家则根本不能用门钉。

《陋室铭》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因为普通人家的门板上光滑平亮不能带任何东西,所以才有“白丁”这一代称。

古代皇宫门禁制度到底有多严苛?

因为九五之尊的帝王生活在皇宫之中,所以宫门的守卫极为森严。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因为宫门守卫不严,出现了“玄武门之变”等政变、宫变,甚至动摇了江山。

所以宋朝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在宫廷门禁制度上更为重视和严苛。

当时对于宫门侍卫的值班制度有详细的规定,《宋刑统》记载,“诸于宫城门外若皇城守卫,以非应守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各徒一年”。就算是有正经身份的侍卫,若要互换班,也必须经过上头儿批准才行,否则也得论罪。要是有人前来夜扣宫门,侍卫不经请示便擅自开门,也要处三年以上的刑罚,并流放千里。

在宋仁宗时期,有一天夜里宫中突然失火,闻讯赶来的宰相、大臣都心急如焚,准备带着侍卫入宫救火,但由于严格的宫廷门禁制度,根本进不去。宰相吕夷简带着众人绕了一大圈将所有的宫门敲遍,都未能进去。直到天亮以后东华门开启,众大臣才得以进入宫内。而此时的大多数宫殿都已被火烧成废墟。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宫门都不得随便开放,由此可见宫廷门禁制度是多么的严格。

这么严苛的门禁制度,对违反之人的处罚究竟重到了什么程度呢? 当时的宋朝律法是这样规定的:根据情节的轻重度和夜扣宫门的所在地点,处以杖责的刑罚,分别是“殿门杖九十,宫门及宫城门杖八十,皇城门杖七十,京城门杖六十”。所以说杖责六十都是轻的,因为位置离皇帝越近,刑罚就越重,这是为了保证皇帝的人身安全。

故宫的宫门有什么特别之处?

故宫又名紫禁城,它坐落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依其布局与功用,规模宏大的紫禁城被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紫禁城的门,又分五段,分别为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在清代时分别对应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各门之内两侧排列着整齐的廊庑,层层院落递进,尽显威严。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逢年过节官民同乐举行各种活动的地方。在电视连续剧里,经常会听到“推出午门斩了!”等话语,午门成了传言中处决死刑犯的场所。实际上是以讹传讹,斩首从来不在午门举行。明朝时,这里曾经处罚过大臣,称为“廷杖”,处罚地点在御路西边的空地,但有时下手重了也会打死,所以被传成了杀人的地方。

神武门是故宫最北面的城门,是参观故宫的必经之门。在明朝时它叫“玄武门”,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现在为故宫博物院的北门。1924 年11 月4日,神武门见证了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神情落寞地走出了紫禁城。

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又叫鬼门,为什么呢?

原来清代皇帝、皇后、皇太后死后,他们的棺材皆由东华门出。故宫南、北、西三门都设九路门钉,独独东门是八行九列,有人说就是因为东华门主丧,所以用阴数门钉。不止是这样,这道门还有段野史,据说有天晚上东华门的城门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古装女子,坐在城门上弹起古筝,过半个小时左右才自动消失。

西华门是紫禁城西门,与东华门遥相对应,出西华门正对皇家园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诸园,多由此门而出。当年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西华门以外,经西直门以至海淀一带,沿途张灯结彩,预设彩棚乐戏,隆重庆贺。清朝末期,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一行便是由西华门离宫仓皇西逃的。

天安门在古代是什么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古称承天门,是宫城南向的第一重门。门前的金水河上,架起汉白玉石虹桥7 座,称外金水桥。中间一座桥稍宽,栏杆的柱头雕蟠龙,桥面只许皇帝通过,俗称“御路桥”;左右两座桥,栏杆的柱头雕荷花,桥面只许王公通过,俗称“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俗称“品级桥”;最靠边的两座普通浮雕石桥,才许四品以下官员等行走,俗称“公生桥”。

天安门前后还有两对建造于明代的华表,高近10 米,顶端蹲着神兽“犼”。天安门前华表上的犼脸朝宫外,被称为“望天犼”、“望君归”;天安门后面的犼脸朝宫内,被称为“望君出”,意为劝皇帝走出深宫了解民间疾苦。

明清时期,承天门是皇帝举行金凤颁诏礼仪的场所。皇帝颁诏时,将诏书放入龙亭内,由御仗导引,从奉天殿起,抬到城楼上。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城楼上宣读诏书。文武百官在外金水桥南站立聆听,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礼官将诏书用木制金漆的“金凤”衔下,从城楼上徐徐降下,落在礼官跪接的云盘上,再把诏书放入龙亭内,送到礼部,誊录印刷,布告天下。这就叫做“金凤颁诏”,以显示皇权至尊、神权至上。

现在,城楼图案醒目出现在国徽里的天安门,不仅是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国家的象征了。

猜你喜欢
天安门故宫皇帝
牧歌飞到天安门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雪中故宫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前看升旗
我看到天安门了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