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究

2021-05-27 14:47沈琼
考试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沈琼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的教育思想已逐渐运用于现代课堂活动之中,不仅给教师的教学策略和管理方法带来创新,还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加强。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发展、分析运算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織手段和引导策略,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文章对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质量不高、参与感不强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手法运用存在问题而导致的。同时,小学是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关键阶段,其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基础建设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现状、有效教学的概念及实际意义、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发现当前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课堂主体不明确。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受本位思想影响,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影响学生主体的学习与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不力。在课堂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将直接影响活动的组织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学情的有效把握,导致学生在环节的参与效果和学习质量上存在不足,进而影响整体学情的发展。第三,教学手法运用单一。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课堂质量,还能保证课堂活动整体性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法,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质量提升不足。同时,未能针对差异化的学情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的学习发展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有效教学的概念及实际意义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情需求,从而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获得实质性的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将有效教学运用于课堂活动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主观能动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其有效教学将突出学生的主体表现和个体能力的发展,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主要目标,进而在课堂策略和环节设置上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变化,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将有效教学作用于课堂活动之中,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基础的打牢与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其有效教学的实施将最大化的满足学生对学科发展的学情需求,兼顾不同学生个性化的主体发展,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的目标。将有效教学渗透于课堂活动之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教学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对学生主体的培养与提升,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

(一)引入生活情境,启发学生探究兴趣

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基础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现象和数学场景,将这些生活场景导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还能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感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意识,这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引入生活情境,启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把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向,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千克、克”的教学中,这是关于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学习内容,其中,克、千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使学生更为便捷、高效的认识克、千克的数学概念,我将生活中用于计量的盘秤、苹果、香蕉、橘子等实物代入其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克、千克在具体生活中的作用,如一个苹果重200克、一个鸭梨重150克、一把香蕉重1千克、一个排球重450克等。学生看到与自己生活实物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纷纷拿起自己的文具盒、书本、笔记本等物品进行称重,进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克、千克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心理。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理解。

(二)把握问题内容,提升学生课堂质量

课堂问题往往能反映出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并对学生的课堂基础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在下一步的教学引导中做好应对准备。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灵活把握问题的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保持学生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提升学生的课堂质量,避免出现超纲、低效等问题,从而实现其有效设问的组织效果。

例如,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方式,为了加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以下问题:①口算:

50×83×40500×3800×724×262×3852×0②填空:任何数乘0,得数是();4个百乘3得();5个4百是();③判断:45×646×516×817×758×455×6289×88×289

④一支钢笔4元,买8支钢笔,一共应付多少元?⑤小红家离学校685米。每天往返两次,一共要走多少米?通过对问题内容的灵活把握,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课堂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运用信息手段,优化学生学习形式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