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国各个领域当中,并且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学会将其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接下来笔者将围绕现代信息技术,提出几点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够给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 引言
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根据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水平、思维水平、认知规律等,展开科學、合理的历史教学活动。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为历史课堂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进行历史知识点和历史内容的学习,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 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特点
信息技术的内涵指的是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这是从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宏观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的特点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
三、 高中历史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并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历史、探究历史和理解历史的机会,进而更好地实践自主探究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教学氛围的有趣性,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于高中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数学知识较为被动,教师主要采取的是听记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历史知识和历史内容。所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历史教学,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大时代下,教师制作教学资料的手段不断增加,学生获得相关资料的途径也具有多元化的趋势。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四、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才能够使学生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当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真正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展开历史教学时,首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模式,能够很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历史课本中较为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动态形象的音频、图片。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还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欲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宋代的社会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示到学生面前。《清明上河图》气势宏伟,每一个人物都绘制得惟妙惟肖。利用《清明上河图》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地进行图画的观察,让学生结合课本当中的内容,去想象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清明上河图当中的某一个人物,想象自己正走在繁华的大街上,帮助学生在脑海当中进行宋代历史景象的还原。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活化、立体化,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眼界,最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历史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历史课本当中一些抽象、难懂的历史知识点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使离我们久远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演示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对于所学的历史知识点认知、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历史教学,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展开历史教学时,应当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历史教学当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容易化、简化、精练化,把握时间的三元素,任何历史事件都可以套用起因——经过——结果这一模式进行简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进行历史知识、内容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南京条约》这一内容的学习时,其中五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以及分布的特点是一项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标出这五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这五处都属于我国沿岸的重要港口是中国的经济腹地,位置十分重要。引导学生结合这五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得出列强要求中国开放这五处通商口岸的阴谋,是方便外来侵略者对中国进行入侵。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历史学习当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精讲多练的教学
要想构建高中历史的高效课堂,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整体历史学习情况,为学生构建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历史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利益最大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高中历史教学一味地依赖历史教材,对学生照本宣科地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学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比较费力,学生的思维、视野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习起来也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在全新的教学时代之下,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用最短的时间将历史的内容快速地教授给学,生有效地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练习,巩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查缺补漏,找寻到自己在历史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漏洞和缺陷的地方,并及时地向教师请教。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教学问题,这些教学问题可以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例如,在学习《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这一单元时,仅凭课本教材中的配图以及教师的口述,学生在头脑中无法想象古代文明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所以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古代文明相关资料片,通过绘声绘色的动态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到古代人生存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特殊时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难度。然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讲解时,对学生的疑问和兴趣问题进行一一讲解,这样学生才会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地提升學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二者和谐发展的局面。高中历史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时,一定要紧密地结合历史教材的内容与历史教材的知识点,而且现代信息技术是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模式出现的,历史教师一定要准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切不可过度地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量,避免出现顾此失彼、主次不分的现象。而且过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还可能会使学生出现眼部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思绪游离在外等情况,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历史教学时,不可忽视口头的讲解和板书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来回转换眼球,并实现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交流与互动。
例如,在讲解《郑和下西洋》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图片和史实资料,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影视片段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路线等方面出发,对郑和下西洋和西方航海家航海二者进行比较,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 总结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展开历史教学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的教学活动当中,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推动高中历史的快速改革。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袁玉娟.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构历史高效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36-37.
[2]徐建坤.巧用历史图片教学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科普童话,2016(39).
[3]姚娟.解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J].读与写,2013(11).
作者简介:
杨艳丽,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