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学生在课前对课上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方法。可是传统预习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需要自行阅读教材,但是他们却很难从中找出一节课中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即使一些学生想通过教辅材料来进行课前预习,也会因为材料上所罗列的知识点之间缺乏逻辑关系,导致学生无法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最终放弃。但当微课这种教学手段出现时,它却能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成为可能。有关于“微课”的认识,很多学者有着不同的描述。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而张一春把微课定义为: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虽然他们的说法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他们的理念还是一致的。简单来说,微课就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视频。而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是知识点繁多,一些学习内容还比较抽象,例如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分子的概念等,都是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当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时,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感觉到力不从心,化学成绩也就随之下降了。针对这种情况,将“微课”应用于化学学科的课前预习中,则会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
关键词:微课;课前预习;逻辑关系
微课在化学课前预习中的应用,能使传统的预习方式发生改变,它让学生不再纠结于“我需要掌握什么”,而是让学生明确“我的问题在哪里”,这是因为教师设计的微课能够体现出他课堂上的教学思路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内容。这种在教师引领下进行的预习,更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完成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来了解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会在课上着重进行讲解。而且由于微课时长较短,一般在八分钟左右,所以可以保证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利用微课进行预习的可行性还是很强的。那么,如何能使微课更为有效地应用于九年级化学学科的预习中呢?相关策略总结如下。
一、 利用微课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先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从而在课上能够将教师讲授的知识点顺利地掌握。但是由于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各学科的学习任务都比较重,因此教师想要在每节化学课之前将一节课所有的知识点都进行预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前对教材进行研读、分析,将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先挑选出来,然后将其讲解过程录制成微课,提供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
例如,在讲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需要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分块,分别为“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实验室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以及“物质的分类”这三部分。相比较于其他两部分内容而言“实验室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于该实验的理解不但需要结合物理学科中“压强”这部分内容,而且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关于“实验误差分析”的内容,由于学习内容难度较高,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于其他两部分内容而言,由于难度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了。这样有选择性地进行预习,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省时省力的。还有就是在讲第十单元《常见的酸》这节课时,其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盐酸”“硫酸”“酸的化学性质”“酸的分类”这四部分。其中我们只需要选择“盐酸”这部分内容中“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预习就可以了。因為在这节课中,不同“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学生在掌握了“盐酸的化学性质”后,通过知识的迁移,对“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就能更快地接受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确地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预习,它还可以串联其后续的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从而减小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像是《走进化学实验室》《爱护水资源》等课题,由于整节教学内容难度都不大,就无需安排课前预习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应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预习的好处之一就在于学生实际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预习的,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预习的任务量,还能够通过微课这种新颖的预习方式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 利用微课进行演示实验的预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也是化学学科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在教材上,一些知识点是通过实验来进行展示的,但教材上展示出来的只是实验的一部分相关图片,这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实验过程。但在利用微课进行预习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会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但是由于学生较多,视野有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清晰、完整地观看到实验现象,这难免会让看不到实验现象的学生感到失落。所以教师可以先将实验过程制成微课,在预习时让学生观看,一方面,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另一方面,这也会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充满期待。而且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实验的视频资源,有些视频还能将放大、放慢后的实验现象展示出来让人们清楚地观察到化学变化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将这样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则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变化的魅力所在。例如,在讲“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全班学生是不可能同时观察到完整的实验现象的。很多教师则会将进行反应的试管让学生进行传阅,以便观察。但实际上,先看的同学和后看的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差异的,先看的同学能够观察到铁钉表面颜色的改变,而后看的同学则会看到铁钉明显变粗,表面有疏松的红色物质附着。所以对于同一个实验,不同的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有差异的。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知的,但微课却能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学生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当出现非常有吸引力的实验现象时,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都放在这一处,而忽略了对其他现象的观察。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其中一个实验是利用镁条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燃烧最具吸引力的现象就是发出耀眼白光。当学生看到耀眼的白光时,就开始兴奋起来了,而忽略了白烟逸散到空气中和白色物质附着在坩埚钳上的这些现象,所以在进行称量质量时,很多学生都不明白为什么镁条与石棉网的质量会大于生成的白色固体与石棉网的质量。这是因为教师在强调这些现象时,学生根本就没认真听。所以在预习时,教师就可以在微课视频中着重强调这些问题,因为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全在视频上,这样就能让学生对于整个实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