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导图为基点的初三信息技术学科复习课教学模式探究

2021-05-27 21:48路玲玉马笑天
考试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维导图信息技术

路玲玉 马笑天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梳理思维框架的工具,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记录重要的信息以及各个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一张简单的图能够呈现出整体知识框架的样貌。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有极强的逻辑性,在学习过程当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疫情期间,需要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帮助学生继续学习,而在这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弥补,无法在课堂中进行交流的缺憾,构建起自己的思维模型。文章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谈一谈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信息技术;初中教学

一、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像进行思考和表达思维整理以及模拟思维网络系统的工具,在学习过程当中,对于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不太强的学生来说,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清知识之间的脉络。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颜色,线条,符号,各种图形等方式标记重点内容,并且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只要自己能够看懂,就可以通过自己习惯的方式构建起整个思维导图。在疫情期间,只能够通过网络直播课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过程中缺少了很多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时在直播课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弥补很多网络直播不能够完成的教学动作。这也使笔者对思维导图的利用进一步加深。

二、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發散思维

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直播课,不仅是教师需要做思维导图,还会引导学生一起来制作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在这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学生想要做好思维导图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思想转化成图形,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组织搭建思考框架,整体上来说要走过一个整理资料,整合知识,形成板块,在已有知识中嵌入新知识,在长时记忆中固定学习内容,并且最后修订完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来判断不同时期所画的思维导图中是否存在缺憾,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新理解来改变其中的细节。可以看到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不再拘泥于课本中的某些概念,或者陷入某一个死胡同,走不出来。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拥有了大局观,对于知识有了宏观上的判断。更可贵的是在思维导图当中能够体现出学生瞬间迸发出的思维火花,有些时候学生自己并没有注意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只是在听到新知识的讲解时,突然对于某些知识有了一些想法,这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简短地写在思维导图当中,在之后的复习和整理过程中,能够通过整体知识的进一步消化理解对自己的这部分突发奇想进行归类。也正是因为这样思维导图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生个人的特征。

同时在另一方面,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技术的素养得到提升的过程。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授课,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都要通过mind map、x mind或者mind manager等可视化软件来完成。这些软件是思维导图的专用程序,在软件当中可以通过节点形状来设置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各个节点之间增加线条来表示不同层级之间的联系。这种软件的应用逻辑,其实和信息技术课程中一些软件的逻辑是相通的,如果学生能够把这些软件使用好,那么在之后对于信息技术中的其他软件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会在思维导图画好之后,让学生将其保存为bmp或者Jpg格式,之后也可以利用Word,Excel或PPT等软件来打开,这样一来学生不同软件之间的相互转换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多方面的提高,这除了在上文中提到过的关于知识的构建以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很大程度上提高记忆力。

事实上,思维导图这种工具的产生,最初也是教育心理学大师东尼巴赞在研究儿童记忆力的相关问题时开发出来的,人类的认知方式当中,最主要的是视觉的传达。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图片的记忆程度远远大于文字,因此将思维转换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成图片,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框架的记忆效率。事实上,在学生使用了思维导图以后,也纷纷表示通过这种工具的利用自己在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总结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之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在预习时先自己去构建思维导图,这也能够加快学生的预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对于新知识有更好的接受程度。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思维导图,这种工具除了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外,还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心,每一个学生都能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模型,因此这种学习就会变得更有成就感,很多在过去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受到更多的激励。

三、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的策略

(一)从宏观上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架构

在疫情期间,利用思维导图,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在初三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在这时进行复习就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视角。初中整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分散的,直到初三阶段才基本有了比较集中的操作学习内容。因此在复习课开始之前,应该先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构建起自己印象当中,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的全部内容,并且通过思维导图来表现出这些知识点,在自己印象当中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虽然学生都成长于信息技术普及的年代,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只是对一些网络终端进行操作,对于计算机组成的硬件知识了解得还是不够全面,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先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组成这个大的题目进行构建。在计算机的组成,这个大的题目之下,就会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分别。在软件方面,学生已经了解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在硬件方面要让学生仔细地回想究竟有哪些主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说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在这一级的标题之下,还有哪些可以细分出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思维导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